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索拉非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该类患者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河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53例初治伴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资料,研究该类患者发病时生物学特征,并对比分析化疗联合与不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疗效。

结果

53例FLT3-ITD突变阳性AML患者中,M5型所占比例最高(41.5%),外周血WBC中位数为61.00(0.98~920.00)×109/L,其中高白细胞计数(>10×109/L)患者50例(94.3%);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中位数为0.730(0.234~0.966)。53例患者总诱导缓解率为56.6%,索拉非尼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诱导缓解率分别为86.4%(19/22)和35.5%(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索拉非尼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3%和50.0%(P=0.041),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9%和42.4%(P=0.044)。

结论

FLT3-ITD突变阳性AML具有初发时外周血WBC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与M5亚型高度伴随的临床特征,索拉非尼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诱导缓解率及短期生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患者及家属对ICU过渡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为开展国内ICU过渡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杭州市某三甲医院的ICU护士、病房护士进行3组焦点小组访谈,并对3例ICU转出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人深入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经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总结出2个主题:ICU过渡护理应强调ICU与病房之间
目的探讨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基于NRS2002评估结果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采用EORTC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7 d、14 d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经空肠造瘘管输入肠内营养与经鼻肠管输入肠内营养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 —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50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中采用穿刺式空肠造瘘术完成空肠管置入,术后经空肠造瘘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经鼻置入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比
目的探讨应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抗体AN51、R300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6~8周豚鼠和裸鼠分别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5只。豚鼠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静脉注射0.2 μg/g IgG和0.05、0.1、0.2 μg/g AN51,裸鼠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0.2 μg/g IgG和0.05、0.1、0.2 μg/g R300。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对豚
目的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实现同一染色体片段上的多个基因共缺失。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能使小鼠染色体11B3上Aloxe3-Alox12b-Alox8基因簇缺失的CRISPR-Cas9慢病毒质粒;通过转染HEK293T细胞来包装带CRISPR或Cas9 cDNA的慢病毒,进而感染小鼠NIH3T3细胞,提取这些细胞的全基因组;通过PCR扩增缺失后的片段,TA克隆、Sanger测序
目的前瞻性评价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推荐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出血评分量表(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和ITP特异性出血评价工具(ITP-BAT)对88例ITP患者进行出血评分,分析血小板计数、性别、疾病分期与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评分的关系和两种出血评分
期刊
目的分析血友病A(HA)和血友病B(HB)的出血频率和X线分级情况、X线分级进展的危险因素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211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部分患者出血关节的X线Arnold-Hilgartner诊断分级结果。结果211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HA 150例,HB 61例。HA组总体中位年均总出血次数、中位年均关节出血次数分别为20.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减量维持治疗对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ITP患者接受连续2周的rhTPO治疗(300 U·kg-1·d-1),PLT ≥ 50×109/L者进入维持治疗。入组者初始给予隔日用药方案,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rhTPO给药间隔,维持PLT (30~100)×109/L,维持治疗共12周。结果在91例rhTPO治疗有效的患者中,14例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