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关键技术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hi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框架橋下穿既有铁路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是顶进法,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营业线的正常运营,也要保证框架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以下对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下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05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与铁路交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因此,有施工工期短、施工中不停车、不断交通的下穿铁路顶进桥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顶进桥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施工人员不仅要严格控制施工工序,还要确保每一项施工环节都能够按照施工设计进行,力求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1后背结构施工
  后背是为顶推提供反力平衡的结构,一般由后背桩和后背梁组成,后背桩后方为自然填土,必要时做换填处理,以保证顶进施工时产生的后坐力。后背桩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入土深度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7m;后背梁设置在后背桩前面,采用7m厚钢筋混凝土条形结构,宽度不小于1m,入土深度不小于1m,地面以上部分不小于1m。
  2水平控制
  在顶进过程中,框架桥的扎头通常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对顶进桥施工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造成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底板设置时,首先需要在底板前1m处设置船头坡;其次,若在顶进过程中箱体产生了扎头情况,就要加强箱体前端的吃土深度,不断加强箱体的顶力作用,进而产生抬头力矩,对扎头情况进行控制;最后,要预先准备碎石、水泥等材料,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软土或土层承载能力不足等情况,应及时使用施工材料对土层进行处理,防止出现因土层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的箱体不均匀沉降问题。若在入土作业过程中,箱体出现抬头问题,作业人员可以适当地降低底板的吃土深度,并通过加大抬头位置的重量来对箱体的入土水平情况进行控制。
  3路基防护桩、基坑围护桩、支撑桩、抗移桩施工
  (1)路基防护桩:设置在框架桥就位以后路肩的四角,采用钻孔灌注桩,目的是为防止顶进过程中铁路路基发生塌方,影响行车安全。(2)基坑围护桩:主要用于地质情况不良,或由于周围建筑物影响不宜放坡开挖框构预制基坑时,防止基坑坍塌,在基坑四周设置钻孔灌注桩。另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需在基坑围护桩外侧施工止水帷幕桩,并配合井点降水。(3)支撑桩:顶进过程中,防止前方路基塌方影响线路稳定,保证行车安全,在线路外侧、顶进前方设置支撑桩。(4)抗移桩:顶进过程中防止线路随框架桥顶进发生横移,在线路外侧、顶进前端设置钻孔灌注桩。
  4框架桥预制
  设计采用(6.0+16.0+6.0)mC40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全长为19.0横延米(斜长),全宽为33.2/cos8°延米,框架中孔16.0m框架顶板厚100cm,底板厚130cm,边墙厚130cm,通行机动车,双向四车道;两边孔6.0m框架顶板厚60cm,底板厚70cm,边墙厚60cm,框架内3.5m宽为非机动车道,2.5m宽为人行道。框架桥之间净距10cm,顶进到位后内填M10水泥砂浆,外填塞沥青木板。框构钢筋采用钢筋加工场加工运往现场安装,混凝土采用模筑混凝土施工,底板、边墙模板采用对拉螺杆和支架定位,顶板模板采用满堂支架定位,混凝土采用天泵输送到位,混凝土机械分层捣固。预制框构时其底板前端50cm范围内作1:20的船头坡,船头坡在底板砼灌筑前用土坯制成,防止顶进时出现“扎头”现象。框架桥预制的施工程序:邻近营业线施工许可手续办理→安装底板模板→绑扎底板钢筋→灌筑底板砼→养护→安装侧墙内模→绑扎侧墙钢筋→安装侧墙外模→灌筑侧墙砼→养护→安装顶板内模→绑扎顶板钢筋→灌筑顶板砼→养护→拆模→施作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
  5顶进和挖土
  在施工过程中,顶进挖土通过挖掘机进行,并且在掘进中2个箱体同时进行。进行顶进作业时,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不进行土方挖掘作业。在土方挖掘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及时检测土层的强度情况,根据设计的强度需求适当的更改挖掘方式。在顶进过程中,监理及其他管理人员要随时对施工人员的顶进情况进行管理和检查,确保顶进效果。
  结束语
  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顶进工程只有通过周密细心的设计,施工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精心策划,编制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施工方案与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执行、均衡有序、动态管理、科学监测,妥善处理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确保铁路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工程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朱灵敏.道路下穿既有铁路箱形框架桥顶进法施工技术[J].门窗,2019(22):147-148.
  [2]许文杰.云湛高速下穿铁路框架桥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J].交通世界,2019(23):112-114.
  [3]卢顶明.铁路既有线下软土地基框架桥顶进施工技术[J].建筑,2018(10):78-79.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古诗词应在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学习。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加强古诗词和生活的联系”“将传统节日与古诗词结合”三方面出发,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生活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40  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初中古诗词教学不仅要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中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日益改革,化学学科也是如此。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巨大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讲解知识转变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动力,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创设;要点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36  一、 问题情境在
期刊
中图分類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03  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融入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很有必要。生态文明理念不仅和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有紧密关联,培养与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也会加深学生对于课本中很多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渗透对于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方法和切入点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基于课本知识内容,灵活的进行教学的发散与延伸,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过程和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对初中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学情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当前学生学习過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一个文学类的学科,在进行立德樹人教育上存在着一定的相通性。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素材中也会出现有关德育教育相关的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基于此,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31  引言  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
期刊
摘要: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对于那些较为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物理知识,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来开展,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此外分組实验在课堂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互动能力,进而提高班级物理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常常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那么这个时候教师进行教学,学生也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知识点也并不会很好的被记忆。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因此采用信息技术融合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有效的引领了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开展数学的学习。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和总结,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十足的生机,助力了教师教学效率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需要多多关注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多多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教学,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体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体育课程在当前初中教育工作开展当中显得更加的重要。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均衡的考量,不仅要求学习多项体育技能,还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内心。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采取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游戏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体育课程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趣味性教学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
期刊
摘要:数学这门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育当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需要积极的采用各种方式去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本篇文章就是以小学中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而展开讨论和分析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