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丰富高中生的思想,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生物科学虽然属于自然科学,但生物科目中仍然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开展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需要生物科目与文化内容有效融合,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材 传统文化 教学对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32
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传统文化知识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精神因子,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资源之一,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1.文化
文化是一种抽象性的理念,有着较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義,是人类不断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形成的主要精神产物。具体而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的文化行为和思想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展现的形态也在发展。
2.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而形成的民族文化体系,它包括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有着较强的民族属性,是具有时代性的历史产物。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内容,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也融入了新时代的新元素,形成了全新的体系。
简而言之,传统文化是指:通过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经过各种元素的整体融合,随着民族文明的演化,全面展现出了民族的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有着较为全面的物质形态,是科学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国物质与精神文明成就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注入有情感的教学内容。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适于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并且要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可以将知识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感悟传统文化
高中生物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内容呈现,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习情景的有效建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感悟,从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全面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讲解细胞分裂的生物知识时,可以将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让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很好地融入了传统文化。
2.讨论交流,评价反思,创升传统文化
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需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体现了合作的价值,也符合《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平衡思想,上课时就可以引用此句。
另外,教学评价很关键。老师要对整个课堂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及时查找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好今后教学的相关准备。相反,如果不及时总结和反思,则无法认识到教学的不足,不能全面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无法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
3.开展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通过不同的文化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意识,要体现出文化活动的个性特征,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例如,可以将古典诗词、风俗民情等融入生物实验竞赛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制作手抄报,面向父母和亲戚展现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郑春和、刘恩山《论生物学科教材分析及知识重构》,《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9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材 传统文化 教学对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32
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传统文化知识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精神因子,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资源之一,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1.文化
文化是一种抽象性的理念,有着较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義,是人类不断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形成的主要精神产物。具体而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的文化行为和思想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展现的形态也在发展。
2.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而形成的民族文化体系,它包括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有着较强的民族属性,是具有时代性的历史产物。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内容,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也融入了新时代的新元素,形成了全新的体系。
简而言之,传统文化是指:通过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经过各种元素的整体融合,随着民族文明的演化,全面展现出了民族的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有着较为全面的物质形态,是科学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国物质与精神文明成就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注入有情感的教学内容。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适于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并且要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可以将知识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感悟传统文化
高中生物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内容呈现,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习情景的有效建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感悟,从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全面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讲解细胞分裂的生物知识时,可以将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让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很好地融入了传统文化。
2.讨论交流,评价反思,创升传统文化
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需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体现了合作的价值,也符合《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平衡思想,上课时就可以引用此句。
另外,教学评价很关键。老师要对整个课堂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及时查找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好今后教学的相关准备。相反,如果不及时总结和反思,则无法认识到教学的不足,不能全面丰富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无法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
3.开展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通过不同的文化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意识,要体现出文化活动的个性特征,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例如,可以将古典诗词、风俗民情等融入生物实验竞赛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制作手抄报,面向父母和亲戚展现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郑春和、刘恩山《论生物学科教材分析及知识重构》,《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