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实践中重大前沿课题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时代实践的发展进程中,研究它提出的重大课题,是我们不断认识真理、服从真理、发展真理、创新理论的需要。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重大课题研究,研究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展示出鲜活的创造力、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开创出成果丰硕、人才涌现、群星璀璨的新局面。
  [关键词]研究;实践;课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4-0032-02
  
  一、为什么要研究实践中重大课题?
  
  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之源、研究之本。实践的发展,呼唤着重大课题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研究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程度。在时代实践的发展进程中,研究它提出的重大课题,既是我们不断认识真理、服从真理、发展真理、创新理论的需要,也是我们不断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推动实践的需要;既是我们不断认识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拿出新举措、实现新目标的需要,也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因此,能否研究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是能否满足实践生机勃勃的发展需要,增强实践发展的科学性、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实践性,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决定了它只有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与时俱进地着力研究,是创新理论的根本路径。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科研的灵魂。胡锦涛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创新人才的培育、创新热情的保护、创新成果的鼓励、创新挫折的包容、创新机制的完善、创新实践的推进之中,形成踊跃研究实践中新课题的新局面。
  
  二、重大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重大课题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当代中国的实践主题,是亿万人民奔小康的鲜活实践,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在发展新阶段,党的十七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反复强调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从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鲜明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在关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概括上,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观点和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深刻阐述上,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五大建设的重要论述上,在关于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上,在关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发展理念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以及其他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理念、观念和意识上,在关于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制度的深刻论述上,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具体道路、一系列体系、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新概括上,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论述上,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开辟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为我们研究实践中的重大课题、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
  
  三、怎样凸显实践中的重大课题?
  
  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哲学社会科学源于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扎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扎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才能彰显它的勃勃生机、生生活力、创新之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是检验理论学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着眼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就是要善于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活动提炼研究题材,提出真知灼见;就是要敢于认识新事物、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走势、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广阔道路,从而使哲学社会科学立足于理论实践前沿,站在时代高度,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改革和发展的理论飞跃到一个新高度,对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向人们提出了许多重大课题,例如:(1)怎样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2)怎样统筹科学改革和科学发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统筹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在改革的广度方面,怎样从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扩展和飞跃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全面配套改革;(4)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方面,怎样从过去机制转换升华到全面制度创新;(5)在改革的操作方面,怎样从过去以政策推动为主提升到全面的法制规范;(6)在改革的理论认识水平方面,怎样从改革的“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7)在经济改革的战略构思方面,怎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战略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怎样实现从“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向“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怎样实现从“数量型公有制主体”向“功能型和质量型公有制主体”的战略转变,怎样实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向“整体上搞活国民经济”的战略转变,怎样实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市场主要管效率,政府主要管公平”的战略转变,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由政府主导”向“主要由市场主导”、完善宏观调控、把握市场规律的战略转变,怎样把科学发展、生态文明作为改革的重要切入点;(8)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需要高度关注当代发展变化的主潮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发展新阶段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主任务,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如何把握新机遇、回应新挑战的实践中,在努力完成市场化改革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任务中,在把握和平、发展、合作与全球化趋势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新走势,大力弘扬新时期以来形成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好更多贴近实践、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发展的,而且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科研成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服务。
  总而言之,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本源。研究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不但是哲学社会科学与生俱来的本质需要,而且是以改革创新精神促发展、促和谐、促进深层次问题解决的需要,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瞄准时代发展的前沿,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改革的激荡,把握时代创新的方向,领会时代精神的实质,践行时代实践的精髓,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展示出鲜活的创造力、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开创出成果丰硕、人才涌现、群星璀璨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余 岩
其他文献
[摘要]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也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本文对成渝经济区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成渝经济区要充分利用共同的市场、资源、品牌和区位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加强与其他区域及国际间的协作,为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培育雄厚的基础。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2-0
期刊
案头上这本《追寻绿色教育》(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蒋寿建同志的一本新著。作者从一所高职院校的视角,重新解读绿色教育,认为绿色教育与其说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毋宁说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立论,他在把科学发展观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提炼并践行“天人合人”的和谐教育、“面向人人”的人本教育、“君子不器”的素质教育等绿色教育理念,努力
期刊
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对化石能源枯竭的担忧以及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促使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储能系统研究的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比列增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使用的不稳定性对能源供应网络稳定性的影响不断加大。因此为了克服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间歇性所带来的不稳定性问题,保证能源的安全供应,对储能系统进行提升就变得更加紧迫。液体空气能量存储系统(LAES)是一种新型高密度储存能量的方案,对这种储能方案进行优化使之高效运行的研究是当前热点。而将其与LNG等能源系统联合运行便可
腐蚀日益成为油田持续开发的主要障碍之一。油气田的采出液中往往伴生有CO2、H2S、腐蚀性阴离子、易结垢性阳离子等,它们的存在及浓度的变化,在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下,将导致油田生产用钢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制约油气的开发与生产,因此研究油田生产用钢的腐蚀行为与机理,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势在必行。
   由于20#钢、316L钢、Cr13钢和B30铜合金四种金属材料在油气田中的广泛应用,但迄今为止,关于这几种金属的腐蚀机理与防护技术的系统研究与报道较少。有关钢材中Cr元素和C元素对钢材的耐蚀性能的影响的研究报
聚丙烯(PP)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也存在着力学性能差(如低温冲击性能不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改性PP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静电纺丝是借助高压静电作用进行喷射拉伸而获得超细或纳米级纤维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两种纤维对PP进行了改性,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正硅酸乙酯(TEOS)的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了直径为500nm的SiO2短纤维(n-SF)。纤维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与聚丙烯通过螺杆混合制得复合材料。通过SEM,DSC、XRD表征,表面
[摘要] 自中国开始追求工业化以来,中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就被裹挟入整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不再是单纯的农业或农村问题。20世纪以来“政府公司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发展领域的基本问题不可能是农业问题,而可被归纳为在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这个主要体制矛盾的制约下包括农民、农村和农业等三个维度的三农问题。  [关键词] 中国经验; 中国改革; 比较优势; 工业化; 农村  [中图分类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 码头镇建设开发; 集约用地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2-0039-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更是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内容十分丰富,涵义十分深刻。同时,这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贫富差距; 反腐败; 寻租; 政府改革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12-0005-05    记者:吴教授您好。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到今天,已经在探索中走过了30年。这30年当中,中国的经济发展走过弯路,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您怎么看待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呢?  吴敬琏:回顾改革
期刊
[摘要]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源基础条件较好,绿色产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也存在着水体污染、黑土肥力下降、湿地面积剧减和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差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引导,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04-0043
期刊
[摘要] 从农村改革开始到2003年前后,改革以“减少控制”为主要特征;2004年以后,改革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品供应为主要特征。党的十七大以后,农村改革进入统筹城乡发展、深化综合改革新阶段。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核心任务是用更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加快市场化步伐。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农村发展; 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