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炸戏要命
2010年10月22日傍晚,上海瑞金医院迎来两个特殊的病人:Selina和俞灏明。他们在一场爆炸戏里被炸伤。其实,很多剧组都有安全隐患,很多艺人都经历过安全事故。
拍摄中,为了制造逼真的爆破效果,烟火师通常要进行试验性爆破,然后根据爆破效果设计相应炸点。每一个点都要走一遍,测试炸药量,小了不行,没有效果;多了也不行,会炸伤人。有内行的网友说:“剧组里,烟火师最惨,要么被演员骂,要么自己被炸伤。”
为了再现中国远征军在滇缅边境的惨烈战争场面,《我的团长我的团》用军用炸药代替道具炸弹,这种炸药爆开后会有弹片飞出。剧组开镜不久,烟火组组长郭岩就在一次试爆破中被弹片穿胸而过,不治身亡。
《全城戒备》上映时,主演郭富城谈起爆炸戏心有余悸:“导演要求我亲身上阵。有一场戏,武师试一个反应弹时烧伤了胸口,接下来轮到我经历一百多个反应弹。一个反应弹人家就烧伤了,一百多个不把我弄死了?”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刘德华:“50岁的人了,拍戏那么苦还吃得消吗?”刘德华说:“身体没问题,就是左耳弱听,年轻时拍一场爆炸戏震的。”
剧组事故频发,在香港是二三十年以前的事。那时,刘青云被烧烂过脚,张学友被烧伤过脸。这几年,国内影视制作业膨胀起来,作品越来越多,却没有吸取好莱坞和香港的经验教训。珠江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资深烟火师坦言,危险来自过度地节省。国内烟火行业常用材料主要是汽油、炭粉及一些固体燃料,还有一些比较土的用品,如制造烟就用些烂布烂棉絮。同样是烧,美国都是用煤气,好控制,污染也小。要烧一栋房子,就搭个架子,沿着架子烧。
职业病缠身
很多大牌女艺人都受过吊威亚(即钢线)的苦。章子怡拍摄《卧虎藏龙》时,第一次拍空中打斗的戏,吊了三天威亚,腰和胯全部淤青,疼得不行,却不敢抱怨。到第四天,换了个师傅帮她穿戴“威亚衣”,她才知道,其实穿好了不应该那么疼。
吊威亚对演员最大的伤害是损伤腰椎,李冰冰就深受其害。拍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后,腰椎病发展到最严重时,李冰冰每三分钟就得换一个姿势,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圈里的人都知道她有两怕,一怕坐飞机,二怕坐长途汽车,只要时间一长,腰椎病、颈椎病就一起犯了。
就算不吊威亚,你也有患颈椎病、关节炎的可能。有记者探班《大丫鬟》剧组,碰上监狱内取景。因剧情需要,烟火师在局促的牢房里点燃烟饼,剧组工作人员纷纷蒙起脸,演员却只能呛着,走位、说词儿,不为所动。演员陈思成更惨。根据剧情,他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被烟呛着,一捆就是五个小时。
胃病也是演员常见的职业病。盒饭吃一顿两顿没什么,一部戏一拍就是几个月,谁受得了?演员唐嫣说:“很少碰到胃特别好的演员,特别是冬天,有时盒饭到了片场,可是导演还没有喊停;等停了再去吃,饭菜都已经凉了,只好将就着吃。”
如果碰上农村戏、西部片,女演员还要面对另一大问题:上厕所难。很多人外出旅游都受不了野外的卫生条件,演员拍戏则不但要容忍这些,还要受时间限制。台湾女星陈乔恩就因为常年憋尿引发肾结石。
除了这些常年积累出来的病,因为赶场,人困马乏,酿成的车祸也不少。早年的刘丹,近年的胡歌、潘粤明,都是在赶戏路上出的车祸。
反季节最苦
如果说在剧组里最危险的是遇到爆炸戏,那么最苦的一定是反季拍戏。
电视剧《重案队纪事》拍摄时,为了不影响收音,室内戏一律不能开空调。一天,在37℃的高温环境中拍了两个小时后,主角“女刑警”中暑倒地。抗日题材电视剧《烈火》拍摄时,演员不但要冒着酷暑赶戏,而且还是冬戏夏拍。在30℃的闷热环境中,演员包裹着厚重的棉服拍摄枪战、追逐等耗费大量体力的动作戏,一场戏下来,个个热得头晕恶心。
在演员苗圃看来,暑热还不是最难耐的,真正让她感到痛苦的是2008年冬在黑龙江拍《闯关东2》。她说:“你不知道那个冷的感觉,动辄就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稍微来一点风,冷的程度就更不可想象。我是个特别怕冷的人,他们还安排那些让我趴在结冰的江上的戏,有几次身体都被冻僵在了冰上。”为了御寒,苗圃里里外外穿了六条裤子,冲锋裤、防寒裤、秋裤,还有老奶奶穿的那种毛裤、大婶穿的绒毛裤,外面还有一条鹅绒裤,再套一件戏服。一次上完厕所,她一直觉得别扭,后来发现有一层裤子没提上去。
小刀是个入行不久的武行。他接了一部戏,在辽宁开拍。想到要穿着单衣在室外跟人对打,他就犯愁。不过,导演担心的还不是这个:“就怕说台词时冒白气,到时候不行就给演员吃冰吧。”
“吃冰”是剧组对付反季拍戏时嘴冒白气问题的杀手锏,外行人听着已经有点儿灭绝人性了,在行内却司空见惯。
裹保鲜膜是另一个常见招数,特别适用于冷天雨戏和水中戏,演员体温不易消耗,说台词不会发抖,动作也利索。胡歌在一次拍雨戏时,花了45分钟用保鲜膜把全身绑了个严实,绑完突然想上厕所,于是拆了重来。来来回回折腾了很久,无奈之下,他只好在保鲜膜上剪了个小洞,以绝后患。
对于冬季拍水戏的苦处,章子怡也深有体会。《艺伎回忆录》拍摄期间,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加州冬雨连绵,气温也降到零摄氏度以下。顶着寒风站在冰水里拍摄是何等滋味。冷啊,冷啊,冷!但为了角色,只能忍啊,忍啊,忍!”
