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预习好习惯达成课堂高效益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益,学生就要配合认真研读导读提示,思考课后练习,把握学文要求。同时,教师教给预习的方法,还要用好用活资料袋,加强检查,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作文,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语文预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提高语文课堂效益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1.导读提示寻找阅读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而在学习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文前的导读提示寻找阅读的方法,开展有效阅读。在现行的教材中,很多课文前面安排了导读提示,它其实是略读课文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认真研读导读提示,既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课后练习把握学文要求
  课后练习是为了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思考与练习的独特功能,是其他习题所不能取代的,它不同于一般练习题,作为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利用课后“思考练习”指导学生完成预习课文的作业,将使预习本身有的放矢,从而使课堂教学更真实有效。
  3.教给预习方法重实效
  重视课前预习,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预习一篇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因此,课前预习我让学生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①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用波浪线划出,积累丰富优美词句。②圈。预习课文时,圈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并用醒目的符号标出,以备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③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的生字、新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该词的旁边,便于在阅读时理解,加深印象。 ④划。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还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⑤抄。对于课文里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优美的语句等进行抄写,巩固记忆。
  4.用活资料袋拓宽视野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很多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把握教材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既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提高教学效率。
  (1)让资料袋“物尽其用”。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使其“物尽其用”。例如第九册《鲸》一课后面的资料袋提供有鲸的繁殖能力的介绍,既为学习课文作铺垫,也可课后延伸,让学生了解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和鲸的许多种类濒临灭绝的因果关系。这既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又让学生觉得自己“应该爱护这些动物”。
  (2)让孩子成为资料袋的主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例如,《丝绸之路》一文课后面的资料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也可结合课文进行“我到了什么地方什么国家看到什么” 的说话训练。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3)让资料袋不断充实。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力争让收集资料、合理使用资料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这为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更多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这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如果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速度加快了,丰富资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数课文学习之前或之后自觉主动地进行。比如,语文第十册《草船借箭》,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鼓励通过查阅课外书或网络等形式,进一步丰富资料袋的内容,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5.加强检查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只有反复培养训练才能形成。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预习”的重视,自觉运用预习提示;其次每次上新课之前要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是否懂得在书上批注,然后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学法指导。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上对在预习过程中认真读、认真批注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其预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只要我们教师采取各种形式,持之以恒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预习较好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预习不理想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并给予适当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不断强化预习的重要性,学生才能保持对预习的持久动力。只有老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做好预习工作,才能使语文课堂取得高效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城关中区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拓展训练对企业的影响,职校体育课现状及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职校体育课中引入拓展训练元素的意义和拓展训练与职校体育教学有机结合等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拓展训练;校企合作模式;职校体育  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在个性化的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还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最佳的教学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一门核心学科,基于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觉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在进行文本拓展时就要紧紧扣住两个目标:一是“知识和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这里我想重点谈一谈对“写作”技能的拓展;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指对文本所承载的人文内涵的探究。  一、“完整阅读”在学科“工具性”方面的拓展  
摘 要:就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来说,由于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手段不当、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使得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无法有效实施,不利于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评价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有效评价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各地区小学校园为了能够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开始积极建设学科资源,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但在
2014年12底,参加长沙同学的岁末聚会之后,颇觉意犹未尽,于是兴致勃勃地与勇光、一飞、施频、雀飞一道去母校湖南师范大学寻觅旧梦。依然没有高墙深篱,依然没有威风凛凛的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