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及产后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生理妊娠过程中孕期及产后血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5 020例健康单胎(4 774例,95.10%)及双胎(246例,4.90%)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单胎及双胎孕妇分别又分为高龄组(分娩年龄≥35岁)及适龄组(分娩年龄<35岁),分析各组孕妇孕中期(24~28周)、孕晚期(32~41周)及产后(产后3 d内)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的变化趋势,并比较单胎与双胎、高龄与适龄组孕妇血脂水平的差异。

结果

(1)无论单胎及双胎孕妇、适龄及高龄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的中位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孕期正常妇女(P均<0.05)。(2)各组孕妇孕晚期的血脂水平均高于其孕中期(P均<0.05)。各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血脂水平的95%CI分别为:单胎适龄组三酰甘油水平为1.07~4.13、1.52~7.21 mmol/L,胆固醇水平为2.77~12.11、4.44~9.36 mmol/L;单胎高龄组三酰甘油水平为1.28~4.61、1.70~7.80 mmol/L,胆固醇水平为4.35~8.40、4.46~9.35 mmol/L;双胎适龄组三酰甘油水平为1.39~7.16、1.90~9.29 mmol/L,胆固醇水平为4.99~12.16、4.52~10.07 mmol/L;双胎高龄组三酰甘油水平为1.61~5.32、1.94~9.29 mmol/L,胆固醇水平为5.24~8.10、4.53~8.86 mmol/L。(3)与孕晚期比较,各组孕妇产后的血脂水平均迅速下降(P均<0.05)。各组孕妇产后血脂水平的95%CI分别为:单胎适龄组三酰甘油水平为0.90~5.64 mmol/L,胆固醇水平为4.70~8.52 mmol/L;单胎高龄组三酰甘油水平为0.87~5.43 mmol/L,胆固醇水平为4.68~9.04 mmol/L;双胎适龄组三酰甘油水平为1.20~8.21 mmol/L,胆固醇水平为4.66~8.45 mmol/L;双胎高龄组三酰甘油水平为1.32~6.61 mmol/L,胆固醇水平为5.01~7.94 mmol/L。(4)无论适龄组还是高龄组,双胎孕妇在孕中期及孕晚期的血脂水平均高于单胎孕妇(P均<0.05)。适龄组双胎孕妇与单胎孕妇的产后血脂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酰甘油:P=0.982;胆固醇:P=0.759)。高龄组双胎孕妇的产后血脂水平均高于单胎孕妇(三酰甘油:P=0.000;胆固醇:P=0.000)。

结论

非孕期正常妇女的血脂水平标准并不适合于评估孕产妇血脂水平的高低。无论单胎及双胎孕妇,孕期血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水平均随孕周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产后迅速下降。孕妇年龄和双胎是孕期生理性血脂水平增高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阴道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即体外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并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门诊复查,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子宫颈癌患者共282例,其年龄为(56±9)岁(28~78岁),随访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包括<1年、1~2年、>2~<5年、
目的探讨Ⅰb2和Ⅱa2期无术后病理高危因素的子宫颈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的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排除有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包括淋巴结受累、阴道残端受累、宫旁受侵)的患者,将无术后病理危险因素以及有术后病理中危因素[包括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直径≥4 cm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123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最终共有107例完成试验,其中A组(予低剂量CEE+天然黄体酮)35例、B组(予标准剂量CEE+天然黄体酮)37例、C组(予标准剂量CEE+地屈孕酮)35例,以28 d为1个用
期刊
目的探讨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病变(包括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和淋巴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生殖系统出现首发症状的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病变患者共33例。其中,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0例,包括髓细胞肉瘤和髓性白血病11例、原发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13例。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原位杂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