难控制心魔
演员的剧组生活也有很多外人难以体会的危机,比如心魔。韩国著名导演康佑硕推出影片《青苔》时,半开玩笑地说出了电影创作过程对人内心的煎熬:“在定下影片结局的时候,我很怀疑观众看完电影能否愉快地走出影院。因此,我在片场没过一天舒坦日子,几乎天天都要喝两杯,一度靠酒精度日。”
因为拍摄《长恨歌》太入戏,郑秀文患上抑郁症,一度自困在家不肯见人,工作全停,举止失常。
京剧行当里有句老话:“不疯魔,不成活。”意为只有达到痴迷的境界,才能将某事做到极致。在陈凯歌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里,张国荣入木三分地诠释了一位“戏痴”。张国荣之所以自杀,据说是拍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时太入戏了。
李幼斌、侯勇这样的老演员也少不了在拍戏时留下心理阴影。“5•12”地震后,《惊天动地》投入拍摄,侯勇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仍然心悸:“剧组进灾区的时候还余震不断,住的酒店有两指宽的裂缝,晚上都不敢合眼。”
(摘自《北方新报》图/金艳)
2010年10月22日傍晚,上海瑞金医院迎来两个特殊的病人:Selina和俞灏明。他们在一场爆炸戏里被炸伤。其实,很多剧组都有安全隐患,很多艺人都经历过安全事故。
拍摄中,为了制造逼真的爆破效果,烟火师通常要进行试验性爆破,然后根据爆破效果设计相应炸点。每一个点都要走一遍,测试炸药量,小了不行,没有效果;多了也不行,会炸伤人。有内行的网友说:“剧组里,烟火师最惨,要么被演员骂,要么自己被炸伤。”
为了再现中国远征军在滇缅边境的惨烈战争场面,《我的团长我的团》用军用炸药代替道具炸弹,这种炸药爆开后会有弹片飞出。剧组开镜不久,烟火组组长郭岩就在一次试爆破中被弹片穿胸而过,不治身亡。
《全城戒备》上映时,主演郭富城谈起爆炸戏心有余悸:“导演要求我亲身上阵。有一场戏,武师试一个反应弹时烧伤了胸口,接下来轮到我经历一百多个反应弹。一个反应弹人家就烧伤了,一百多个不把我弄死了?”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刘德华:“50岁的人了,拍戏那么苦还吃得消吗?”刘德华说:“身体没问题,就是左耳弱听,年轻时拍一场爆炸戏震的。”
剧组事故频发,在香港是二三十年以前的事。那时,刘青云被烧烂过脚,张学友被烧伤过脸。这几年,国内影视制作业膨胀起来,作品越来越多,却没有吸取好莱坞和香港的经验教训。珠江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资深烟火师坦言,危险来自过度地节省。国内烟火行业常用材料主要是汽油、炭粉及一些固体燃料,还有一些比较土的用品,如制造烟就用些烂布烂棉絮。同样是烧,美国都是用煤气,好控制,污染也小。要烧一栋房子,就搭个架子,沿着架子烧。
职业病缠身
很多大牌女艺人都受过吊威亚(即钢线)的苦。章子怡拍摄《卧虎藏龙》时,第一次拍空中打斗的戏,吊了三天威亚,腰和胯全部淤青,疼得不行,却不敢抱怨。到第四天,换了个师傅帮她穿戴“威亚衣”,她才知道,其实穿好了不应该那么疼。
吊威亚对演员最大的伤害是损伤腰椎,李冰冰就深受其害。拍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后,腰椎病发展到最严重时,李冰冰每三分钟就得换一个姿势,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圈里的人都知道她有两怕,一怕坐飞机,二怕坐长途汽车,只要时间一长,腰椎病、颈椎病就一起犯了。
就算不吊威亚,你也有患颈椎病、关节炎的可能。有记者探班《大丫鬟》剧组,碰上监狱内取景。因剧情需要,烟火师在局促的牢房里点燃烟饼,剧组工作人员纷纷蒙起脸,演员却只能呛着,走位、说词儿,不为所动。演员陈思成更惨。根据剧情,他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被烟呛着,一捆就是五个小时。
