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3日,冬日的北京难得放晴,重现清澈蓝天。中国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的关注者们再次聚首,在本刊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下称“报告会”)上,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标准和趋势,编制与评价,传播与应用以及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焦点议题展开了研讨。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换挡期相对应,国内社会责任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新的形态带来新的要求、更需要新的准备。社会责任报告也需要回到原点,总结优秀经验、适应新的规则、融入新的议题,在服务决策科学透明、创新沟通模式方式、提升管理效率效能等方面创新突破、再造新的源头活水。
作为对此的思考和准备,以“沟通创造价值”为主题的本届报告会的一大亮点就是发布了国内首份《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数(2009-2014)》(下称“《报告指数》 ”),对这一时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参考建议。
事实上,伴随着国内社会责任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和优化组织管理新的工具,受到了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类组织的普遍重视。
据本刊统计,截至10月31日,2014年中国各类组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达2240份,继2009年的“井喷”和2012年的快速增长后,再现高速增长态势。而迄今已走过七个年头的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也集聚了越来越多来自国内外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先锋企业,负责推进企业履责工作的实践者们,以及致力于社会责任理念创新的研究者们,正成为国内社会责任报告领域以及CSR同仁们思想碰撞、信息集散、资源分享的盛会。
首个金蜜蜂CSR报告指数揭示报告新常态
“连续五年,我们对中国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收集、分类统计、评估和研究,完成了五份整体的研究报告以及10多份专项报告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首份《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数(2009-2014)》将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新工具。” 从报告研究到国内首份报告指数,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更是基于我们对于CSR报告更深入的了解。如本刊副社长殷格非所言, “‘CSR报告指数’基于金蜜蜂历年追踪的报告并加以深化,从中可以看到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轨迹,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判国内外CSR报告的脉络和趋势,帮助企业更好发挥报告价值,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
事实上,在经过近年来井喷式的快速增长之后,国内社会责任报告近两年在发展环境、推进格局、条件和挑战方面既形成了相对成熟稳定的经验模式,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的形态。
从增长速度上,国内社会责任报告高增长的态势放缓,在报告数量增长的同时,报告整体质量也在稳步提升。近两年报告发布虽然增速会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报告指数》显示,报告处于起步级别的报告所占比重由58.1%下降到30.9%,其他各个级别的报告比重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增长结构上看,在外资企业报告发布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发现中央企业及国有企业报告发布量增长较为明显。榆与此同时,《报告指数》还发现,非企业组织发布报告数量呈现不断增长势头,2014年达到764份,超过总数的三成,逐渐成为报告增长的主力。
从增长动力上看,由监管机构要求、外部监督力量倒逼,编制社会责任报告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动追求和积极参与,成为企业加快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创新工作部主任程多生在与本刊记者的交流中表示:“《报告指数》以5年为期,以参评企业为样本,既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特色实践和社会责任信息的大数据库,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工作者和研究者们某种程度上则具有实践创新的工具库和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关注CSR报告新趋势
谈及CSR报告的新趋势,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副司长刘毓骅在主题致辞上表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生着三大转变:从“新鲜事”转变为“新常态”,从“报成绩”转变为“报规划”,将从“自己写”转变为“大家说”。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中国区总监惠宇明带来的信息是,主动披露负面信息已经逐步成为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新要求。然而,多数企业担忧相关信息的披露会有损企业形象。针对这一现象,惠宇明认为,在网络时代,企业通过回避,甚至隐瞒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可取。而应该积极地进行负面信息披露,直视危机,直视挑战,积极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企业自身透过这种披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获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和谅解,预防信任危机的爆发。”他说。
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政府将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企业以更加负责任的方式开展运营。欧洲,2014年9月29日公布的《欧盟非财务报告指令》将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列为一项强制标准,符合要求的企业最晚将于2018年开始必须按年度披露在社会、环境、员工、人权、反腐败、贿赂等议题上采取的政策、措施及绩效。“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遍观之前的各类报告倡议,更多的是如何界定公司面临的各种外部因素。如今,该指令改变了这一状况,它强调的是这些行动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CSR Sweden环境与社会治理主任Ola Lhman认为,这更是一个对公司股东的价值导向过程,将有助于营造一个推动企业履责的商业体系。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也被提上了日程。“这一定会对我们进一步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一个极大的推动,也是对CSR同仁的极大鼓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发表了他的看法。
