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县中小学教师综合幸福感调查研究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幸福感是指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近年来,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出整合的趋势。已有研究中,心理学领域对于幸福感的探讨涉及到了很多群体。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教师职业本身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而且由于教师在学生的眼里还担负着言传身教的责任,其自身的情绪状态、生活态度等因素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群体的幸福感水平如何,不仅关乎其自身的生命生活状态,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形成。本文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以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以及人口学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新河县作为一个贫困县,关注这里教师的幸福感对于这一地区的教育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河北省新河县中小学教师,共计466人。被试的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被试的主要情况(以实填人数为准)
  ■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综合幸福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旨在了解被试基本人口学资料的变量,包括性别、教龄、学校等。综合幸福问卷是由苗元江编制,在整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理论框架与测评指标的基础上,建构的多方位、多测度、多功能的本土化的测量幸福感的量表。该量表包括一个指数(幸福指数,采用1-9 计分)、两个模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九个维度(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和人格成长,采用1-7 计分)。
  (三)数据处理
  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统计结果
  (一)教师综合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分析(见表2)
  表2 教师综合幸福感及各因子性别差异
  ■
  注: **p<0.01。
  由表2结果可见,男女教师在自我价值(Fdf=1=8.852,p<0.01)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表现出女性教师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男性教师。
  (二)教师的综合幸福感教龄差异分析
  对不同教龄教师的幸福感各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教师教龄在生活满意(Fdf=4=4.279,p<0.01)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见表3)。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基本呈现随教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其中教龄为1-5年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11-20年、20-30年和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6-10年和20-30年教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三)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在幸福感上的差异分析
  对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幸福感各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段学校的教师在生活满意(Fdf=2=10.984,p<0.01)、正性情感(Fdf=2=13.593,p<0.01)、负性情感(Fdf=2=7.117,p<0.01)、生命活力(Fdf=2=7.511,p<0.01)、人格成长(Fdf=2=5.216,p<0.01)、幸福指数(Fdf=2=7.875,p<0.01)各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健康关注(Fdf=2=3.840,p<0.05)、利他行为(Fdf=2=3.032,p<0.05)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中教师在生活满意、正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人格成长、幸福指数因子上都显著低于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在利他行为因子上显著低于初中教师;在负性情感因子上显著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在幸福指数上显著低于小学教师。
  四、结论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教龄越高的教师,其生活满意度越高,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最高,此教龄段的教师基本处于50岁以上年龄,工作上经验丰富,生活上相对已无大的负担,心态较平和,故对生活的满意度高。而1-5年教龄的教师,参加工作不久,还在熟悉业务阶段,生活上基本还处于对新家庭的准备或磨合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感,因此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
  高中教师的幸福感指数及各项因子显著低于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这与高中阶段教师所面临的高考升学压力难脱干系。忙碌的工作和不断加重的压力导致高中教师表现出生活满意度低、消极情感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活力关注较少,幸福指数显著低于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对汽车覆盖件特点分析和对汽车覆盖件在拉伸过程中的受力分析,从汽车覆盖件结构、冲压工艺、模具设计等几个方面说明了解决拉伸过程中零件起皱、开裂的措施。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具有新异性和独特性。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想活动,
数学教学的改革在于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数学。而要学会数学.教师必须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说: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
招商引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和经济风险。在土地政策从紧的制度框架下,如何实现招商引资战略性的突破和创新,是现阶段迫切需要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經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化学教学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尝试,比如合作探究法、实验探究法、目标激励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和初衷都值得肯定,但是笔者认为教学方法改革不应该为了改革而改革,要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要求。笔者作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想就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同仁的深入思考。  一、构建合理全面、适合
历史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性为己任。可是,由于观念的束缚,很多历史教师只简单地为讲历史而讲解历史,不注重在历史课上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注重人性教育应该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人性道德,即使他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文化,也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我觉得人性的教育更应该成为历史课堂的亮点。  一、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应贯穿历史教学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