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言悟意,以言传意,让动态美流动在语文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8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文学四大样式之一的散文,以其平易轻灵的笔调、自由活泼的行文,向我们展现了身边光怪陆离的世界。阅读那一篇篇优秀的散文,通过那充满灵性的文字,我们似乎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一幕幕真切的场景,捕捉到那一段段旧时的记忆,体味到那种种哲人的思想。
  粤教版把“散文”的教学专门作为高中选修课的一个板块,那么,这样一本精致的散文教材,我们应如何教呢?可能不少教者生怕“浪费”了这一篇篇美文,从字词谋篇到思想内容,面面俱到……但是,篇篇文章都这样教,到头来,学生又确实学到了多少呢?我们应该把这本散文选修课本的教学定位点定到哪里呢?
  翻开《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一书,全书共有16篇文章,作品时间跨度将近80年,作为读者的学生在细细品味文章的同时,相信他们更多的还是希望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学到语言,学到自己如何也能用笔记录下他们思想的天空。
  因而作为教者,我更多的是把学习作者如何“以言传意”作为教的目的。在教散文选读课时,针对每篇文章的特点,找准一个小的切入点,直奔主题,来读语言、来学语言、来写语言!
  如讲《听听那冷雨一课》时,余光中先生在文章中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他的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文化意味十足,可谓雍容华贵。于是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作者如何传达思乡之情作为本文探讨的重点,引导学生采用主动阅读的方法,从看到题目后猜测文章的内容开始,再到让学生分析本文作者表意传情的方法。
  经过初读课文后,学生首先得出,作者善于采用身边的事物来表达心中情,文中作者把自然界的雨景与自己内心的情思巧妙地联系起来,借冷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题目的写法不仅新颖,而且开篇就引人入胜。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表达那份难遣的家园之思的呢?在引导学生跟着那悠缓的乐曲一遍遍地品读文章后,学生欣喜地发现,作者用诗意的语言通过对中国的书画、诗词、文字、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描摹,把一个远在他乡,孑然独行的游子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最后,我请学生试着用对称的语句来概括文章的主旨,学生用“难遣的家园之思,难舍的文化眷恋”概括,不仅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而且还概括了文章的写法。
  在余光中先生的笔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情思与雨丝的交织中所抒写的一位文化望乡人的酽酽的乡愁。
  可能我们的学生没有很丰富的阅历,还不能完全体会作者的那份深情,但是文章“以言传情”的写法,学生可以略学一二了。
  再如,在教《秦腔》一文时,那偏于西北一隅的震撼人心的秦腔,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没有切身的感受,是很难体会那质朴而粗犷的秦地人民对秦腔的一片痴情的。因而,在教这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定在学习文章场面描写的语言上。
  听唱戏,可能学生不甚喜欢,也没怎么听过。不过,对于表演现场,学生还是有一定感受的,因而,我请学生把似曾相识的片段从文章中找出来,反复地读,并用笔试着仿写一下自己所熟悉的场面。
  下面是原文的片段和学生的仿写片段摘录。
  原文片段: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台下就乱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喊后边的为什么不说最前边的立着;场外的大声叫着亲朋子女名字,问有坐处没有,场内的锐声回应快进来;有要吃煎饼的喊熟人去买一个,熟人买了站在场外一扬手,“日”的一声隔人头甩去,不偏不倚目标正好;左边的喊右边的踩了他的脚,右边的叫左边的挤了他的腰,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言语伤人,动了手脚;外边的趁机而入,一时四边向里挤,里边向外扛,人的漩涡涌起,如四月的麦田起风,根儿不动,头身一会儿倒西,一会儿倒东,喊声,骂声,哭声一片;有拼命挤将出来的,一出来方觉世界偌大,身体胖肿,但差不多却光了脚,乱了头发。
  学生习作之一:
  短促的预备铃过后,课室里仍是闹哄哄的。吃零食的备有纸巾,随时准备擦嘴;后排的叫前排的传话给吃零食的,不要把味道弄到后面来;前排的回话说后排的可以选择停止呼吸;小声说话的叫大声说话的声音别那么大,大声说话的说声音小了听不见;少数端坐着看书的用手碰了碰旁边的,旁边在睡觉的嘟囔了句“别吵!”又把头扭过去睡,班长看到这一幕惊慌失措。
  上述习作充分注意了原文中以“的”字短语和方位词短语为特征的人物的写法,把上课前的场面鲜活地展现了出来。
  就这样,我把秦腔改做了片段仿写训练的教材,学生不但读得韵味十足,而且写起来兴趣盎然,这比以前我们老师一味面面俱到地分析文章更具实效性。
  在文字的密林中穿行,作为教者的我们应该是学生栽种密林的引导者,以经典作品作为典范,以“读言悟意、以言传意”作为教学目的。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中涌动,让学生生花的妙笔能在纸上划动,让动态美能在语文的课堂上流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中学)
其他文献
1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发布一则公告,公告显示,刷宝短视频App因采用技术手段和人工方式,获取抖音5万余条短视频,以及上百条评论,被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被罚500万元。  刷宝短视频App由北京创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发,天眼查系统显示,陈欧认缴出资900.375万元,持股90.04%,是该公司最大的股东。继聚美优品和共享充电宝街电之后,陈欧又进军短视频行业,上线了刷宝短视频APP(以下简称“刷