挖掘CSR报告价值的新思维
正所谓“始于报告,不止于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的完成是新一轮工作的开始,有效的传播可以为下一步社会责任工作提供支撑。同时也可以通过传播发现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存在的缺陷以及公司管理当中存在的遗漏,从而实现报告与管理的融合。这是参加“重塑价值:CSR报告传播与应用的新思维”分论坛的嘉宾的共识。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公司社会责任高级经理娄云指出,“报告的传播,说到底,是为了获得大家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解决社会责任工作面临的问题。”然而,沟通的对象众多,他们的认知程度、偏好、了解深度等均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报告传播的策略首先要紧扣利益相关方的关注需求,并以利益相关方能够接受的形式予以呈现。根据《报告指数》的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利益相关方沟通方面具备相应的行业特色,这些具有针对性的内容更应该以利益相关方喜闻乐见的过程进行传播。
报告的编制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报告传播同样需要对内整合公司包括市场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各个业务条块现有的资源,把内部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打出传播的组合拳”,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竹笋给这个方法做出了精辟的总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4G的普及,每个人的阅读习惯、沟通交流习惯正在发生这改变。传播具体思维也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善于运用微博、微信、APP、微视频、轻应用等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实现品牌社交化、推广移动化。
探讨CSR报告评价的新标准
对于如何评价一份好的报告,业界有众多的评价标准,但是多数评估体系认为一份优秀的CSR报告应当兼具结构完整性、报告可信性、报告可读性、绩效可比性、报告创新性和内容实质性六个维度。
“社会责任报告按道理是公司实践的真实反映,就像我们常说的社会责任报告实际上不是编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没干这事编不出这报告,可信度也不高,虽然可能好看。”听了各位嘉宾在“告别短板:均衡CSR报告质量‘六大准则’”的分论坛上的讨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副所长张峻峰如是说。就六个维度的逻辑结构而言,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实质性和完整性。离开了这两点,一份报告最基本的效用就无法得到展现。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是要让投资者、监管者、其他利益相关方全面知晓企业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以及这三大效益怎么得来的。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和管理放到阳光下接受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中国铝业公司研究室副主任赵秀富作为一名长期在社会责任工作前线的CSR人,进一步强调了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一份报告兼顾了可读性、可比性和可信性,可以让利益相关方读起来觉得更加有意思。
创新性则是很多报告编制者最为头疼的事情。虽然这是工作的一个难点,但《报告指数》显示,各企业报告的创新性指数保持着平均55.3%的增长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各企业对社会责任工作和报告创新的重视程度。
“走出去”披露CSR信息的新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有1.53万家中国企业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5400家分支企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也会深刻地影响国际社会责任发展的潮流与方向。“道济天下: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论坛关注的正是这一热题。
中国石油和中国五矿作为较早的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信息披露方面也走在了前列。他们选择了在其社会报告中都披露了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还采用了发布国别报告的方式,更加系统化地梳理和提升在海外的社会责任实践。这些报告打开了企业内外部沟通的一扇窗,为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各界了解企业提供了一个新工具和渠道。
在海外,法律、政策、经济、社会环境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区域性的差异,如何适应这样的环境,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相关机构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五矿化工进口出商会发布《中国对外矿业投资社会责任指引》,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开展了许多的工作。中非卓越基金则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企业创造在非洲和当地的利益相关方达到共赢的商业模式。
展示优秀CSR报告新样本
为了发现并鼓励企业发布更加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以来,本刊连续七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征集活动,并开展“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估活动。至今,已累计评估7814份,205家企业以不同奖项走向荣誉的舞台,为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企业提供一个全面展示的专业平台,为广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4年,53份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脱颖而出,成为金蜜蜂2014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这份榜单中,我们见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也发现了众多新成员加入到发布CSR报告的行列。2014年我们特别新增了首发报告奖,以鼓励当年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佼佼者。较之前几年,“金蜜蜂2014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长青奖”上榜名单有明显增幅,共有18家企业的报告因连续三年获得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奖而获此重量级大奖。这意味着,中国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在不断增长,也有更多的企业走在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前列。
