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晚期十年内斗“大折腾”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的第六个皇帝宋神宗赵顼执政时,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实行变法。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改革一开始,即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抵制和反对,苏轼、苏辙兄弟也站在保守派一方。但赵顼还是努力坚持下来,尽管有过动摇。可惜的是,赵顼只执政18年,38岁就“驾崩”了。他的儿子赵煦即位,即宋哲宗。当时赵煦还是个娃娃,于是由太皇太后也就是赵煦的奶奶垂帘听政。太皇太后本就不同意改革,一旦垂帘听政立即重用司马光为宰相,将王安石的变法全盘推翻。保守派得势,改革派或被贬官,或被逐出朝堂。
  8年后,太皇太后死,赵煦亲政,马上重新重用当初支持变法的人士,把保守派赶出朝堂或贬往外地,处分之严厉,远远超过了保守派得势时对变法派的处分。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时的年号为“元祐”,保守派也因此被称为“元祐党人”。此时司马光已死,但仍被追贬,几乎被破棺鞭尸;他主编的《资治通鉴》险些被毁版,多亏有宋神宗为之作序,才逃过一劫。被严厉清查的元祐党人竟达七八百名,不但他们自己永不得叙用,连他们的子孙也大受牵连。
  宋哲宗赵煦真正在位只有6年多,死后由他的弟弟端王赵佶继位——这就是写得一笔“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宋徽宗执政之初,贬斥了哲宗时严厉整肃元祐党人的几个朝臣,并给司马光等恢复名誉。但这位“书法家”皇帝是反复无常之人,不久就又对元祐党人再次整肃,且更为严厉,称呼也上升为“元祐奸党”。他下令将司马光为首的“奸党”309人刻名于石,立于朝堂,各州各县亦刻之,苏轼、秦观、黄庭坚均在其中。名列“奸党”的人的著作统统焚毁。
  在这种险恶的政治气候下,官员唯恐与“元祐奸党”有染,为了证明自己立场坚定或为了升迁,都对“奸党”口诛笔伐。若想攻击某个官员,则只需对他的言论寻章摘句,对他的行为吹毛求疵,找出他是“奸党”的蛛丝马迹。于是,整个朝廷甚至整个官场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奸党”的追究和斗争上—— 一时间,这成了朝廷、官场的“头等大事”。
  虽然两年多后,赵佶又下旨毁掉朝堂的“元祐奸党”石碑,各州各县亦毁之,对“元祐党人”的处分有所宽松,“可复仕籍,许其自新”,但整个官场已被整得千疮百孔了。而且这种朝令夕改,也使官员心有余悸,无所适从。这就使当时的官场、當时的社会仍不能不“紧绷”着这根神经。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书法皇帝”赵佶也感到无法收拾局面,遂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恒。宋钦宗赵恒只当了一年多皇帝,在此期间也想力挽狂澜,怎奈北宋王朝已病入膏肓,谁也不能妙手回春了。
  靖康二年,金兵大举南下,宋军望风披靡。黄河天险竟然无兵防守。仓促从京城调派的宋军,一些人上马以后,“辄以两手捉鞍,不能施放,人皆笑之”——这样的军人还能打仗吗?很快,金兵便攻破开封,徽宗、钦宗父子双双当了俘虏,北宋由此灭亡。
  唐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其实,灭北宋者,亦非金人也——实乃北宋自己,乃长达10年的内斗“大折腾”。
  摘自《同舟共进》
其他文献
对日本人来说,平成时代的最后一年多灾多难:自然灾害接连发生,岛国饱受地震、台风、洪水和热浪侵袭之苦,救援力量疲于奔命。  全面断电“都会瘫痪”  “埋在土石堆下的所有村民都被找到了。”随着77岁的山本辰幸被救援队找到并确认遇难,9月10日清晨,北海道胆振东部大地震的搜救行动正式告终。所有失踪者都已被找到,总罹难人数确定为44人,其中36人是震中所在地厚真町的村民。  地震造成的伤亡主要集中在北海道
期刊
8月初,美国宣布对土耳其进行制裁,将自土耳其进口的钢铝产品关税提高一倍,以报复土耳其监禁美籍牧师布伦森。美国的制裁使得土耳其货币里拉迅速贬值,土耳其俨然面临了一场金融危机。这场美土经济战演变的背后,是两国各方面深层次的博弈。  美国制裁土耳其,土货币贬值  8月1日,美国宣布因美籍牧师布伦森被土耳其监禁,美方决定制裁土耳其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0日宣布,将土耳其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
