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扎:围绕“藏”来创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3岁,大学在校生、科技公司创始人,两种迥然不同的身份,叠加在留着飞机头、戴雷朋墨镜的藏族小伙子身上。他是珠扎,6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藏语里,“珠扎”的意寓是“鸣声震四方”。康巴藏族以善于经商和盛产帅哥闻名,珠扎二者皆占。
  “我是一个特别能搞的人,家里也比较支持。我觉得,创业最重要的是想到就去做。”珠扎说。这样的性格赋予了他成为创客的最需要的激情和行动力,他勇往直前。
  2015年10月21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现场,身穿藏服的珠扎格外引人注目。他还记得,一位领导视察双创活动经过云使科技公司展位时对他说:“我知道你们的项目,项目很好,希望你带领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年创新创业!”这让珠扎倍感自豪,他说:“没想到我们的创业被推到了国家层面,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服务民族地区是我们创业的目的,少数民族青年一样可以在科技领域创业。”
  2013年,互联网创业兴起,珠扎心中的科技创业之火被点燃。市场上手机没有藏文输入功能,珠扎想要研发一种容易下载、便于安装、词库覆盖率较大、可绑定登陆账号的多功能跨平台的手机藏文输入法,填补市场空白。
  想法实践起来不容易,不少朋友劝他放弃。作为家中幼子,珠扎以往总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可这次父母也提出了反对意见:要创业不反对,实实在在地开个火锅店多好,数字创新是什么?
  面对质疑和困难,珠扎决定放手一搏。为解决研发技术人才缺乏的难题,他计划筹建一个科技型公司,招聘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人来搞开发。随着久美多杰、薛泓等团队骨干的先后加入,2014年,团队入驻成都高新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并注册成立“四川云使绿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团队成员一年的努力,他们成功研制出云使智能藏文输入法1.0版本——吞弥智能藏文输入法。如今,这一软件可以在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三大手机应用平台使用。从云使研制的第一个软件云使智能藏文输入法,到“云使指南”这一基于大数据藏汉语言全息交互服务平台,智能藏文输入法使国产手机告别了无法进行藏文输入的历史。“云使指南”集WEB、移动端等不同终端为一体,进行免费在线翻译、在线语音翻译、线下文稿翻译、语言学习空中课堂等语言交互服务,为政府、医疗、学校等机构提供相关业务服务。
  2015年7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年APP大赛总决赛落幕。珠扎的团队开发的“藏医好大夫”APP,在全国31个省级赛区、共5562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应用类APP设计三等奖。这是西部11省(市、区)唯一获奖的项目,也是全国首支获奖的少数民族科技创新团队。这款可以寻找藏医藏药、纯公益全免费的手机APP还未上线时,就被风险投资家估值超过5000万元。
  此前珠扎团队调研发现,目前,藏药在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大,但消费者面临不知道上哪儿买药的尴尬。在他们开发的“藏医好大夫”APP主界面,有藏药、藏医院、诊所、小偏方等六个主要板块。前三个板块,解决“靠谱”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APP的知名度、实现APP提供的六大功能,珠扎与西藏一家公益机构在西藏和四省藏区开展了“寻找藏医好大夫”的公益活动。
  除了个人的创业梦想,来自西藏雪域的珠扎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藏族同胞过上更好的生活。在他看来,家乡自然资源丰富,通过科技让纯净的绿色产品走出去,也让新技术、新理念走进来,未来一定会有大发展。“云使”就是桥梁把两者连接起来,解决市场需求,服务家乡发展。
  珠扎有着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希望自己像祥云使者一样,通过技术助推藏区发展、百姓致富,比如用“藏药好大夫”帮助人们医疗看病,用“高原之星”帮助公务活动,用“藏语翻译官”帮助语言交互,用“西藏U客”帮助旅游……通过这些应用,让藏族老百姓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早日达到小康水平。
  不仅如此,云使科技也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小缩影,团队有32名成员,覆盖5个民族。对于少数民族创业的艰辛,珠扎深有体会。“全国有将近6000万少数民族青年,这些青年的未来,必然将对地方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珠扎笑言自己不是个特别聪明的人,但喜欢拼搏且性格好。他爱踢足球,中学踢前锋,敢拼、执行力强,大学改踢后卫,组织团队进攻,更觉团队合作的更要性。现在他正与西藏自治区团省委合作,打造西藏青年创客云服务平台,带动、服务藏区青年创业。他相信,做创客,任何一个青年只要迈出了这步,愿意去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问:你在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在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并在他们的陪伴下完了一次一次的创业.
  问:在大学哪个阶段,你对自己的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答:大二时,开始通过社团活动参与到创新项目的交流活动,发现自己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很多,觉得应该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创新实践为自己的家乡服务。
  问: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你不仅在学校是佼佼者,还从全国优秀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你认为自己是如何胜出的?
  答:这个我真没有想过,而且获得这次提名也是一个意外惊喜,感谢学校和主办方的认可。
  问:进入大学后,你是否有过做最艰难选择的时候?
  答:我遇到的最艰难的选择就是:是像很多同学一样过轻松安逸的生活,还是走一条忙碌奋斗的创新创业的道路。最后,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再加上看到很多优秀的大学生都在通过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很艰辛但是很有意义,所以还是选择像蜜蜂一样忙碌奋斗,虽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成功与否,最起码不枉青春奋斗过一把。
  问:你的爱好有哪些?你是如何平衡学习、社工(社团活动、学生活动)和自己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的?
  答:我喜欢足球,喜欢为了一个目标去奋斗的感觉。在学习和生活、个人兴趣爱好之间我个人认为学生还是必须要学习为先,再次是围绕兴趣实现学习的实践,只要把握好节奏,它们并不冲突,反而有互助作用。
  问:你在大学时期有后悔或者遗憾的事情吗?
