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弹尾虫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li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葡萄牙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黑海以东阿布哈兹境内的地下洞穴大约2000米深处发现了4个新的节肢动物物种,它们均属于弹尾虫。
  弹尾虫也叫跳虫,常有发达的弹器,能跳跃。弹尾虫体形很小,呈长形或近圆球形,体长一般仅有1~5毫米,只有个别的种类超过10毫米。它们体表光滑,有的覆有鳞片或毛,体色多样,有暗蓝黑色、白色、黄绿色和红色等,有些种类还具有金属光泽。
  弹尾虫没有像蝗虫那样强健的后肢,也没有像跳蚤那样特殊的弹簧垫,但却能依赖在腹部末端的弹器进行强而有力的跳跃。这个弹器常弯向前方,夹持在握钩上。当遇到敌害时,由于肌肉的伸张,弹器猛向下后方弹击,使身体向前一跃,一次可跳出40厘米远,几乎是它身体的200倍。因此,它们被称为跳虫,也真是名不虚传!
  弹尾虫的繁殖行为非常有趣。雄弹尾虫会从身体末端分泌出水滴状的“精包”,不管附近有没有雌弹尾虫,它都像摆地摊似的将精包放在地上。雌弹尾虫发现精包后,就会用生殖口捡起来,收入体内,进行受精。由于精包在空气中不耐放,所以雄弹尾虫在放出精包后8小时左右,如果还没有雌弹尾虫问津,就会自己将精包吃掉(当然,有时候精包也会被雌弹尾虫吃掉),然后再放出新鲜的精包。尽管弹尾虫成群聚集,使雌弹尾虫捡到精包的机会相当高,但雄弹尾虫也会分泌引诱雌弹尾虫的性激素,以提高精包的被捡率。
  弹尾虫也是节肢动物门中一个古老的动物类群,关于它们的分类学也有2300余年的历史了。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都被列入昆虫纲的无翅亚纲、弹尾目。不过,它们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昆虫类似,但现在科学家已不再把它们列入昆虫纲。它们也曾经与另外两个原来也被列入昆虫纲的原尾目及双尾目合并为内口纲,但是现在又有了新的调整。这种调整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形态学特征的新发现,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学术界对弹尾虫系统进化问题以及分类学体系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它们独立成为一个纲——弹尾纲的分类系统已逐步被国际弹尾虫分类学界所接受。
  弹尾纲目前在全世界已知有大约8000种,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发现许多新种。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栖息场所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很难找到没有弹尾虫的土壤。弹尾虫是土壤动物中极为重要的动物类群,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土壤中植物残体及菌丝的分解者,也是很多其他土壤动物所喜爱的食饵。由于身体弱小,没有什么防卫的手段,所以蜘蛛、蜈蚣等都将其作为最好的食物,这一点与在大海中生活的浮游生物十分相似,因此弹尾虫也被称为“土中浮游生物”。
  此次发现4个弹尾虫新物种的地方有着世界上最深的洞穴。科学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对这个地区的一部分洞穴进行了监测,终于发现了这些奇特的弹尾虫。其中,一个新物种的体长大约有4毫米,具有6足,背部有暗色斑纹,生活在地下1980米深处,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生活在地下最深处的弹尾虫,它也同时拥有在地下生存的无脊椎动物的最深纪录。此前,在最深处栖息的纪录保持者是一个西班牙深550米的洞穴中发现的一种弹尾虫。
  【责任编辑】庞 云
其他文献
随着发现的恐龙化石越多,科学家对恐龙家族的了解就越深入。新的研究发现,恐龙家族拥有令人吃惊的多样性:它们有的庞大,有的小巧,有的食肉,有的食草,有的会飞,还有的虽长有羽毛,却只用来炫耀求爱……  1.非洲厚颚龙  非洲厚颚龙学名Pegomastax africanus,直意为“来自非洲的厚颚”。这种恐龙的化石是20世纪60年代在非洲南部的岩层中发现的,2012年,科学家对保存在哈佛大学的这些化石进
每一年,IT界都会有一个最流行的话题——去年是“云计算”,今年则是“大数据”。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增长50%,每两年便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奥巴马政府甚至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谁也无法否认,我们
汞的前世今生  汞俗称水银,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原子量200.59,比重高达13.9,熔点-38.9℃,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人类几千年前就认识和使用汞了。  1908年,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公元前17~前16世纪的古埃及墓葬中发现了一管陪葬用的水银。这是人类用汞的最早记录。  我国研究人员曾经对秦始皇陵园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地球
在人们眼中,黄鼬小头尖嘴,行为鬼鬼祟祟,像鼠;有时还偷袭家养的鸡、兔,又像狼,故称其黄鼠狼。  捕鼠能手  黄鼬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黄鼬长了一身长长的、金黄的、软软的毛,摸起来非常舒服。闪闪发光的眼睛,就像两颗晶莹透亮的小玻璃球。半黑半白的胡须中间长着一个像花骨朵似的小嘴,可是里面却藏着锋利的尖牙,这是为捕杀老鼠准备的“利器”。  黄鼬一见到老鼠就奋不顾身猛扑过
石城灯彩源于赣江源头江西省赣州市境内的石城县。石城地处江西東南、赣州地区東北,東南紧靠武夷山,界临福建宁化、长汀,以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南唐保太十一年设县,是客家人南迁的重要通道。在1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石城民间渐渐形成了“事事当中有规矩,样样规矩不离灯”的风俗。  石城灯彩的起源  石城灯彩起源于唐末宋初,与客家人南迁关系密切。从汉明帝开始,中原就有“元宵燃灯”之俗。相传汉明帝
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DNA双螺旋结构假说的论文,今天DNA双螺旋结构已经获得广泛认同。这个学说的核心是,人的细胞核染色体(DNA)的结构是双螺旋形。双螺旋的两根螺旋主干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又由磷酸、戊糖(又称为五碳糖)和碱基组成。而双螺旋之间的连接是由碱基之间的磷酸酯键来完成的。  人和动物细胞核苷酸中的碱基有四种,即胞嘧啶(C)、胸腺嘧啶(
男人留须与职业有关  英国科学家研究显示,男士留须能反映他们的职业:行政总裁(CEO)和学者通常不留须,给人干净整齐之感;演员等艺术工作者爱留须,塑造“型男”形象。据报道,该研究分析英国470名具影响力的男士,结果发现,70%的音乐家留少许须根,63%的广告界男士会在下巴留须或留山羊须。分析还指出,76%的行政总裁每日剃须,只有24%会留须或保留少许须根;73%的高级教授和60%的高智商男士不会留
癌症,由于其“多发”和“难治”,让人们长期处于“谈癌色变”的境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了,但威胁人类健康的癌症也越来越猖獗了。治疗恶性肿瘤传统的方法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这些方法都有适应症和局限性。例如,化疗的应用虽然至今己超过半个多世纪,由于化疗药物在大量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大量地杀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因此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很多病人因为不能
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6亿  2014年9月11日,即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人口日这一天,共有72亿人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颗星球上。根据联合国人口学家们的估算数据,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6亿。到2050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将增加到9个,人口总数第一的国家将是印度,达到将近16.6亿。中国人口将从2030年开始减少,到本世纪末减至11亿。尼日利亚人口预计将在2050年超过目前人口第三的美国,并在
人类寿命达史上高峰  人类的寿命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且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明显上升的这种趋势无放缓迹象。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发布的年度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称,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90年的64岁上升至2011年的70岁,这意味着,过去20年,预期寿命平均每天增加8个小时。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增长,是全球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主要原因。全球除朝鲜、南非、莱索托、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