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出纯正好听的日语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tr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讲从日语发音的特点、规则,及中国人在发音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日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能从中得到帮助。
  关键词:日语 发音特点 声调 语音问题
  
  说到日语学习,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背也背不完的单词和句型或者是令我们头痛的复杂的语法,但其实他们忽略了我们最早接触同时也是每天都在反复使用的发音。
  对于一门外语来说,发音就像一个物品的包装一样,在还没有看到里面内容的时候,外在的包装可以吸引别人眼球,给人第一印象。标准纯正的发音,是我们作为“外国人”,最容易拉近与人距离,带给对方亲切。亲近感觉的第一要素。
  另一方面,语言是以沟通交流为最终目的。标准的发音是顺利交流的必备条件。无论多么精妙的表达,都需要以能让对方“听懂”为前提,所以,想要成为精通日语的人,首先要成为说出纯正日语的人。
  以下,我讲从日语发音的特点、规则,及中国人在发音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日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能从中得到帮助。
  一、日语发音的特点
  1、音节单纯(こんにちは有5个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自然单位,也叫做拍。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在日语里面,一个假名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可以写成一个假名。(拗音是个例外,它是一个音节写成两个假名)日语里一共112个拍,而英语中则有3万个拍。
  所谓日语的音节单纯,是说其典型的音节是由“1辅音 1元音”这种形式构成的。即使是最复杂的形式,其构成也只是“1辅音 1半元音 1元音”这三个音。
  比如:“きゃ”:[k] [j] [a]
  所以说,日语叫做“开音节语言”。所谓的开音节指,在元音后面不能再出现其他的音了,口一张开就结束,所以叫做开音节。
  2、元音少、发音简单
  日语的元音只有5个,(あいうえお)在世界的语言中属于比较少的那一类。因为日语语音的这个特点,作为日本人学起外语来十分吃力,特使是对于汉语等多元音发音方法很难适应。连他们自己都说,日本人学中文时笨得要命,总是把“肚子饱了”说成“兔子跑了”,把“掉了河里”说成“跳到河里”。
  日语的发音很简单。表现到实际的说话中,日本人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张不开嘴”,所以,作为平时惯用多元音语言的中国人来说,想要讲出纯正日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嘴”。
  3、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日语的“か行、た行、ぱ行”假名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种读法。一般来说,位于句节开端时读送气音,在其他部位读不送气音。
  发送气音时,喉部松弛,但从口腔送出一股强烈的气流,像发汉语“他”那样。
  而发不送气音时,喉部紧张用力,但从口腔送出的气流是微弱的,像发汉语的“大”时就是这样。
  但是,日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不影响词义,这点和汉语不同。但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特别市初学者来说,在听单词发音时,由于不送气音很容易和浊音的发音区别不清,而相当苦恼。但实际上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听还是说,送气或不送气音都会自然的适应起来,不会成为我们学习的障碍。
  比如:たかいわたし(不送气,听起来像だ)こんにちはたばこ
  4、元音的无声化
  元音就是气流从肺部呼出后,经过口腔时能自由呼出而不受阻碍,同时声带振动发出的音。所谓的辅音就是气流从肺部偶,经过口腔时不能自由呼出而受到某种程度的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发出的音。
  元音是有声音的,就是喉咙中声带振动而发出的音。实际上,在读日语单词或文章时会出现元音无声化现象。比如:きく 菊[kiku]食べています [imasu]
  在这里,元音中的[i]和[u]的发音不明亮,就听起来像没有声音。这就是元音无声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元音没有发音,而是作出了[i]和[u]的口形了。元音有声化还是无声化都不会影响意思,所以你只要知道这个特点就可以了。
  5、连浊现象
  连浊就是两个词或两个字复合成一个词后,后一个词的第一个音节通常由清音变成浊音。
  比如:むぎ(麦)+畑(はたけ)→むぎばたけ(麦畑)
  综上所说,单纯从音素、音节上来看,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时比较轻松的。这也是为什么初学日语的人会觉得简单易学。但实际上想要说出很“日本人”的日语的话,不但要在口型、发音特点上下功夫外,还要掌握一些习惯性的发音规则,才能把基础的“音”发好。
  二、日语的音调
  日语的音调是指单词的几个拍节当中哪一拍高,哪一拍低的高低位置。每个单词都有音调,就像汉语的声调一样,因此在记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把单词的音调记清楚。
  那么日语的声调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高音。日语单词后面带圈的数字叫“音调核”,告诉读者该词读音由高转低的位置。首先应该说明,日语单词的发音比较单纯,除了拗音外,每一个假名为一个拍节(注意:这里包括长音、拨音、促音)。在读单词时要一个假名、一个假名地读,不能贪污掉一个,这里同样包括长音、拨音、促音。如:おかあさん是5个音节(拍节),这里有长音和拨音;ちょっと是3个拍节,这里有拗音和促音。必须正确的发音,这样才能准确地记住。因为发音差一点,意思就有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变成完全不同的单词。那么如何把握调门呢?这就要靠音调核了。日语的发音有2个特征:一是单峰型,没有多次起伏。二是前2个假名音调一定相反:第一个高,第二个就低;相反,第一个低,第二个就高。’明白了这2个特征,加之理解了音调核的含义是:“告诉读者该词读音由高转低的位置”。那么就可以发音读单词了。
  在实际学习单词的过程中,会出现如下几个问题:1,有时一个单词标明2个音调核。这说明该词有2种读法,一般读前面标记,但是也可以读后面的标记。2,有时一个单词是复合词,由2个单词复合而成。音调核的标记也有2个,中间有“ ”号。这样时会出现双峰型。由于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复合词,所以双峰也没有关系。3,音调核的重要性在于正确发音。但是在说话中掺有各种感情,如:惊讶、愤怒、怀疑、焦急等等,声调会发生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能正常的发出读音就可以了。4,有几个比较有对比性的发音要特别记住:a,雨①、飴◎;橋②、箸①;帰る①、変える◎等假名相同而声调不同、代表的含义不同的单词;b,在こそあど系统中,これ、それ、あれ等近、中、远称均是◎、而疑问称どれ是①,这不只是物主代词这样,场所代词、方向代词、连体词、副词也相同。c,大部分疑问词都是①,如:なに、だれ、いくつ等等。5,在学习中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假如是3个拍节的词,有的标记③,有的标记◎;当然,4个拍节的词,有的标记④,而有的标记◎;甚至一个3个拍节的词同时标记③◎;4个拍节的词同时标记④◎。这是怎么回事呢?3个拍节的词标记③,表示当后面添加助词时,助词就要下降;如果标记◎,则表示当后面添加助词时,助词继续读高,不下降;4个拍节的词也是同样。几个拍节的词都相同。如果同时有④◎之类的标记,则表示2个读法都可以。