期刊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5日至12日)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又名马恩河奇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英法联军成功阻止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脚步,双方共投入超过200万名士兵参与这次战役,英法联军有约26万名军人伤亡,而德军有约25万士兵伤亡。  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21日至12月20日)  凡
期刊
有人“凌晨三点不回家”,有人“清晨五点已上路”。  数据显示,北京是全国最先醒来的城市。清晨五点,人们已经在为通勤奔波。  人潮一早从东南西北的四五六环涌入城市中心,又在晚间回归,这是属于北京的潮汐。在北京,人们平均每天上班超过一个半马(26.4Km):“只是到公司,已耗尽我所有力气”、“到家只想平躺,因为已经11点了”——  每天天还未亮就有几百万人已经醒来,从沙河、天通苑、燕郊、亦庄、良乡,四
期刊
在100年前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超过14万中国劳工组成了最特殊的“军团”,代表中国加入协约国而赶赴战场。  一路血泪奔赴战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随着战争的日益胶着,无数的英、法士兵在前线阵亡,协约国一方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当兵力锐减、劳力奇缺时,协约国的一位军官提出:“为什么不用中国人?”  于是,英法两国利用其对段祺瑞的影响,迅速取得了北洋政府的支持,让中国对同盟国宣战
期刊
在最近10年来最危险的一个夏天,加尼政府对阿富汗的控制正在一步步走向崩溃。建立1979年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一制中央政府的努力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以失败告终,外国干涉、恐怖袭击、宗派主义等乱象与层出不穷的腐败和贫困相伴随,使喀布尔成为一座被遗弃之城。  39年前,他是阿富汗最著名的“穆贾希丁”(阿拉伯语“圣战者”,特指抗苏战争时期的游击队员),率领一支上万人的普什图族武装在边境地带啸聚山林。26
期刊
“四人帮”被粉碎后一年多时间里,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秩序正逐步恢复并步入正常轨道。但当时的中国社会从整体上说前进的步伐仍异常沉重。主要障碍是“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和迟迟不改正。  破除“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实现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打开新局面的关键。  他率先质疑“两个凡是”  1977年4月10日,在尚未恢复领导职务情况下,邓小平在给中央的一封信中有针对性地提出
期刊
2018年北约峰会最大的关注焦点就是特朗普与北约盟国就防务费用分摊比例进行的口水战。面对特朗普抱怨“其他北约盟国防务支出太少”的“推特攻势”,北约日前发布报告称,2018年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总额上涨1.84%,将超过1万亿美元。  这也是2012年以来北约成员国防务开支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如此巨额的防务开支的投向和用途,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北约军费从哪儿来  由于北约实行集体防卫制,在其他国家军费
期刊
1958年中国人向我们提出援助武器的请求,因为他们打算实施一次新的反对蒋介石的军事行动。他们索要空中掩护用飞机、远程大炮、海岸大炮等,我们全都给了他们。我们以为他们正在策划一次消灭蒋介石的决定性战役。我们认为这个行动有助于统一中国。  困惑:他们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  他们开始实施自己的行动。具体地说这次行动就是攻击两个与中国大陆毗邻的沿岸小岛即台湾海峡澎湖列岛64个小岛中几个最大的岛。这个战役并
期刊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时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校长蒋梦麟、梅貽琦、张伯苓及许多教授前往庐山,参加蒋介石组织的国是问题谈话会。7月29日,北平陷落,日军进占清华园,留校师生迁至城内避祸。随之,天津沦陷,南开大学大部分校舍毁于战火。  南北交通阻断,三校校长返校无路。为防止教育事业的中断,三校校长同教育部磋商,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并设立筹备委员会。三校师生随即南迁。  1937年11月1日,长沙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