编辑|申晨 chen.shen@goldenbeechina.com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换挡期相对应,国内社会责任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新的形态带来新的要求、更需要新的准备。社会责任报告也需要回到原点,总结优秀经验、适应新的规则、融入新的议题,在服务决策科学透明、创新沟通模式方式、提升管理效率效能等方面创新突破、再造新的源头活水。
作为对此的思考和准备,以“沟通创造价值”为主题的本届报告会的一大亮点就是发布了国内首份《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数(2009-2014)》(下称“《报告指数》 ”),对这一时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参考建议。
事实上,伴随着国内社会责任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开展利益相关方沟通和优化组织管理新的工具,受到了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类组织的普遍重视。
据本刊统计,截至10月31日,2014年中国各类组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达2240份,继2009年的“井喷”和2012年的快速增长后,再现高速增长态势。而迄今已走过七个年头的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也集聚了越来越多来自国内外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先锋企业,负责推进企业履责工作的实践者们,以及致力于社会责任理念创新的研究者们,正成为国内社会责任报告领域以及CSR同仁们思想碰撞、信息集散、资源分享的盛会。
首个金蜜蜂CSR报告指数揭示报告新常态
“连续五年,我们对中国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收集、分类统计、评估和研究,完成了五份整体的研究报告以及10多份专项报告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首份《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数(2009-2014)》将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新工具。” 从报告研究到国内首份报告指数,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更是基于我们对于CSR报告更深入的了解。如本刊副社长殷格非所言, “‘CSR报告指数’基于金蜜蜂历年追踪的报告并加以深化,从中可以看到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轨迹,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判国内外CSR报告的脉络和趋势,帮助企业更好发挥报告价值,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
事实上,在经过近年来井喷式的快速增长之后,国内社会责任报告近两年在发展环境、推进格局、条件和挑战方面既形成了相对成熟稳定的经验模式,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的形态。
从增长速度上,国内社会责任报告高增长的态势放缓,在报告数量增长的同时,报告整体质量也在稳步提升。近两年报告发布虽然增速会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报告指数》显示,报告处于起步级别的报告所占比重由58.1%下降到30.9%,其他各个级别的报告比重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增长结构上看,在外资企业报告发布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发现中央企业及国有企业报告发布量增长较为明显。榆与此同时,《报告指数》还发现,非企业组织发布报告数量呈现不断增长势头,2014年达到764份,超过总数的三成,逐渐成为报告增长的主力。
从增长动力上看,由监管机构要求、外部监督力量倒逼,编制社会责任报告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动追求和积极参与,成为企业加快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创新工作部主任程多生在与本刊记者的交流中表示:“《报告指数》以5年为期,以参评企业为样本,既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特色实践和社会责任信息的大数据库,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工作者和研究者们某种程度上则具有实践创新的工具库和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关注CSR报告新趋势
谈及CSR报告的新趋势,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副司长刘毓骅在主题致辞上表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生着三大转变:从“新鲜事”转变为“新常态”,从“报成绩”转变为“报规划”,将从“自己写”转变为“大家说”。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中国区总监惠宇明带来的信息是,主动披露负面信息已经逐步成为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新要求。然而,多数企业担忧相关信息的披露会有损企业形象。针对这一现象,惠宇明认为,在网络时代,企业通过回避,甚至隐瞒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可取。而应该积极地进行负面信息披露,直视危机,直视挑战,积极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企业自身透过这种披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获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和谅解,预防信任危机的爆发。”他说。
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政府将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企业以更加负责任的方式开展运营。欧洲,2014年9月29日公布的《欧盟非财务报告指令》将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列为一项强制标准,符合要求的企业最晚将于2018年开始必须按年度披露在社会、环境、员工、人权、反腐败、贿赂等议题上采取的政策、措施及绩效。“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遍观之前的各类报告倡议,更多的是如何界定公司面临的各种外部因素。如今,该指令改变了这一状况,它强调的是这些行动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CSR Sweden环境与社会治理主任Ola Lhman认为,这更是一个对公司股东的价值导向过程,将有助于营造一个推动企业履责的商业体系。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也被提上了日程。“这一定会对我们进一步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一个极大的推动,也是对CSR同仁的极大鼓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发表了他的看法。
挖掘CSR报告价值的新思维
