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中传统文化的要素分析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丰富高中生的思想,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生物科学虽然属于自然科学,但生物科目中仍然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开展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需要生物科目与文化内容有效融合,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材 传统文化 教学对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32
  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传统文化知识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精神因子,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资源之一,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1.文化
  文化是一种抽象性的理念,有着较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義,是人类不断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形成的主要精神产物。具体而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的文化行为和思想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展现的形态也在发展。
  2.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而形成的民族文化体系,它包括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有着较强的民族属性,是具有时代性的历史产物。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内容,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也融入了新时代的新元素,形成了全新的体系。
  简而言之,传统文化是指:通过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经过各种元素的整体融合,随着民族文明的演化,全面展现出了民族的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有着较为全面的物质形态,是科学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国物质与精神文明成就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注入有情感的教学内容。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适于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并且要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可以将知识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感悟传统文化
  高中生物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内容呈现,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习情景的有效建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感悟,从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全面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讲解细胞分裂的生物知识时,可以将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让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很好地融入了传统文化。
  2.讨论交流,评价反思,创升传统文化
  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需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体现了合作的价值,也符合《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平衡思想,上课时就可以引用此句。
  另外,教学评价很关键。老师要对整个课堂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及时查找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好今后教学的相关准备。相反,如果不及时总结和反思,则无法认识到教学的不足,不能全面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无法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
  3.开展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通过不同的文化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意识,要体现出文化活动的个性特征,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例如,可以将古典诗词、风俗民情等融入生物实验竞赛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制作手抄报,面向父母和亲戚展现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郑春和、刘恩山《论生物学科教材分析及知识重构》,《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行业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和宝藏,不仅可以在初中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从地理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地理的关联,探究分析如何在初中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应
摘 要: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弘扬,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作用以及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从教师与学生的不同维度,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历史教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从学生的数学思维入手,帮助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目前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渗透和应用,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怎样把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和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数形结合
摘 要:以传统文化带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对于其他的教学科目而言,其难度并不大。但英语学科属于外来语言学科,和中国传统文化关联度不高,所以融合难度大。不过从文化本质上来说,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文化都是其内核,学习英语,需要从文化入手,因此,学习英语课程,完全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从而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所以,需要文化的融入。尤其是傳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更好地
摘 要:客觀地说,地理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地理学科研究的一部分内容与人类生活相关联,并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这进一步表明,地理学科和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 DOI:10.12278/j.issn.1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推动“立德树人”改革活动的基本学科,本课程教师也需承担起德育使命,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主动传承并创新我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德育使命。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组织丰富的文化传承教育活动。本文将从课内外教学指导去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与学生一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明成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教育 整合策略 DOI:10.12278/j.is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对于化学方面的探索也比较深入,如中国的炼丹学说,就是对化学方面的早期探索,也出现了如五石散等早期的化学制品。因此,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拓展的核心内容,强调从古代文化故事中,尽可能地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确保初中化学课程效果的提升。在此情況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初中化学课程的融合成为关键,所能起到的效果比较出色。所以,本文将从初中化学学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瑰宝,面对愈发成熟的文化宣传与文化教育模式,传统文化正在逐步进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与学生、教学形成新的互动关系。本文针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29  傳统文化是先民对社会现实、自然规律、
摘 要:中华文化是我国先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实践和思考得来的,不仅是中国宝贵的财富,也是世界的文化宝藏,因此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所有教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涉猎中华文化,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对于许多初中教师更是挑战。尤其是对初中地理教师来说,这是一场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本文将试论初中地理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