胃病也是演员常见的职业病。盒饭吃一顿两顿没什么,一部戏一拍就是几个月,谁受得了?演员唐嫣说:“很少碰到胃特别好的演员,特别是冬天,有时盒饭到了片场,可是导演还没有喊停;等停了再去吃,饭菜都已经凉了,只好将就着吃。”
如果碰上农村戏、西部片,女演员还要面对另一大问题:上厕所难。很多人外出旅游都受不了野外的卫生条件,演员拍戏则不但要容忍这些,还要受时间限制。台湾女星陈乔恩就因为常年憋尿引发肾结石。
除了这些常年积累出来的病,因为赶场,人困马乏,酿成的车祸也不少。早年的刘丹,近年的胡歌、潘粤明,都是在赶戏路上出的车祸。
反季节最苦
如果说在剧组里最危险的是遇到爆炸戏,那么最苦的一定是反季拍戏。
电视剧《重案队纪事》拍摄时,为了不影响收音,室内戏一律不能开空调。一天,在37℃的高温环境中拍了两个小时后,主角“女刑警”中暑倒地。抗日题材电视剧《烈火》拍摄时,演员不但要冒着酷暑赶戏,而且还是冬戏夏拍。在30℃的闷热环境中,演员包裹着厚重的棉服拍摄枪战、追逐等耗费大量体力的动作戏,一场戏下来,个个热得头晕恶心。
在演员苗圃看来,暑热还不是最难耐的,真正让她感到痛苦的是2008年冬在黑龙江拍《闯关东2》。她说:“你不知道那个冷的感觉,动辄就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稍微来一点风,冷的程度就更不可想象。我是个特别怕冷的人,他们还安排那些让我趴在结冰的江上的戏,有几次身体都被冻僵在了冰上。”为了御寒,苗圃里里外外穿了六条裤子,冲锋裤、防寒裤、秋裤,还有老奶奶穿的那种毛裤、大婶穿的绒毛裤,外面还有一条鹅绒裤,再套一件戏服。一次上完厕所,她一直觉得别扭,后来发现有一层裤子没提上去。
小刀是个入行不久的武行。他接了一部戏,在辽宁开拍。想到要穿着单衣在室外跟人对打,他就犯愁。不过,导演担心的还不是这个:“就怕说台词时冒白气,到时候不行就给演员吃冰吧。”
“吃冰”是剧组对付反季拍戏时嘴冒白气问题的杀手锏,外行人听着已经有点儿灭绝人性了,在行内却司空见惯。
裹保鲜膜是另一个常见招数,特别适用于冷天雨戏和水中戏,演员体温不易消耗,说台词不会发抖,动作也利索。胡歌在一次拍雨戏时,花了45分钟用保鲜膜把全身绑了个严实,绑完突然想上厕所,于是拆了重来。来来回回折腾了很久,无奈之下,他只好在保鲜膜上剪了个小洞,以绝后患。
对于冬季拍水戏的苦处,章子怡也深有体会。《艺伎回忆录》拍摄期间,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加州冬雨连绵,气温也降到零摄氏度以下。顶着寒风站在冰水里拍摄是何等滋味。冷啊,冷啊,冷!但为了角色,只能忍啊,忍啊,忍!”
难控制心魔
演员的剧组生活也有很多外人难以体会的危机,比如心魔。韩国著名导演康佑硕推出影片《青苔》时,半开玩笑地说出了电影创作过程对人内心的煎熬:“在定下影片结局的时候,我很怀疑观众看完电影能否愉快地走出影院。因此,我在片场没过一天舒坦日子,几乎天天都要喝两杯,一度靠酒精度日。”
因为拍摄《长恨歌》太入戏,郑秀文患上抑郁症,一度自困在家不肯见人,工作全停,举止失常。
京剧行当里有句老话:“不疯魔,不成活。”意为只有达到痴迷的境界,才能将某事做到极致。在陈凯歌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里,张国荣入木三分地诠释了一位“戏痴”。张国荣之所以自杀,据说是拍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时太入戏了。
李幼斌、侯勇这样的老演员也少不了在拍戏时留下心理阴影。“5•12”地震后,《惊天动地》投入拍摄,侯勇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仍然心悸:“剧组进灾区的时候还余震不断,住的酒店有两指宽的裂缝,晚上都不敢合眼。”
(摘自《北方新报》图/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