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委员问道,现在国家有中国梦,那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袁贵仁略作思考,然后动情地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摘编自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的讲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委员问道,现在国家有中国梦,那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袁贵仁略作思考,然后动情地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摘编自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的讲话)
其他文献
本课选自清华版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的第二单元。该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获取信息的各种传感器。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能够在能力风暴VJC1.5仿真系统中编写程序,学会了直行、转向、循环等模块的使用方法。由于本课要学习的红外传感器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传感器,且知识点较多,有一定难度,教师将本课分解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分析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并安排了检测前方障碍物走
“说课”这种教研形式,自1987年由河南省新乡市一些学校从“说戏”移植而来后,就逐渐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渐成为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说课,通常按照事先精心设计的说课稿的结构来执行。显然,设计一份结构合理的说课稿,是说好课的重要前提。 一、要素化模式说课稿的不足 教师说课时,组织者为了便于评价,通常要制定相关的评价要素和量规,最常见的要数“老五说”(说教材、说
当今的学生多是“数字土著”,他们在游戏中长大,期待从教育媒体得到和玩游戏相同的交互体验,这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重大挑战。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作为教育者的“数字移民”说着过时的语言,吃力地教育着使用一种全新语言的人群,因此,必须改革教育方法与内容,用学生的语言和方式与之交流,而“游戏”则是方法和内容最佳的结合体。那么,什么样的游戏是好的教育游戏、如何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就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一直致力于通过家校互动平台,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我以最真诚的态度、最体贴的用心、人文的情怀,去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通过网络交流实现与千万颗心的相通、相印,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校共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了学校与家庭教育水平的有力提升和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树立“家
2012年6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颁布。回想一年之前,编制工作座谈会(华东、华中与华南片区)在浙江杭州召开。教育部等规划编制组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湖北省、江苏省的近四十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作为浙江省的代表,我有幸参加并提出了自己作为基层学校代表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如今,看到《规划》已经正式成文颁布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起于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是启迪知识的钥匙,是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找准切入点、扣准目标、问练
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展示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发展,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主办,宁夏教育厅教研室、银川一中联合承办的“亚视杯”第四届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于2013年9月26日~29日在银川一中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的118名选手参赛,经过基本功竞赛、展示课、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育,培养数以亿计能熟练使用计算机、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长期关注和研究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纲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人教社组织一批长期工作于职业教育和教学研究第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和出版社有关人员共同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
“我希望能够看到孩子们拿着电子书包、电子课本,在学校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跟远在地球的另一端的朋友学习、聊天、交流……”这是几年前,一位年长的校长向记者描述的理想。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随着软硬件环境的逐渐改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校园已经使这些理想逐渐成为现实。 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道,刷过学校为我们专门准备的CMIS卡,迈过古韵十足的大门,我们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逐步被应用于中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由于其组织形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引起了学校教学在教学环境、教学形态、教学过程等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的变化,也促使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资源之间形成了新的关系结构。本文将从虚拟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组织形式的三个变化维度分析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产生的影响,剖析其现实意义。 资源提供主体的变化 在传统讲授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