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并肺栓塞一例
【机 构】
:
257000 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呼吸内科,266000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66000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66000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66000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
【出 处】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36期
其他文献
目的使用中文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了解护生实习后期的同情心疲乏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临床实习后期的201名护生进行一般资料和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资料和得分之间的比较及得分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201名护生实习后期同情心满足分量表平均得分为(50.00±10.00)分;职业倦怠分量表评分为52.66(43.41,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前列腺疾病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取样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6年6月在鲁南地区基层医院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68例和前列腺炎患者226例,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评分平均为(3.42±1.86)分,有显著心理痛苦(DT得分≥4分)的占69.6%。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痛苦评分平均为(3.0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护理(HHN)三位一体模式在肿瘤临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晚期肿瘤患者110例按住院日期分为观察组(2015年10月—2016年6月)与对照组(2015年1—9月),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肿瘤临终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HHN三位一体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痛苦、生命意义感进行比较。结果出院1个月,观察组患者心理痛苦程度评分为(5.94±2.13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反思性教育。对比两组的血糖指标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了解早产儿父亲对早产儿出生后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为制定早产儿家长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NICU早产儿的父亲60名,在早产儿入院、出院及出院后第1次随访时,采用早产儿家长照顾需求调查表和状态焦虑量表(S-AI)评估不同阶段早产儿父亲对早产儿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情况和焦虑状态。结果早产儿入院时,父亲比较关注早产儿的病情和预后,焦虑量表得分(49.57±1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并向专业化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产科门诊见习与实习是产科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在产科门诊临床工作基础上的教学,但也是临床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只有抓住门诊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产科门诊临床特点,探讨护生在产科门诊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产科门诊教学方式新进展,从而满足新时期对护理教学
目的探讨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是否可以作为护士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功能及病情监测的无创指标。方法回顾2015年4月—2016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EICU收治的23例机械通气合并ARDS患者,记录PaO2、SpO2、PEEP、FiO2数值,分别计算氧合指数和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各计312例次。结果氧合指数死亡组低于存活组,指氧饱和度相关弥散指数死亡组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式及是否行颅内压监测,将89例老年基底节区HICH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21例)采用微创血肿外引流、B组(23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C组(21例)、D组(24例)分别在A组、B组的基础上联合颅内压监测(ICP)。比较各组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 d、7d C组、D
目的探讨首发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部位对远期卒中后抑郁(PSD)的预测价值,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7月入院的60岁以上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8例,在发病后2~3年进行PSD与发病部位关系的现状调查,最终完成随访者126例,抑郁的诊断按照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标准,分为卒中抑郁组52例和卒中无抑郁组74例。采用17
目的分析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7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为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8.56±2.98)分、(8.4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