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有八、九个年头了,说长不长,可说短也不短了,而从开始教音乐到现在,音乐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到多样,从死板到灵活,可以说,音乐课的内容是更加丰富了,上课的形式更加精彩了,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比较喜欢上音乐课,唱书上的歌曲,可一到了高年级(如五、六年级),学生的兴趣就没有那么浓厚了,甚至有点厌学了,这样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不爱唱课本中的歌曲,认为课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听,而喜欢当今流行的诸如周杰伦、蔡依林等歌星演唱的歌曲。对于不感兴趣的音乐课,是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眼球的,而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音乐课如何吸引学生眼球?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
1拓宽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书本上讲的都是“过去”,离他们比较远,而学生更多的是想了解“现实”,即他们身边的音乐和事。课本上没有“齐天大圣”,没有“楚天歌”,而这些都是那么地吸引他们,贴近他们的生活。《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样学生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课堂里的自由,并给他们更大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与空间,能使用不同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选择,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善于表现,使其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我们没有理由让走出音乐教室的学生不知道“金色大厅”,不知道“中国爱乐”,不知道《梁祝》,不知道“周杰伦” ……
2发挥教师艺术魅力、运用幽默宽松课堂氛围。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快乐的音乐课需要快乐的老师。有幽默感的老师更有人性,也许更可依赖。运用幽默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更放松的,更开明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可以分享一些有深度的看法,他们想笑就笑。放松警觉,在一个舒适并有安全感的环境下学习效果更佳,让学习变得有趣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课堂上适时的幽默会使学习过程更为轻松有趣,这并非要求老师像舞台上的小丑或单口相声演员。成功的教师会把幽默不露痕迹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中,目的是更有效地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个人魅力。我们要让低年级的孩子感觉我们像妈妈,让高年级的学生感觉我们像朋友。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3丰富形式造就快乐课堂。快乐音乐课——源自学生心底的呐喊声。学生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我们首先要创造各种条件以使学生对学习音乐感兴趣,然后提供各种组织策略与活动来激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实践。如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入手,紧密联系音乐本身,平时尽可能多进行音乐故事的收集,音乐游戏的积累。音乐是情感艺术,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快乐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投入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音乐的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音乐,最快乐”。
4留给时间搭建展示平台。由于孩子爱唱、爱跳、爱玩,大多数有很大的愿望要展示自己,音乐课是最合适的了,留出一点时间,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可以做音乐游戏,或由学生自由组合表演准备好的节目,形式不定,可以是配乐诗朗诵、音乐小品、唱歌等,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我,也许节目不会特别精彩,但从中能得到快乐,得到锻炼。诚然,活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应包括游戏律动、演唱演奏、欣赏活动、思维辩析、创作想象等,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个人、小组、集体、自由组合、指定安排。“动”符合儿童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热爱自己的音乐课堂。
总之,要学生爱上音乐课,教师得要先爱上音乐课。我们要经常倾听学生的意见,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喜欢什么就要教什么,而是要顺应教学规律。
1拓宽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书本上讲的都是“过去”,离他们比较远,而学生更多的是想了解“现实”,即他们身边的音乐和事。课本上没有“齐天大圣”,没有“楚天歌”,而这些都是那么地吸引他们,贴近他们的生活。《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样学生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课堂里的自由,并给他们更大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与空间,能使用不同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选择,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善于表现,使其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我们没有理由让走出音乐教室的学生不知道“金色大厅”,不知道“中国爱乐”,不知道《梁祝》,不知道“周杰伦” ……
2发挥教师艺术魅力、运用幽默宽松课堂氛围。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快乐的音乐课需要快乐的老师。有幽默感的老师更有人性,也许更可依赖。运用幽默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更放松的,更开明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可以分享一些有深度的看法,他们想笑就笑。放松警觉,在一个舒适并有安全感的环境下学习效果更佳,让学习变得有趣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课堂上适时的幽默会使学习过程更为轻松有趣,这并非要求老师像舞台上的小丑或单口相声演员。成功的教师会把幽默不露痕迹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中,目的是更有效地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个人魅力。我们要让低年级的孩子感觉我们像妈妈,让高年级的学生感觉我们像朋友。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3丰富形式造就快乐课堂。快乐音乐课——源自学生心底的呐喊声。学生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我们首先要创造各种条件以使学生对学习音乐感兴趣,然后提供各种组织策略与活动来激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实践。如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入手,紧密联系音乐本身,平时尽可能多进行音乐故事的收集,音乐游戏的积累。音乐是情感艺术,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快乐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投入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音乐的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音乐,最快乐”。
4留给时间搭建展示平台。由于孩子爱唱、爱跳、爱玩,大多数有很大的愿望要展示自己,音乐课是最合适的了,留出一点时间,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可以做音乐游戏,或由学生自由组合表演准备好的节目,形式不定,可以是配乐诗朗诵、音乐小品、唱歌等,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我,也许节目不会特别精彩,但从中能得到快乐,得到锻炼。诚然,活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应包括游戏律动、演唱演奏、欣赏活动、思维辩析、创作想象等,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个人、小组、集体、自由组合、指定安排。“动”符合儿童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热爱自己的音乐课堂。
总之,要学生爱上音乐课,教师得要先爱上音乐课。我们要经常倾听学生的意见,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喜欢什么就要教什么,而是要顺应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