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火规律研究 Ⅱ、林火动态与格局影响因素的分析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15295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在大尺度(500km+2以上)上影响黑龙江省林火的因素及其影响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林火次数(人为火次数)与林业人口正相关,林火面积与人口无关.干燥度的空间差异对林火燃烧率格局有正向影响.林火特征与气候因子之间没有线性关系.黑龙江省林火次数和面积对年均温和降水量的响应可归纳为旋转的单叶双曲面和双叶抛物面两种模式.林火特征的周期与年均温、年降水量的周期关系很大.黑龙江省森林类型对林火次数、面积的影响在省级区划尺度上不显著的.较高的管理水平显著减少林火.林火次数、面积与了望塔数量、消防车数量及
其他文献
本文从法正林的数学模型出发,利用天然同龄林的固定小班间隔近40a的龄级转移观测资料,经龄级转移期的处理,构造出天然林林龄可持续转移模型P′S′= λS′,其中特征根λ均为1.
邻近江西分宜种源试验林,选择一片完整的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近成熟人工林(1981年栽植),抽取33棵样本株,分年轮测定了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鹅掌楸木材基本密度
辽东山地林下牧草90%以上种类为多年生植物,有着比较牢固的生境生态位。生产能力、物种多样性等指标受上层体冠控制,并常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林分郁闭度在0.5~0.8间是牧草产
对 3个林分 (密度A :16 6 7株·hm- 2 ;B :32 33株·hm- 2 ;C :976 7株·hm- 2 )的测定和分析表明 ,树冠不同部位的同龄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其最大光合速率不同 ;树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