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微不至显关爱,因材施教定教育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有两方面:一是关爱,二是教育。本文从发挥榜样作用、传递关爱精神、讲究因材施教、培养良好习惯、注重家校互动等五方面出发,讲述了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若干体会,旨在抓好班级管理,培养未来优秀人才。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关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要办好小学教育,首先就要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是关系素质教育成果的关键一环。在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孩子则交由爷爷奶奶带,因疏于管教,孩子往往容易养成懒散、娇气的毛病,学习自觉性不高,做事情随意性较强,喜欢开小差。这就需要班主任切实抓好班级管理,灵活采用多种办法来关爱和教育孩子。接下来笔者谈一些体会:
  一、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作用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班主任做好表率;二是班干部带好头;三是学优生做好榜样。
  首先,班主任的形象是细节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会尊重老师、听从教导。身为班主任,如果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好学生榜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向你看齐。比如,星期一升国旗唱国歌时,很多老师一味要求学生开口,自己却只是盯着国旗,实际上学生们都在看着老师,只有老师严肃认真地唱起国歌,学生们才更有热情去唱国歌。
  其次,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班主任要用心培养班干部,指导他们班级管理的工作方法,对于班干部的优点、先进事迹要大力宣传,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发挥班干部在班集体中的核心作用,动员班干部充分发挥号召力和管理能力,严格要求自己,争当班级模范。
  再次,班主任应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尤其是学优生,教师要通过表扬学优生的优点来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用身边的榜样来激励他们见贤思齐,会使他们学习更有目标、更有动力。比如,班里一位喜欢开小差的学生,屡教不改,笔者安排他和一位学习成绩优秀、行为习惯好的学生同桌,并调到课室第一桌的位置上,经过一个学期的“改造”,这位学生的坏习惯减少了,学习也得到了进步。
  二、传递关爱精神
  小学生的自我管束能力普遍比较弱,在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小错误,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容易缺乏纪律性,倘若班主任一味采取严厉惩罚、强制教育的手段来实施管教,不仅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有可能会刺激他们的抵触情绪,与教师的管教“对着干”。这样就会违背班级管理的初衷,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班主任好比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更多时候要传达关爱的精神,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先夸赞学生的优点,多用“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一类的鼓励话语来激励学生,然后再指出其不足,让学生知道老师并不是想惩罚他,而是希望他学好,这样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错误并改过。比如,班里有一位学生性格内向,话比较少,平日里勤奋好学,一次因为同桌不小心碰到了他正在写字的手,而和同桌动起手来。事后,他因害怕被老师惩罚而逃课。笔者找到他,对他说:“你是个好孩子,学习刻苦,成绩又好,老师们对你的评价和期望都很高。人犯一次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自己,勇敢地正视错误,坚持做老师心目中的一个好孩子。”经过一番沟通,他终于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后来,他一直是班里的“三好学生”。
  三、讲究因材施教
  小学生之间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习惯、家庭等,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法,往往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当在学期初段就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基础做好调查,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个“底”,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长处和不足,对于他们平时的行为表现要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单独的、面对面的教育,多方面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和优点。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班主任要着重鼓励并耐心辅导他们,使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不自觉的学生,班主任要一对一地指导,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帮助他们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
  四、培养良好习惯
  所谓“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也就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责任。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习惯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两大方面,这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其次,班主任要把握好方法和分寸,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循善诱、常抓不懈,对学生已有的良好习惯要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对学生现有的不良习惯要及时指出其后果,并督促改进;再次,班主任要有意识将某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成常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有规律的学习任务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注重家校互动
  班级管理的有序有效开展,需要学生家庭的配合。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外出务工的家长增多,小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更加少,因此,班级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家校两方面密切合作,共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在农村地区,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教育”没有十分系统的认识,班主任可以利用家访的契机,向家长传达现代教育的理念,使他们对教育孩子、教好孩子有更清晰的认识。此外,学校应在合适的时候召开家长会,给予家长更多自由发问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家长和教师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思想行为动向,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将教育延伸到家庭。
  总而言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突显关爱和教育,班主任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实际进行相应的管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志德.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2(04):149-150.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短短几句,诗人就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理……可是对于活在当下的孩子们,对古诗中这些生涩的语言文字却兴趣不大。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声声朗读吟诵中,爱上古诗,我觉得关键要让学生“入境悟情”。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入境悟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以诵读为基础,入境悟情  俞平
摘要 作为一种教师互助合作的新形式,高中语文集体备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不仅可以集体研读大纲和语文教材、分析学情,还可以共同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反馈教学信息等。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师备课和教学的要求。但是,在集体备课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合作流于形式、教师之间不平等、忽视教师的个性等等。为此,针对当前高中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编者把莫怀戚的《散步》安排在第一课,对刚入中学大门的中国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泓清泉。通过阅读,课文《散步》不但给即将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初中生一份善待衰老生命之“孝”的精神食粮,而且通过读写结合开启了初中作文写作的第一步。  【关键词】语文;读写;选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是最为直观的教学工具,但在具体运用中,鲜受重视。本文通过一个教学片段,例谈板书计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关键词】课堂;板书;有效  【背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地位亟须提升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因此板书的作用很大。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及,课件的广泛使用,使得教师整堂课写的字很少;另有高校扩招,师范生多了,但
摘 要 新高考综合改革扩大了考试科目选择权,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考试科目从“3 3”模式转向“3 1 2”,虽然降低了一定选考权,削弱了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倒逼作用,却是结合当下试点省市实际的一种务实之举。但“3 1 2”并非高考改革的终点,除了优化考试科目设置,高考改革亟待在优化命题技术、阅卷技术、完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高考改革 考试科目选择权
【摘要】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文章的行文不能显示生活的丰富性,就会显得单薄乏味,因此文章要准确深刻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自然会有冲突,有转折。文章的曲折是有意制造些延宕、阻碍,使文章波澜有抑扬。而波澜的“落”是为“起”积蓄力量,情节的“抑”是为了更高的“扬”。一阻一畅,一起一落,一抑一扬,以至异态纷呈,新奇屡出,能给人留下意想不到的深刻印象。  【关键词】曲折;波澜; 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心存感恩,会让一句简单的话语充满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事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本次学
【摘要】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动态生成,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贴近生活。让教者思路、学习者思路和编者思路统一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让传统文化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经典词语和句子真正流淌于学生的生命中。  【关键词】联系生活;沟通旧知;举一反三  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练习五 “读读背背”板块中的内容,都是围绕“读书、学习”这个主题选遍的。备课时,我想只要读读、背背、
【摘 要】小学阶段应充分地为学生们的心灵积累丰富的“存折”,将生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正如诗人布莱克在《小学生》一诗中发出的呐喊:“为了欢乐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  【关键词】 小学生;习作;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在为了高考而学习,而教师也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教学。这样的情况下容易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沉闷,同时也很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文中主要就课堂气氛的改善与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气氛;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识码】 A  课改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很长的时间,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经过这几年课堂教学的磨合,对于新课程实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