正所谓“始于报告,不止于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的完成是新一轮工作的开始,有效的传播可以为下一步社会责任工作提供支撑。同时也可以通过传播发现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存在的缺陷以及公司管理当中存在的遗漏,从而实现报告与管理的融合。这是参加“重塑价值:CSR报告传播与应用的新思维”分论坛的嘉宾的共识。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公司社会责任高级经理娄云指出,“报告的传播,说到底,是为了获得大家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解决社会责任工作面临的问题。”然而,沟通的对象众多,他们的认知程度、偏好、了解深度等均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报告传播的策略首先要紧扣利益相关方的关注需求,并以利益相关方能够接受的形式予以呈现。根据《报告指数》的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利益相关方沟通方面具备相应的行业特色,这些具有针对性的内容更应该以利益相关方喜闻乐见的过程进行传播。
报告的编制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报告传播同样需要对内整合公司包括市场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各个业务条块现有的资源,把内部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打出传播的组合拳”,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竹笋给这个方法做出了精辟的总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4G的普及,每个人的阅读习惯、沟通交流习惯正在发生这改变。传播具体思维也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善于运用微博、微信、APP、微视频、轻应用等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实现品牌社交化、推广移动化。
探讨CSR报告评价的新标准
对于如何评价一份好的报告,业界有众多的评价标准,但是多数评估体系认为一份优秀的CSR报告应当兼具结构完整性、报告可信性、报告可读性、绩效可比性、报告创新性和内容实质性六个维度。
“社会责任报告按道理是公司实践的真实反映,就像我们常说的社会责任报告实际上不是编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没干这事编不出这报告,可信度也不高,虽然可能好看。”听了各位嘉宾在“告别短板:均衡CSR报告质量‘六大准则’”的分论坛上的讨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副所长张峻峰如是说。就六个维度的逻辑结构而言,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实质性和完整性。离开了这两点,一份报告最基本的效用就无法得到展现。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是要让投资者、监管者、其他利益相关方全面知晓企业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以及这三大效益怎么得来的。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和管理放到阳光下接受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中国铝业公司研究室副主任赵秀富作为一名长期在社会责任工作前线的CSR人,进一步强调了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一份报告兼顾了可读性、可比性和可信性,可以让利益相关方读起来觉得更加有意思。
创新性则是很多报告编制者最为头疼的事情。虽然这是工作的一个难点,但《报告指数》显示,各企业报告的创新性指数保持着平均55.3%的增长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各企业对社会责任工作和报告创新的重视程度。
“走出去”披露CSR信息的新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有1.53万家中国企业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5400家分支企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也会深刻地影响国际社会责任发展的潮流与方向。“道济天下: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论坛关注的正是这一热题。
中国石油和中国五矿作为较早的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信息披露方面也走在了前列。他们选择了在其社会报告中都披露了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还采用了发布国别报告的方式,更加系统化地梳理和提升在海外的社会责任实践。这些报告打开了企业内外部沟通的一扇窗,为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各界了解企业提供了一个新工具和渠道。
在海外,法律、政策、经济、社会环境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区域性的差异,如何适应这样的环境,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相关机构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五矿化工进口出商会发布《中国对外矿业投资社会责任指引》,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开展了许多的工作。中非卓越基金则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企业创造在非洲和当地的利益相关方达到共赢的商业模式。
展示优秀CSR报告新样本
为了发现并鼓励企业发布更加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以来,本刊连续七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征集活动,并开展“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估活动。至今,已累计评估7814份,205家企业以不同奖项走向荣誉的舞台,为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企业提供一个全面展示的专业平台,为广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4年,53份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脱颖而出,成为金蜜蜂2014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这份榜单中,我们见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也发现了众多新成员加入到发布CSR报告的行列。2014年我们特别新增了首发报告奖,以鼓励当年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佼佼者。较之前几年,“金蜜蜂2014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长青奖”上榜名单有明显增幅,共有18家企业的报告因连续三年获得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奖而获此重量级大奖。这意味着,中国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在不断增长,也有更多的企业走在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前列。
编辑|申晨 chen.shen@goldenbe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