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h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进入“十四五”,我国职业教育迎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转段升级的重要机遇期。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三个着力点。
  着力使职业教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也是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的教育类型。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共开设1200多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教育部正在与山东、江西、甘肃、江苏、福建等地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提升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度。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对接产业、优化布局,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优化区域间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引导职业院校紧贴地方产业优势和文化优势,办出地方特色,促使职业教育更好“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另一方面,要合理确定区域间各层次职业教育规模,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效衔接、同频共振。
  着力使职业教育成为解决就业民生问题的“稳定器”。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系列政策推动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已经不再为“就业难”而烦恼,反倒是用工企业遇到了“抢才难”的挑战。通过职业教育,职场新人们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乙方”到“甲方”的身份“逆袭”。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继续以类型教育为基点,科学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创新思考如何把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这一办学定位落到实处。一要常态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更多开设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促使职教学生实现更精准、更高质量的就业;二要稳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中高本衔接、一体化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个性化、定制化的培养,促使职教学生实现高薪就业、体面从业;三要长效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使更多劳动者实现更灵活、更高质量的就业。
  着力使职业教育成为“技能强国”建设的“加速器”。2021年6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吹响了技能强国建设的号角。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我国要建设技能型社会,迫切需要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牢牢抓住“类型特色、多元办学、融合发展、开放水平”四个关键词,完善处处能学的技能教育网络,稳步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整体提升国民技术技能素养。另一方面,适时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重點围绕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等创设对应专业,适应网络强国、数字化转型趋势等优化专业设置,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相关专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技能强国”建设。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近期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16]3号)对实习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条款,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以《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为基础,从提高立法层次、规范实习合同、激励实习单位参与实习活动、完善法律责任、扩充救济途径等方面研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
摘 要 上海格致书院是近代中国创立的一个讲求格致之学的新型书院,它最早对矿业教育大力倡导并始终格外重视。格致书院旨在培养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将矿业教育视为专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征。格致书院将西方职业教育理念较早介绍到中国,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 上海格致书院;近代矿业教育;职业教育;傅兰雅  中图分类号 G649.299
摘 要 以56份國家、省市政府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软件开展定性及定量分析,发现目前校企合作财税支持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快制定相关地方法规,加强政策支持的力度,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构建监督评价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校企合作;财税支持政策;NVivo软件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8-0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社会主体参与、公共资源支持的现代新型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减贫功能。本研究以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为视角,基于2008-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集,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考察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与贫困减缓的空间相关性,测算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在减贫中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运用LeSage和Pace提出的偏微分方法进行效应分解。研究发现:中等
摘 要 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应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稳定与发展的统一、外因与内因的统一,体现独特性、稳定性、认可性和发展性。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立足“双高计划”,分别从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互联网 职业教育”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特色发展。通过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特色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是高职院校要凸显时代性特征这一基础,要构建特色教学体系这一核心,要体现社会服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为国家整体战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能否实现高质量办学,而高职院校领导者的群体特征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面貌和品质。通过对江苏省41所公办高职院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特征分析及对部分领导者的访谈发现以下群体特征:积累时间长,任职时间短,以中年男性为主;受教育程度高,以单学科背景为主;具有高级技术职务,学术研究多以原学科为主;路径相似度高,任职领域以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灵活就业进一步成为地方高校创意专业学生的重要就业形式。以艺术类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为对象,分析地方高校灵活就业的现状与问题,发现学生灵活就业率相对较高、灵活就业的形式较为多元、灵活就业的自主性较强、学生对灵活就业的满意度较高,但尚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高校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服务保障不力、学生能力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更新高校就业创业观
摘 要 当前的技术劳动应从以往的功利主义技术观和理想主义技术观脱离出来,在人的主体性前提下走向技术实践的超越,实现“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有机统一。培育技术劳动的目的是将劳动者作为主体的“人”,使之在劳动中获得美与自由的状态。职业院校劳动观的培育要遵循劳动的“自由与美”的规律,重现技术教育内在本体价值,培育学生技术化生存的能力和感受劳动之“美”的意识,使学生在技术劳动教育中获得“全面自由”的发
摘 要 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既要满足贫困学生的基本需要,又要满足其个性和发展需求,这是高职院校针对贫困生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高职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当前贫困生的需求状况呈现多样化特点,存在生活需求、安全需求、人际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等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可将高校贫困生分为经济贫困、心理贫困、能力贫困三种类型。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类型贫困生,从学
摘 要 高职院校对于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一致存在不同的认识,这不利于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以AHSM職业技术学院2015年至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高职教师的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学水平提升,科研做得好的教师获得的教学评价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职称晋升压力是高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驱动力之一,对于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升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发现,教师在“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