  答:最遗憾的是没有能很好地学习一门外语。以前自己认为会藏语,还会汉语,其他的外语并不重要了。但是,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时,接触到很多国外朋友和国际先进知识,不能第一手的获取和交流使得学习应用变得很吃力。
  问:离开大学校园前最想做的/一定会做的是什么?
  答:离开大学前想出国一次,真正的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尤其是国外的科技发展的考察。
  问:压力大的时候会做什么?
  答:压力大的时候去踢场足球,酣畅的流汗,在球场上像骏马一样狂奔,一切压力烟消云散。
  问:用三个形容词形容自己。
  答:勇敢,向上,向善。具体来说,就是像雪豹一样的勇敢,向上发展,向善行事。
其他文献
“大三下都开学了,你想好你的方向了么?”  “我?”一声长吁。算是想好了吧,以考研为短期目标,成为“三跨”(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考生中的一员。在暗自对自己说的同时,心里又布满疑问与心慌。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就业方向:影视行业。又结合自己的经济学专业,可以走管理类。结合自己的文案专长,可以选偏策划类。离开东北,离家近一点,选择娱乐文化产业发达地区,于是,成了“三跨”。  本来,考研的壓力并不大,
校史馆门旁的神秘文字  第一次路过北京交通大学校史馆时,我就注意到校史馆厚重的大门两侧,以浮雕的形式刻出了一个个工整有力的文字。我试着读了几句,都是只言片语,不能成章,这些文字出自何处?谁写的?网络时代,找资料应该不难,我上网查百度、知乎、校园论坛……却一无所获。沮丧之余,我忽然想到,既然它们出现在校史馆,就该从那里找答案呀。  转上通往校史馆二楼的阶梯,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几块展板,介绍北交大创建
我是一名985高校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三学生,2015年暑假,我和王皓伟、于晓静、张夜一起在距离学校二十几分钟路程的城中村办了一个补习班。办班一方面是为了赚点钱,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社会实践经历,毕竟离大四找工作的日子不远了。  虽然行动得有些晚,7月初中小学生已经放假,但是我们把大学附近几个城中村的孩子为目标群体,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效果还不错,招到了35个学生。为了方便学生,我们跟村里一户爷
后来才发现自己真的错了,遇到喜欢的人的时候,就是想全心全意对他好,就是要買最贵的,爱一个人就是想把最好的给他,想他从头到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被我占据。回顾2016年的账单,满眼都是给男朋友买的东西,这其中有一笔我认为最值得。当时我们还没有真正在一起,我从第一眼看见他就有心动的感觉,奉若“男神”,还坚定地认为他也会对我有好感。得知他喜欢音乐,特别喜欢弹钢琴,竟然不自量力地冒出个想法,不如买架钢琴送
去学校报道的第一天,还算气派的报告厅里熙熙攘攘挤满各种皮肤颜色的新生,我坐在前排靠右的位置,手里拿着满满一沓学生需知和宣传手册。我的法语并不算太过关,事实上很不过关。当初报考商学院也有在这里能接受英语授课的原因在,然而眼下的开学典礼为了照顾大多数法语授课的新生,却是法语进行的。我尴尬地看着台上人嘴皮翻飞,试图捕捉里面可能熟悉的词汇或是听得懂的笑话。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一切都在我心跳
2018年9月,我前往素有“京津冀百年地标”之称的河北工业大学采访北辰新校区图书馆,进了校门第一眼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多边形的红砖建筑。  河北工业大学新校区的图书馆号称亚洲最大的水上图书馆,其四周环水,远处望去好似浮在水面上。  “水上图书馆”:河北工业大学新校区  ——北辰校区图书馆  看到河工大新校区的图书馆,我不禁想起,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所采访报道的十几所京津冀地区高校新校区里,确有一批外型独
编者按:收到颜瑾同学写信本专栏的稿后,我主动要求加了她的微信,除了被她的故事和文字感动,更想看着她成长、幸福。生活  中,她阳光,爱打篮球,爱笑。  母亲和弟弟离开  1992年,父亲和母亲结婚。五年后,母亲生下了我,是个女儿。母亲身体不好,两年后,母亲再次怀孕,依旧是个女儿,父亲说打掉,母亲舍不得。生下妹妹以后,父亲瞒着母亲偷偷将妹妹送人。母亲知道后,哭了好久,也好久没和父亲说一句话。奶奶执意要
买个苹果手机,他错了吗?  “我的父亲是一个矿工。”石头经常用这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家庭。  石头来自陕西偏远的农村,父母的观念就是老一辈乡下人根深蒂固的“只要孩子上了大学,就会有出息”,自然而然地,他们把供孩子上大学作为生活最主要的动力,简单而淳朴。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每个月都会打一千左右的生活费,和身边其他的同学差不多,但我知道家里的情况,知道这一千块钱的代价是什么,所以我才申报了贫困生。”当
中国人友好吗?他们会不会盯着看我因为我的肤色跟他们不一样?……带着这些问题,2001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离开了我的家乡,到了上海。  我还记得飞机落地后, 我对上海的第一个印象:马路上的牛啊、猴子啊,都去哪儿了?印度马路又乱又脏,雪上加霜的是还有好多流浪动物在马路上安家。但是在上海,马路上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感觉非常舒服。不过也有一些方面让我不适应,比如,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吃没有味道的馒头?饭
我刚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回忆自己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涯,我自认为有一个爱好:听课。  一对一VIP服务 扎实,对我的科研也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精彩的研究生专业课,学院还开设了很多  上大学时,虽然课程安排的比较满,我还是会尽 非常经典的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比如顾祥林老师  量去旁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公选课。2010年,我从合 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和朱慈勉老师的《结构力  肥工业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