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我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根据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1.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要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
  3.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摒弃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在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路径,敢于质疑发问、想像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4.在计算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滨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1我把简单易学的电脑图片处理软件和传统的摄影相结合,开设电脑摄影课外兴趣小组,把电脑引入摄影的后期制作,对照片进行再加工。结果学生创作出了生动活泼的电脑作品,有的能把自己的照片处理成明星照,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4.2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扩大了学习、讨论和交流的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信息化社会生存的手段。学生还在家里和家长一起浏览学校的主页,或用电子邮件写信。许多同学还教会家里的老人上网,给他们远方的亲友发去电子邮件。
  5.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如在讲授Windows XP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他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近年来,我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6.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当今社会更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现今的教学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一位一生行善无数的基督教徒临终前对天使说:“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来没见过天堂与地狱的什么样子?在我死之前,
期刊
【摘要】汉语是帮助学生在获得汉语知识的基础上培育学生逐步掌握汉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同时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形成止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小学正处于汉语学习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有针对地开展汉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对以后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汉语教学  汉语是帮助学生在获得汉语知识的基础上培育学生
期刊
【摘要】绊脚石是石头,垫脚石也是石头,同样都是石头,为什么分绊、垫呢?原因在于人,在于它的用场不一样。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你用怎样的心态来看。同样的问题,可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成为你前进的阻力。  【关键词】绊脚石垫脚石感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无可厚非地把老师比作了春蚕与蜡炬,可我却认为:教师应该也是一个舵手,在航行中不断地积累掌舵经验,直至成为一个优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从基础知识着手,精选习题,进行优化组合,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精选习题指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既能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也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加强知识间的联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人生的起航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行为准则形成的关键时期。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德育教育培养  从2001年起,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
期刊
【摘要】自信心是成功路上的动力和基石,也是人生不可缺的动力。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进孩子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培养鼓励快乐  在大众人的眼里都认为一名幼师只要把孩子看好陪着玩好吃好就行,幼儿在幼儿园不需要学什么东西,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相反作为一名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本领,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并用这种人格和心
期刊
【摘要】小小地图,是地理课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教有所依,学有所据,能使教的形象,学的生动;能使教的概括,学的具体。  【关键词】地理教学认识地图教学效果  历史课要使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地理课要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而地图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含了大量的显性和阴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
期刊
【摘要】以往的练习教学我们一般采用就题解题的模式,使练习在枯燥的数学课上,显得特别单调、乏味。在《圆》的复习课上,我们打破就题解题的一贯模式,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并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数学问题,收到了一般的数学复习课所得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解题模式  练习在小学数学中占有举足
期刊
【摘要】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县级职业高中如何走特色发展之路?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本校和山区县职业高中的实际,认为构建“三大”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质量人才培养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提出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工作、学习和交往中应当扮演好的13种角色,以及扮演这些角色应当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角色心理素质  班主任是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级的整体精神风貌,深刻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好班级时必须要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