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过程性思维方式在教学论中的体现,强调偶发事件对教学进程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学习和个性化意义建构。只有在尊重学生自由参与权利、平等互重、宽容妥协、对话协作及采取多元化激励评价的课堂生态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成性教学。
关键词:课堂;生成性;动态;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6 -02
生成性动态课堂是指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的一种课堂形式。它不主张预设性,而是强调生成性。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生成性动态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以强调教学各要素的平等对话、追求真实互动、重视偶发事件以及充分张扬师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实践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正是因为已经由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巨大教育价值,生成性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重视。那么,如何构建高中政治生成性动态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引导生成
大家都知道,要促使课堂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创设的情景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思想政治课内容大多是由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组成,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比较强,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兴趣不高。再者,他们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这时,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去填抽象的理论,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望文生威,造成“台上昭昭,台下昏昏”的独角戏局面,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是不言而喻的,更不用说引导教学生成了。
因此说,创设情境是生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的方式方法是很多的,可以通过展示媒体,抛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但要使创设情境达到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效果,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要求,第一,要把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考虑的教学活动底线,也是实现课堂生成的基点和生长点。生成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生成,如果过高或过低确定发展水平,会造成学生无所谓或无奈生成的情感情绪。第二要根据时代气息创设情境。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离开时代性特征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那将是一潭死水和空洞说教,无法唤醒学生与教师课堂灵感与智慧,更无法闪现课堂教与学的生成性东西。例如我在讲到外汇时,就创设了用Flash展示美国鹰派部分代表人物叫嚣人民币必须升值的人物动画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顺势导出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何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呢?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你们能否运用外汇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呢?学生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外汇这个知识点不仅得到了深刻理解,而且也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使学生把外汇知识与国际贸易、我国内外政策和立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课堂生成。第三,创设情境,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来创设教学。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原理与观念,离他们并不遥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自由参与的权利。
自由参与是学生自觉、自为、自主地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由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受外在压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参与学习目标的确立,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扩展、深入,参与反思,参与提问,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参与发言等等。没有自由参与的课堂生态,教师绝对主宰教学的进程,生成性动态课堂是不可想象的。
三、师生以平等互重,宽容妥协的方式交往。
生成性动态课堂不可能在教师霸权下存在,教育民主才是其生存的土壤,而平等互重、宽容妥协正是教育民主的基本要求。平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体现到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相尊重的关系上。教学活动中的各个主体都是平等的存在,任何学生不因自身家庭背景、种族、相貌、性别、个性及学习成绩的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任何形式的岐视都将遭到强烈的反对,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决策自主等权利都要毫无条件地受到尊重。教师不再被视为知识的权威而任意对学生发号施令,他只是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而发挥作用,而且对于教学中不同意见,师生彼此之间必须以宽容妥协替代对抗冲突,才能保证偶发或相异观念向新意义的方向生成。
四、以对话协作取代知识的单向灌输。
单向灌输是教育霸权的典型体现,只有对话协作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的主体性才会真正得到尊重。在对话协作式学习中,教师才能将工作重点从教案教材教法的研究转为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也只有在对话协作中才能创设活泼的课堂生态,才能不断产生思想的碰撞,促成“生成”,并且在应对生成事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出对知识乃至世界、人生的个性化的意义理解。
五、采用多元化激励式平价。
生成性教学的课堂生态必须摒除单一的功利性评价方式,而要以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来尊重各个学生因自己的独特主体价值而产生的新观念,并且用激励语言对待学生独特的、创新的意义建构。因为单一的评价无法容忍与自己标准相异的生成事件所具有的价值,而冷冰冰的批评也会将生成扼杀于契机状态,更不用说利用生成激发学生丰富、生动、活泼的学习了。
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细心地呵护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使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变得更加优化。正是关注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才使得我们的政治课堂丰富而多彩。
关键词:课堂;生成性;动态;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6 -02
生成性动态课堂是指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的一种课堂形式。它不主张预设性,而是强调生成性。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生成性动态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以强调教学各要素的平等对话、追求真实互动、重视偶发事件以及充分张扬师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实践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正是因为已经由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巨大教育价值,生成性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重视。那么,如何构建高中政治生成性动态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引导生成
大家都知道,要促使课堂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创设的情景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思想政治课内容大多是由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组成,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比较强,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兴趣不高。再者,他们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这时,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去填抽象的理论,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望文生威,造成“台上昭昭,台下昏昏”的独角戏局面,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是不言而喻的,更不用说引导教学生成了。
因此说,创设情境是生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的方式方法是很多的,可以通过展示媒体,抛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但要使创设情境达到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效果,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要求,第一,要把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最近发展区。”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考虑的教学活动底线,也是实现课堂生成的基点和生长点。生成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生成,如果过高或过低确定发展水平,会造成学生无所谓或无奈生成的情感情绪。第二要根据时代气息创设情境。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离开时代性特征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那将是一潭死水和空洞说教,无法唤醒学生与教师课堂灵感与智慧,更无法闪现课堂教与学的生成性东西。例如我在讲到外汇时,就创设了用Flash展示美国鹰派部分代表人物叫嚣人民币必须升值的人物动画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顺势导出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何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呢?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你们能否运用外汇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呢?学生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外汇这个知识点不仅得到了深刻理解,而且也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使学生把外汇知识与国际贸易、我国内外政策和立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课堂生成。第三,创设情境,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来创设教学。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原理与观念,离他们并不遥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自由参与的权利。
自由参与是学生自觉、自为、自主地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由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受外在压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参与学习目标的确立,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扩展、深入,参与反思,参与提问,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参与发言等等。没有自由参与的课堂生态,教师绝对主宰教学的进程,生成性动态课堂是不可想象的。
三、师生以平等互重,宽容妥协的方式交往。
生成性动态课堂不可能在教师霸权下存在,教育民主才是其生存的土壤,而平等互重、宽容妥协正是教育民主的基本要求。平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体现到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相尊重的关系上。教学活动中的各个主体都是平等的存在,任何学生不因自身家庭背景、种族、相貌、性别、个性及学习成绩的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任何形式的岐视都将遭到强烈的反对,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决策自主等权利都要毫无条件地受到尊重。教师不再被视为知识的权威而任意对学生发号施令,他只是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而发挥作用,而且对于教学中不同意见,师生彼此之间必须以宽容妥协替代对抗冲突,才能保证偶发或相异观念向新意义的方向生成。
四、以对话协作取代知识的单向灌输。
单向灌输是教育霸权的典型体现,只有对话协作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的主体性才会真正得到尊重。在对话协作式学习中,教师才能将工作重点从教案教材教法的研究转为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也只有在对话协作中才能创设活泼的课堂生态,才能不断产生思想的碰撞,促成“生成”,并且在应对生成事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出对知识乃至世界、人生的个性化的意义理解。
五、采用多元化激励式平价。
生成性教学的课堂生态必须摒除单一的功利性评价方式,而要以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来尊重各个学生因自己的独特主体价值而产生的新观念,并且用激励语言对待学生独特的、创新的意义建构。因为单一的评价无法容忍与自己标准相异的生成事件所具有的价值,而冷冰冰的批评也会将生成扼杀于契机状态,更不用说利用生成激发学生丰富、生动、活泼的学习了。
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细心地呵护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使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变得更加优化。正是关注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才使得我们的政治课堂丰富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