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萧红作品中的理想家园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萧红的作品中,家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萧红的精神寄托,是她生命意义的所在,是她一生追寻的理想。
  温暖与爱的港湾
  在萧红的笔下,亲人间充满着关切的天伦之情。这种感情是天生的,可能是粗糙的,如《生死场》中那些挣扎在田间的父母们。五月节时的二里半,“走在地边他看一看柿子还没有红,他想摘几个柿子给孩子吃吧!过节了!”,生活的艰辛让父母对孩子的心看起来那么麻木,可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怎能没有对孩子的爱惜?而金枝的母亲,看到不对劲的金枝,“母亲的心远远就系在女儿的身上”。在日本人的威胁到来时,母亲鼓励自己的女儿去城里寻找生路,并把自己耳上的银环摘下,告诉她“若饿肚时,你就去卖掉,买个干粮吃吧!”后来这句话不断地在金枝耳边反复,朴实而真切。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还不会用好听的词藻去表达自己,也不会用激动的情绪去渲染自己的情感,但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话语,却更是能真实地触碰到人的内心。“母亲病好了?母亲自己拾柴烧吗?下雨房子漏水吗?”此时,母亲也是出门在外的金枝的牵挂。而当她受到侮辱,一个信念支撑着她“我要回乡,马上躺到娘身上去哭。”关心变成了牵挂,牵挂变成了担心,担心变成了忧虑,这就是人间最平凡最普通不过的亲子情感。生存的艰辛让这些“生死场”的儿女们忙于在重重压迫下求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验亲情,但是即使这感情是粗糙的,却又是鲜活的。有了牵挂,有了担心,有了爱,才有了归属,才有了家。
  而在冯歪嘴子那里,家是即使住在四面漏风的磨坊里,体验着和室外一样的寒冬,即使用粗糙的面口袋盖着刚出生的小生命,即使一家三口住在用草堆积而成的“床”上,即使生活在所有外人的冷嘲热讽中,却依旧屹立的地方。“他家是快乐的。”即使妻子死去,“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满满含着眼泪,但是他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即使在别人的眼中,他的孩子没有长大,他却高兴得不得了。冯歪嘴子享受着自己做父亲的乐趣,所以再苦再难,也就有了意义,因为孩子们就是他的家。所以,即使萧红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不快乐,有孤独,有寂寞,有“偏僻”的感受,但这些始终都没有动摇过她心中对爱、对家的信仰。在她的作品中,在那含蓄的语言中,透露出来的是浓得不能再浓的亲情,人情味弥漫着,让人觉着温暖。
  平等和睦的家园
  跨越原始粗糙的情感,在《小城三月》里,现代家庭的样子渐渐清晰了起来,这是一个充满进步气息的现代家庭,家庭成员间平等和睦。家是平等的。“在我家里一切都是很随便的,逛公园,正月十五看花灯,都是不分男女,一起去”,“总之在我们家里,兄弟姊妹,一律相待,有好玩的就一齐玩,有好看的就一齐去看”。在这个家里,男孩子和女孩子是平等的,甚至长辈和晚辈的意见也是平等的。家是快乐的。晚饭后,都要举行一个小型的“音乐会”,家里人摆弄着各式中、西式的乐器,互相配合着,胡闹着,最后“找不着拍子的找不着拍子,跟不上调的跟不上调,于是在大笑之中,大家停下来了。”在这里,虽然作家并没有描述家庭成员间彼此的感情,但透过这平等、快乐的氛围,却不难体会其中充满的温馨、愉悦的亲情。《小城三月》已是萧红创作生涯末期的作品,家在千里之外,战火之中,升华成为一种理想。
  这里,还不能不提到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之于萧红,不仅仅是一位文学道路的领路人,也不仅仅是一位有知遇之恩的老师、长者,更是一位“家人”。在萧红眼里鲁迅是一位慈爱的有平等意识的父亲。在海婴吵着说自己的鱼丸不新鲜的时候,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不是新鲜的。”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煞是不对的”。在鲁迅生病的时候,睡觉前,海婴会一直喊着“爸爸,明朝会!明朝会,明朝会。”一个活泼天真,自由可爱的孩子跃然纸上。而培养出这个孩子的,定是对孩子慈爱、尊重、平等的父母。而这种家庭关系,在萧红眼中,正是一直在追求、在寻找的理想的家。萧红很依恋那儿,去那儿和先生聊天、去那儿吃家常饭,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在潜意识中,萧红已把那儿当作了家,可以停靠,寻求保护,躲避忧愁,汲取能量,是一个孩子心中母亲的怀抱。
  所以说,萧红作品中的理想家园是平等的,温暖的,是互相尊重的,是充满爱的。对于萧红来说,即使她长大在父亲冷淡、凶狠的眼神当中,即使幼小时就已体会到祖母、母亲的不喜爱,但是在萧红的作品中,“家”始终是温情脉脉的,亲子之间的感情始终是牵挂着的,无论是挣扎在田野之中的原始之民,还是小镇中迂腐过活的人们,亦或是城市中的现代家庭,淡淡的,却总会感受到那温暖与爱。
  (作者单位:空军航空大学基础基地社科系)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论断是非常重要和亟待深入研究落实
作者简介:王烨(1990-),女,汉族,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伴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我国的非税收入也逐年上升,成为了各级政府除税收外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受到了各界的重视。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取得了众多成就,但由于我国的非税收入仍存在种类多、总量大及征收主体多等问题,使其
曾几何时,人们都把吃上精米白面作为生活富足的标志。不过,当温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人们开始多吃起糙米来。糙米是水稻去除谷壳之后的产物。糙米的表面还有一层皮,含有很多纤
期刊
管理大师艾·里斯和杰克·克劳特合著了一系列营销类的书,其中有一本叫做《营销战》(Marketing Warfare),有的翻译为《商战》。这本书中讲了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案例。
[摘要]心理委员培训的成效关乎心理委员工作能否长效、扎实地开展。本文通过对某高校心理委员培训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了培训环节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心理委员培训的对策及建議。  [关键词]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012-2    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迅速在各高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因此,研究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我从小就酷爱文学,写作更是我一生的梦。为了这个梦,我退休后走进了马钢老年大学文学班。读书,让我足不出户领略大千世界;写作,让年近古稀的我依旧观察敏锐、思维敏捷。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