  三、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语音问题
  1、清音和浊音的混同りっぱ→りっば
  2、「ナ行」和「ラ行」音的混同。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同学容易混淆。在我第一次刚讲到「ナ行」的时候,有些同学就能说出了「ラ行」。
  3、「ふ」音的不自然,容易和汉语中“F”的混淆,要特别注意两者嘴型上的区别。
  4、长音缩短くうき→くき スピード→スピド 日语中的长音很重要,根据音的长短意思有时不同。こい「恋」和こうい「行為」行為しましょう。
  5、促音的脱落。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促音的发音时间往往很短,不到一拍的时间。物価「ぶっか」→部下「ぶか」
  结语
  日语是一门美丽而好听的语言。只要掌握她的基本发音特点,并且在细微的发音习惯上多注意,多练习,相信大家都能说出纯正好听的日语,为今后我们在日语学习上的更进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的年代,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中,不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质十分重要。较高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更多文本知识,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如何通过更好的渠道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课外阅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实验教学越来越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 教学 新课程  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抓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只有重新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使创新学习对学生终身受益。经过实践,我们将整个模式概括为初读感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一一反馈归纳,其具体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兴趣被誉为“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心理动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代王守仁也曾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
随着近来语文比赛课,职评课上第一课时的越来越多,第一课时也引了我们语文教师的关注。教学中曾出现的一些令人寻味的“第一课时虚脱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在听一些公开课,评优课中,教师为了让第一课更精彩,克服第一课的乏味想尽所有办法,十八般武艺全搬上,看似精彩,再细细品味,要么第一课时不像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不像第二课时,目标模糊;要么整节课安排读书、识字、理清文章概括文章内容,看似目标到位,却模式僵化
[摘要]口语交际是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被忽视的教学部分。文章从七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口语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  口语交际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们运用口头语言,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双向互动的言语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语交际以及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人们传统的观念认为做语文老師似乎很容易,甚至认为任何有点文化的人都可以教语文。但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并不容易,而做一个有作为有魅力的且又适合新课改要求的语文教师实在难,尤其到高三,面对汹涌澎湃的新课程改革的的浪潮,和高考的双重压力,既要积极落实我校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又不想舍弃字词句章的精细讲练,老师弄不好就会陷入尴尬境地。  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我们高三语文老师,走在了新课改的前沿,任重而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我一直在追求做班主任的最高境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以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信条教育学生,管理班级。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要求自己,使自己做到最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说:做教师就要当班主任。做班主任工作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可以拓宽教育视野,
班主任工作中,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班级管理工作应该细致入微,班主任只有通过一个个的细节来培养学生的种种良好习惯,让好习惯成为一种自然,一种规范,从而成就良好的班级风貌。正如老子说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西方人说的:“上帝存在于细节”。可见,班主任工作,关注细节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辛劳,我疲惫,我无奈,我忙碌,我欢笑,我愉悦……感慨颇多。我学习了许多优秀教师的先进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他对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管理的实施,协调本版班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几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一、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是以其良好的规范性,借助各种事物,活动等媒体,向外界显示出自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