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類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003
  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融入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很有必要。生态文明理念不仅和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有紧密关联,培养与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也会加深学生对于课本中很多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渗透对于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方法和切入点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基于课本知识内容,灵活的进行教学的发散与延伸,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实施活动。让生态文明教育的功效更好的得到发挥,学生能力素养的锻炼也会更为充分。
  一、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素材
  首先,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与利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素材,这是有效渗透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依托。高中地理课程的编排中,很多内容都能够看到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彰显,这也是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加强对于这些素材的挖掘利用的原因。教师只有首先从课本内容出发,透过对于课本中这些关联内容与知识点展开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够基本形成,这样才可以为后续教学的不断深入打下好的基础。此外,教师在引入一些教学活动,或者是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时,也可以相应体现出活动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关联,并且在活动的建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只有从多方面进行有效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才能更好的达成,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学科素养也会很好的得到强化。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这一理念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得到彰显。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提出“低碳生活”、“和谐城市”的概念,这个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教师在结合这部分内容展开生态文明教育时,若与教材中“可持续发展”及“环境地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还要注意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取多元化的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同时降低教学的抽象性。教师要首先对于教材中的相应素材和内容加以充分利用,合理的组织与构建课堂,让学生的理论根基更为扎实。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才会有良好的实施依托,学生的能力素养的培养也会更好的实现。
  二、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功效
  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还可以以一些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依托,这会让学生对于这个观念的理解与认知更加深入全面,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于学过的知识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认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深刻。教师应当多给学生组织一些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中来更有效的体会课本中谈到的很多内容或者主题,让学生有更加立体的学习感受。在以这样的方式推进知识教学时,需要教师前期有相对充裕的教学准备。教师首先要研究课题,搜寻与挖掘和教学主题相关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要考察活动的可行性,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掌握状况,基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的主题,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推行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感受。
  有很多适合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查。老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查,带领他们走进真实的大自然,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关系的认识。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能源调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途径去收集各类数据、信息,并总结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以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又会带来什么影响。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更能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这些主题明确,研究内容清晰的生态实践活动,可以很好的为知识的教学带来辅助与依托,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上能够起到显著效果。
  三、加强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加强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这同样是对于学生展开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种有效体现形式。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家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对于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造成原因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与思考。这些都可以成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依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有更深的关注,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可以结合一些典型环境问题来加强对于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以这种灵活的形式渗透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这会让课程教学的重心得到良好体现,对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目标也可以更好的达成。
  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受到社会热议的环境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比如,让学生思考是什么问题导致沙尘暴的出现,又能怎样防止沙城暴出现。同学们带着感受去思考,去探求答案,把切身的生活体验与环境变化联系起来,不仅加深了大家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还更好地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生活中类似的材料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带着观察的眼睛、思考的头脑去发现、探寻,就能够搜寻到大量值得探索与分析的题材,学生不仅会产生更深入的课程学习体验,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也会得到强化。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直观的路径。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富有美感,还饱含深意。小学阶段开设美术课程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抽象与直观之间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在色彩的碰撞与交融之间感受文化彰显的不同魅力。除了观察美的存在,更能在课堂上体验美的价值。小学美术教学在无形之中渗透美育,是学生在学习压力中的片刻静谧。大数据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状况相较于从前有很大
期刊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初中生化学学习效果的提升非常重要。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应当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化学实验能力反映着初中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及其化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有效培养。基于此,以下对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中图
期刊
摘要: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老师要明确英语的教学目标,根据英语新课程标準的要求,改进英语教学模式。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以应试为目标,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样的教学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不能让小学生得到有效锻炼、提高。因此,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完善。基于此,对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它不仅要打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教师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正确的思维习惯传递给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予以帮助。互动性教学提供了师生交流的桥梁,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学生积极性也会明显的提高。基于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思考与实施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的启蒙阶段,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起点。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也一定要准备好这一步,保证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37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认识各种各样的事物,方法有很多,他们可以通过听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要紧扣核心素养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促进语文教学提质增效。在此,本文从“丰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结合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挖掘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传承功能”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英语是现在为止使用区域最广的一门语言,学好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意味着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发展。想要学好英语,在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就需要对它产生兴趣,不能厌烦它。就现在来说,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小学,因此,在小学进行英语绘本阅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此,对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中绘本的引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绘本阅读;有效方法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呈现方式灵活,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在实施有效教学时,应注重学具的有效合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训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低年级利用学具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具;构建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3
期刊
摘要:初中古诗词应在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学习。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加强古诗词和生活的联系”“将传统节日与古诗词结合”三方面出发,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生活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40  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初中古诗词教学不仅要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中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日益改革,化学学科也是如此。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巨大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讲解知识转变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动力,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创设;要点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036  一、 问题情境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