摘 要:音乐是一把开启人生智慧的钥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是情感艺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以及提高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营造小学音乐课堂宽松、愉快的气氛,让歌声浇灌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身素质;树立信心  小学音乐对小学生有着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必须加以高度重视。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如何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良好英语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创设,不仅丰富了学校“育人”的文化内涵,还拓宽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增长了课外知识,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校在校园英语文化氛围的创建上有以下思考与实践:  一、打造英语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摘要:小学生的生活过程也就是和周围的人、事、物不断发生关系的过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就是在该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校园里、课堂上、家庭生活及社会活动中,有着无处不在的人物资源。老师善于发现,精心预设,灵活运用社会生活中的人物资源,有利于引导学生展望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养成社会公民素养。  关键词:社会生活;人物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有:“
摘 要:儿童身心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声乐教学也有其规律可循,扎实的基本功与科学的训练方法必不可少。然而,目前的少儿声乐考级有点偏离轨道,值得关注。  关键词:儿童;声乐;考级;弊端  目前,一年一度的业余声乐考级已成为一些家长与中小学生的盛会,其中涌现出了很多富有天赋的音乐幼苗。这个考级盛会一方面表明音乐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爱好声乐的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
摘 要:近年来,小学教育管理越来越注重沟通。良好的沟通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索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是目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学管理;沟通工作;有效策略 小学是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性格形成、开发智慧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班主任应当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在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时加强沟通工作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记得刚入职的时候,就听到别的老师戏称“勤快的老师学生懒”,当时对这句话一笑而过,现在却发现,这句话虽然听上去奇奇怪怪,它其实蕴含着一定的道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是王道。  Tell me,I forget;Teach me,I know;Involve me,I learn.这句话说得真好!  我这学期做过这样的尝试,在每次讲语法练习的时候,我都会把一张卷子分成15个题一组,帮学生对完答案
自主复习是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再“学习”,前人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道出了自主复习是学生学习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下提出的“以学定教”的后续,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自主复习”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备受关注,但近期从学生、教师、家长对学生数学自主复习调查了解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复习不容乐观,学生形式主义的“伪复习”屡有发生。  一、聚焦:小学生数学自主复习现状  1.学生的
摘 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教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需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对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感悟,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实,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固守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
摘 要: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把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变成故事的形式去教给孩子,那么孩子的学习就不会那么的被动,他们一定会乐于去学、乐于去讲、乐于去演,教学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故事教学;表演和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许多人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确如此,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同时期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所看到的,或许就是我们经历过的或者即将要经历的,我们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