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三毕业生焦虑心理的调适初探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floodfo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正确的教育、引导能使他们健康成长。然而农村中学毕业生往往由于父辈望子成龙的压力,加上毕业前紧张的生活、激烈的竞争,单一重复的生活节奏,考试期间的酷暑,打工潮等原因,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心理,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因此要更好地进行初三教育活动,使学生尽快消除焦虑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针对学生的考试压力过大的情况,进行成才观的教育。
  
  正确引导,树立目标,培养信心,进行成长观教育。“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才必有用”。用现代落第、成才的实例讲道理,使学生解除过分沉重的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消除紧张情绪,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同时给予学法指导,创造成功的机会。如:短期培训班诸如理发、美容、缝纫等,长期如中等教育中各项技工学校等等。这样可缓解他们的压力,增强自信心,从而逐步走向健康的发展。
  
  2.针对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提高心理素质。
  
  (1)心理疲劳往往与身体健康、身体素质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初三学习紧张,但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不能放松。除每天两课、两操外,下午第三节还组织学生围绕操场跑三圈,并定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加强卫生管理,及时防治各种疾病。
  (2)严格掌握作息时间,把学习生活纳入计划的轨道,每天学习时间控制在8-10小时左右,提高学习效率,杜绝疲劳作战。
  (3)注重身心调适,努力创造愉悦的环境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张有弛,教导学生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更好地学习。
  
  3.针对学生的厌倦情绪,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排除畏惧,顽强拼搏,努力学习,使之成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丰富多彩,其厌倦情绪就会越少。如果让学生时刻有所期待,有所希望,有所追求的话,那么其大脑皮层上就会不断地产生一个个兴奋中心,就不容易产生厌烦感。为此,作为老师就应该努力使课堂教学幽默化、兴趣化,有探索性,使每个学生把学习当乐趣,挖掘其潜能,让他们感到有希望,有奔头,焦虑心理自然就会消减。
  
  4.针对学生的挫折感,克服自卑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作为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力抹掉学生头脑里“失败的记录”,让他们不要总是念念不忘过去的失败,不要害怕失败,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多做准备。要有充分的自信心,才能打消自卑感,勇敢直前。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契机,让他们相信自己有成才的能力。
  另外,消除学习的焦虑心理,还应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如下品质最受学生赞赏:有民主合作的态度;对人和蔼、关心;有耐心,兴趣广泛:有讨人喜欢的风度仪表;公正无私;有幽默感;性情温和;对学生关心的问题感兴趣;喜欢鼓励和表扬学生;对讲授某一科目特别精通等。
  总之,为了使农村初三毕业生在学习上尽快消除焦虑心理,教师的内心必须充满爱与责任,无私与慨慷,正直与宽容,用奉献的精神去厚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作为教育者,不能只停留在讲空洞的大道理上,而作为语文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而是将教学重
介绍了一种核废料固化桶液压夹持装置。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核废料固化桶液压夹持装置的三维模型,基于Workbench Ansys软件进行静力学分析,获得了在额定载荷下核废料固化
<正>克劳德·莫奈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
以某型导弹吊挂结构为例,建立了以导弹吊挂的几何尺寸为设计变量,以结构完整性为约束条件,以结构重量极小化为目标的吊挂可靠性优化模型,得到了满足功能条件的最优结构. 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