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教学策略,对学生而言,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作用主要是增进生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够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能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愉快作业 作业评价 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学段和授课类型灵活选用教学策略。我在各个学段的美术课中运用了这种策略,效果令人满意。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恰当运用“合作学习”?
一、选择不同学段开展“合作学习”
不同学段的孩子身心发展有所不同,他们的能力也有差异,因而“合作学习”的开展必须顾及到学生的学段特性,做到有序。
1.低段教师要导,引学生的合作于无形中。低段的美术课应选择一些活泼的方式启发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觉得在低段实施“合作学习”时在选择的方式上要慎重,教师正确的指导思想很重要。我的做法是首先确立小组,其次划分成员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小组组长采用轮换制,切实体会到统领团队的责任之重。在选择内容时,我一般考虑两个问题:①学生对于这个话题是否有话可说;②这个话题是否具有讨论的价值,即是否具有教育性。
2.中段教师要引,让学生的合作于“正道”中。与低段学生相比,中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进步,他们对事物已具有一定的评判能力,思维更为发散,其表现就是答题思路开阔了许多。但是症结在于此学段的孩子好动,容易开小差,回答问题时抓不到要害。因此,对于此学段学生的教育,教师要引出方向,对课堂氛围的控制要做到收放自如。
教学“照猫画虎”时,我先让小组成员集体完成:“猫和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猫身上加画什么像老虎?”“猫身上加画什么像狮、像豹?”等问题,然后由小组长汇报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学生在我播放的欢快乐曲中作画。在下课时,一幅幅形态各异,由猫改变的老虎、豹、狮子诞生了,就像走进了动物园。看着同学们愉快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我心里也很开心。由此可见,要在中段学生中开好合作学习的课,教师必须提炼出精准的关键词、句,让学生能顺着这些线索觅得答案。
3.高段教师要放,让学生的合作于创想中。高段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大胆放手,让小组通过自学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废弃物造型》一课时,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变废为宝”,巧妙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一个有趣、新颖的造型作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先组织学生参观或欣赏完各种“变废为宝”的造型后小组讨论,进行集体自学、集体创作,我稍加指点。接下来,每组展示各自成果,选个代表阐述本组的设计思路、设计目的。同学们在短短的40分钟内,不仅创作出“变废为宝”的作品,而且还锻炼了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二、根据课型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根据一定的课型进行。我从绘画课和手工课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绘画课。教学《水墨游戏》一课,由教师授课和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比较好,因为水墨线条多变和墨色的层次分明,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多次练习才会感受到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和美感。
2.手工课。《瓶子变个样》这一课涉及到装饰的一系列环节,考虑到学生独自完成这项任务困难较大,因此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各小组进行讨论,确立设计目标和改造方法,然后明确组员职责,共同改造,最后各组轮流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抓住重点开展合作学习
学起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人们思想的产物,也是思想的原动力。在问题面前能够孜孜以求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前提。合作学习需要针对适宜的问题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得把握住教材的重点,授课时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质疑。质疑是学生反思的一个体现,它也能促进教师反思,升华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提出的常识性提问,教师可以放手给其他学生解答,而对于能够反映共性的问题,教师可组织讨论,启发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可以正向分析,也可以用逆向思维,反证法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判断并给予评价。
教学《适合纹样》一课时,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纹样的实物和图片。在课堂上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适合纹样和一般的纹样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适合纹样?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适合纹样?教师进一步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适合纹样设计有哪些类型,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纹样该怎样设计?它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适合在哪些地方装饰?再引导学生自主筛选出本课的重点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自主质疑、自主筛选,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心中的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兴趣、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让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小组其他成员负责,为小组团体的荣誉负责,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将得到提高。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愉快作业 作业评价 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学段和授课类型灵活选用教学策略。我在各个学段的美术课中运用了这种策略,效果令人满意。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恰当运用“合作学习”?
一、选择不同学段开展“合作学习”
不同学段的孩子身心发展有所不同,他们的能力也有差异,因而“合作学习”的开展必须顾及到学生的学段特性,做到有序。
1.低段教师要导,引学生的合作于无形中。低段的美术课应选择一些活泼的方式启发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觉得在低段实施“合作学习”时在选择的方式上要慎重,教师正确的指导思想很重要。我的做法是首先确立小组,其次划分成员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小组组长采用轮换制,切实体会到统领团队的责任之重。在选择内容时,我一般考虑两个问题:①学生对于这个话题是否有话可说;②这个话题是否具有讨论的价值,即是否具有教育性。
2.中段教师要引,让学生的合作于“正道”中。与低段学生相比,中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进步,他们对事物已具有一定的评判能力,思维更为发散,其表现就是答题思路开阔了许多。但是症结在于此学段的孩子好动,容易开小差,回答问题时抓不到要害。因此,对于此学段学生的教育,教师要引出方向,对课堂氛围的控制要做到收放自如。
教学“照猫画虎”时,我先让小组成员集体完成:“猫和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猫身上加画什么像老虎?”“猫身上加画什么像狮、像豹?”等问题,然后由小组长汇报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学生在我播放的欢快乐曲中作画。在下课时,一幅幅形态各异,由猫改变的老虎、豹、狮子诞生了,就像走进了动物园。看着同学们愉快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我心里也很开心。由此可见,要在中段学生中开好合作学习的课,教师必须提炼出精准的关键词、句,让学生能顺着这些线索觅得答案。
3.高段教师要放,让学生的合作于创想中。高段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大胆放手,让小组通过自学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废弃物造型》一课时,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变废为宝”,巧妙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一个有趣、新颖的造型作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先组织学生参观或欣赏完各种“变废为宝”的造型后小组讨论,进行集体自学、集体创作,我稍加指点。接下来,每组展示各自成果,选个代表阐述本组的设计思路、设计目的。同学们在短短的40分钟内,不仅创作出“变废为宝”的作品,而且还锻炼了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二、根据课型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根据一定的课型进行。我从绘画课和手工课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绘画课。教学《水墨游戏》一课,由教师授课和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比较好,因为水墨线条多变和墨色的层次分明,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多次练习才会感受到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和美感。
2.手工课。《瓶子变个样》这一课涉及到装饰的一系列环节,考虑到学生独自完成这项任务困难较大,因此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各小组进行讨论,确立设计目标和改造方法,然后明确组员职责,共同改造,最后各组轮流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抓住重点开展合作学习
学起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人们思想的产物,也是思想的原动力。在问题面前能够孜孜以求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前提。合作学习需要针对适宜的问题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得把握住教材的重点,授课时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质疑。质疑是学生反思的一个体现,它也能促进教师反思,升华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提出的常识性提问,教师可以放手给其他学生解答,而对于能够反映共性的问题,教师可组织讨论,启发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可以正向分析,也可以用逆向思维,反证法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判断并给予评价。
教学《适合纹样》一课时,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纹样的实物和图片。在课堂上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适合纹样和一般的纹样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适合纹样?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适合纹样?教师进一步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适合纹样设计有哪些类型,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纹样该怎样设计?它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适合在哪些地方装饰?再引导学生自主筛选出本课的重点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自主质疑、自主筛选,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心中的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兴趣、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让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小组其他成员负责,为小组团体的荣誉负责,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