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德育素质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既是学生道德的领路人,又是政治思想的传道者。作为21世纪的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以很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观念,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觉悟,才能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意识奠定基础。
  一、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是终生学习的主要人群,教师的自学是提升自我素质修养的重要手段,高校应该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创设学习环境,使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和再学习途径,不断增强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信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首先,学校要为教师的学习深造搭建和创设平台。高校应该借助于学校先进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为教师接受相关培训,开展课题研究,形成科研氛围提供便利条件,教师能够在聆听讲座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在课题研究中研究政治理论,在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和学习氛围中陶冶情操,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师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其次,要重视教师的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关注教师的生活实际,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是提升教师工作认同感的重要手段,教师在高校生活期间,除了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为他们发挥所学提供条件,更应该在生活上有保障,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轻松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奠定物质基础。
  再次,完善激励制,重视人才的选拔。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然而每个教师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公开、透明合理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通过提高思想业务素质,不断探索教研,享受劳动成果,获得认同感;另外学校应该形成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对于思想先进,上进性和社会责任感强的教师,要提拔任用,将其放在合适的岗位,使其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提高自我思想认识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应该重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学校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作为外部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心,在良好风气的感召下,教师会不断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为提升教师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样,教师个人思想的出发点,以及“三观”的认识也会影响其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高校并非一片净土,也并非完全被浓郁的学术氛围包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在高校教师中同样存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以及“四风问题”也对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中,依然能保持高度的冷静,政治信仰纯净干净,个人作风不受物欲的干扰,这才是一个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
  三、重视为人师表的个人形象
  教师这份职业具有特殊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形象和言谈举止总是会影响一大批人,这就是为人师表的作用。高校思政教师不仅仅担任着思想政治相关课程教育的重要任务,其言行举止还会为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高校思政教师应该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高度出发,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教育理念和思想观点应该与党的方针政策相适应,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思想内涵,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分析客观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而努力,做学生思想的领路人和榜样。
  四、加强师德修养关心学生发展
  高校思政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升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师德上,师德是每个教师的灵魂所在,也是影响教师形象的重要指标,师德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高度的自觉意识和约束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耐心细致的答疑解惑,工作仔细认真,传递社会良好风尚和正能量,工作作风正派,思想积极向上,深受学生的尊重,充分发挥其人格魅力和文化学识,通过言行举止影响和感染学生,履行为人师表的神圣使命。教师的师德就可以代表他们的道德,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拥戴,并且能够感染和带动学生模仿学习,培养一大批先进的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必须重视“以德服人”用扎实的学识,良好的作风和气质,平易近人的工作风范感染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在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灌输正能量。
  总结:搞好思政教师的素质修养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应该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提高其思想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教研,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教学实践中调整工作作风,用良好的思想修养和工作态度感染学生,成为为人师表的典范。
  (作者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如今,在专业声乐教育中开展多种风格演唱的综合性教学与实践刻不容缓,这是社会与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它对学院声乐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单纯从技术角度与个体声音条件出发为我们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唱法,然而忽略了音乐风格与作品文化内涵等因素对于“唱法”这一概念的综合性影响。要知道,在声乐演唱的实践活动中,准确定位作品本身的风格并进行创造性的演绎才是成功
本刊讯(记者 吴淑媛)4月20日天津市复课开学首日,南开区教育系统构建了复课疫情防控指挥中心。通过专网实时监控学校门前测温及入校情况,对现场进行指挥调度,确保学校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从监控中可以看到,早上7:00,南开区19所中学的7800余名初三、高三学生陆续返校,他们戴着口罩、背着书包,间隔标准距离,从指定通道有序排队接受第一道体温检测。學校在校门外增设了学生排队区域,有多名教师在此处值岗。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在团队或者小组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目标,有着明确的目标任务的互助性学习。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对引导小组形和与明确组员工作分配。其次,具体课堂操作中要选择有效课堂教学空间,并明确组员角色。最后,明确在教学组织中教师是一个直接参与者、策划者、组织者、执行者和设计者。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引导下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
内容摘要:革命题材选文是新中国以来语文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革命题材选文为研究对象,以现行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案例,探求革命题材选文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情况,通过对革命题材选文情况的分析,试图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革命题材选文提出些许建议,以便此类题材选文在教科书中发挥更大的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 革命题材 选文研究 革命题材选文是新中国以来语文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革命题
次仁罗布是中国当下文坛上一位有着多方言说价值的优秀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既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蕴含着超越地域、超越民族文化范畴的普遍性审美内涵;他的作品既潜藏着关怀现实生命和揭示存在境遇的社会底蕴,也拥有超验性的形而上品格;他的艺术精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散发着现代主义讲究叙述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形式意味。可以说,次仁罗布是一个把艺术表现手法、地域文化因素和艺术超越性追求融汇结合得比较完美的机智型作家。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一项方针,主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奋斗。从这项报告中可以看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一直是我们所奋斗的目标,也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从小的方面来说,促进高校的和谐教学环境也是重要的,因为社会上人才的输出客体是所有的高校,高校构建了和谐的校园环境,那么促进和谐的社会就比较容易。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和谐校园,我们必须对高校的人事管理进行深入的探析。
内容摘要: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具有“平淡入妙”的艺术特色,体现在诗歌创作中,主要表现在:疏朗萧散,似淡实腴;同质相叠,清绝一代;构思不凡,笔细如尘;结句超迈,余味无穷。而构建孟浩然诗歌“清绝”“妙绝”特质的这些表现需要我们在文本中细细品读。 关键词: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平淡入妙 文本 解读  山水田园诗在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大家辈出。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的大家,其诗独具风味。王士源在
夜色笼罩着诗意的空间  烟雾摇曳着梦幻的旋律  心扉浸泡在往事的海子里  那个季节  贫瘠的高原不生长蓝田玉  即使有一尾美人鱼侥幸游进高原  也会因营养不良高寒缺氧而夭折  从此,女儿国的信息  便只能在高原男人  度日如年的守望中,快递  一天,地老天荒的寂寞竟然发了芽  一个女子诠释了王昭君的情怀  花木兰般扑进高原的怀抱  誓要开成高原男人心中的雪莲  七尺男儿被感动得泪流满腮  越过目光
在那曲4700米的高原  风再往时间的上游吹一吹  就是苍茫旷阔的雪原  仿佛一夜之间  从雪原苍茫的深處突然长出  一棵又一棵银色的树  那不是树呵  那是一座一座树一样的输电塔  站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时间追着日月在延伸  追着时间一条条银线在延伸  它却站着岿然不动  那一棵一棵银色的树  肩负着给西藏送去光明的使命  责任编辑:子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