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地球真有“灭顶之灾”?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cujmt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一颗名叫“阿波菲斯”的近地小行星,将可能在2036年与地球相撞,其威力相当广岛原子弹的十几万倍。如果“阿波菲斯”真的与地球相撞,可彻底摧毁一片相当于我国广西大小的区域;如果是击中海洋,则会产生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海啸。这颗小行星质量是4200万吨,相撞概率为31%,目前正在太空以每秒20公里的高速向我们袭来。
  
  一、地球曾遭遇无数次的撞击
  
  行星之间的相互碰撞是在所难免的,据估算,地球上直径大于800米的撞击坑就约有15万个。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水星、金星、火星等行星和卫星表面,也全都布满了成千上万的环形山及陨石坑,而这些大多都是其它天体撞击留下的痕迹。
  根据射电天文观测发现:宇宙中的暗星云是一些质量很大、温度又极低的星云集合体,那里的星云数多达5千个以上,质量大约是太阳的50万倍。近年来,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理论,他们认为地球每隔1亿年就会接近或穿越星云极密区一次,而此时宇宙的尘埃和陨石就会大量地袭击地球。所以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地球受到小天体撞击的机会远比我们所估计的大得多。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计算出5000多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目前所知道直径大于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至少有两千多颗;而直径大于10米的竟有1.5亿颗。这些小天体在地球附近空间穿梭般地转来转去,确实给我们的地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科学家们曾用计算机模拟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试验。结果表明:假如有一颗直径为1公里的小天体与地球相撞,将会摧毁192公里范围内所有的物体,而由爆炸引起的核冬天,则可造成10亿人的死亡。它的掩击威力,是军备竞赛顶峰时期世界所有核武器总和10倍的能量。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经计算后认为:如一颗直径大于5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将会造成地球生物不可挽回的劫难。而在地球的生命史上,类似生命大灭绝的事件早已发生过5至6次。
  在6500万年前,地球上气候适宜、水草丰盛,恐龙家族称霸全球。但是到了白湮纪的末期,这些庞然大物却突然销声匿迹。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多数生物也衰落灭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地球生物的神秘失踪呢?近年来经多方考证研究发现,造成那次灾变的元凶,就是一颗撞入地球的“天外来客”。当时一颗直径只有十几公坐的小行星与地球猛烈相撞,致使地球在瞬间发生了大范围的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地球在被撞击前期温度极高,以后由于尘埃在空气中漂浮数年又使气温急剧下降。此时的天空一片昏暗,致使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最终导致了恐龙及80%以上的生物灭绝。
  
  二、发生在近百年的撞击事件
  
  在已过去的20世纪里,实际上发生过多次小行星与地球近距离相遇的事件。如1989年3月23日,一颗能产生2万颗氢弹爆炸能量的小行星在距地球80万公里处擦身而过。科学家经计算后十分恐慌地告诉大家:如果这颗编号为“1989FC”的小天体晚到6个小时,将会与地球不可避免地深度相撞,它会给人类及其它生物带米巨大的灾难。
  2004年的1月14日,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观测时突然发现,一颗名为“2004ASI”的小行星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向地球。科学家预言:这颗直径约为500米的小天体,可能在9小时后落到地球的北方,它会造成个城市数百万人的死亡,其撞击率高达1/4。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这颗小行星又莫名其妙地改变了方向,并以每秒数十公里的速度在距地球1200万公里处呼啸而过。而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却陷入了9小时的紧张危急之中,差一点就向美国总统汇报,要向世人公布即将发生的地球悲剧。
  
  三、人类应冷静、科学地面对现实
  
  科学家们认为:今后小行星撞击地球已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何时发生及规模大小的问题。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潜在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地球迟早会经历不可抗拒的灭顶之灾,而我们人类如不做好必要的预防和采取有效的科学手段,那么我们的地球迟早也会再度发生如同恐龙灭绝般的惨剧。
  科学家还告诫:除了“阿波菲斯”在2036年要攻击地球之外,一颗直径约500米,名叫“2004VD17”的小行星将于2102年5月4日与地球相遇.发生天地大冲撞的几率为千分之一。而另有一颗直径约1公里,编号为“29075”的小行星可能在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相撞,它对地球构成的威胁,也将比所有已知小行星之和还要严重50%。目前,科学家正在严密地监视着它们的动向。
  彗星和小行星之类天体与地球相撞的灾难,并非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样没有可能,而相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曾多次以会议的形式讨论如何及早发现有危险“企图”的近地天体,研究如何及时有效地用各种方式进行拦截,或在其一定距离外炸毁或迫使它改变运行轨道。
  2005年7月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成功地击中了“坦普尔1号”彗星这个目标。这是人类首次对外天体进行主动性的撞击试验,不仅能获取彗核样品为探索太阳系起源提供线索,更重要的还能为地球避免和小行星相撞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与有关数据。
  2007年2月,俄罗斯行星保护中心领导人在航天学报告会上发表讲话时称:为了对小行星的威胁做出有效反应,俄罗斯科学家准备在5年之内,建立起一个名为“城堡”的地球保护盾牌。该盾牌的快速反应梯队是由多枚宇宙观测航天器、侦察卫星和太空拦截航天器构成。在小行星真的要对地球构成威胁时,这些航天器将通过共同作用,或改变小行星轨道,或直接摧毁小行星,以保护地球的安全。
  仰望无限苍穹,我们生活的星球在宇宙中显得何等渺小。前苏联宇航员谢氏斯诺大曾经这样讲过:“从太空俯视我们这个小而脆弱的行星时,就会特别清楚地意识到它是多么地没有防御能力和多么容易受到打击。”所以说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并密切注意观测近地小行星的一切动向。而我们更要相信自己,一定能用科学的手段,驾驶并保护好地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价值。方法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滴
“水声可以卖钱”,是美国一个叫费涅克的人说的一句“疯话”。一天,他去野外游玩,站在山涧小溪旁,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感觉美极了!于是他想,如果能把这些水声录下来,变成美妙的乐章,供人们享受,自己又可以赚一笔钱岂不是一大乐事?第二天,他就带着立体声录音机去录那潺潺的水声。回去后,他进行了复制并贴上了“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以高价出售,赚了许多钱。  费涅克“水声赚钱”的“疯话”包涵着联想思维的内蕴。联
目的研究凝血功能、B型脑钠肽(BNP)及超敏CRP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2019年6月于新郑市人民
音乐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以研究探索的方式亲身体验、主动探究音乐,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教师
近年来,有俄罗斯专家预测,2039年将在邮电业中使用心灵交通术。也许你会以为这是无稽之谈,但实际上一些富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工作者,通过科学实验,确证人类已经可以不借助于任何通讯工具,直接进行大脑之间的信息交流。    大脑直接通讯完全可能    1958年7月25日,美国大陆和远在2000千米外的“鹦鹉螺”号核潜艇之间进行了一次思想传递的有趣试验。  一批试验者呆在马利兰的实验室里,另一批试验者就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