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教授“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这节课的

来源 :科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76239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分子和原子都极小,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分解及原子的重新组合的微观过程是无法让学生观察到的,这就给原子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可结合氧化汞分解的实验,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另一方面可借助教材中的示意图或其他直观教具,启发学生思考,使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形象化,逐步形成原子的概念。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46-02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以缜密的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手段的理论思维的严格科学。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目前课堂教学中
【摘 要】在我国英语进学中,词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语言能力的基础环节,词汇教导能否取得较好的成果,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而在目前的英语词汇学习当中,虽然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很多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使得其教导过程存在很多缺陷,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没能达到应有的成果。故本文就当前在英语学习当中,词汇的教导中显现出的突出病症做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对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清政府官员曾经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第一次是1868年的蒲安臣使团。这是由外国人率领的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第二次是1887年的海外游历使。这是清
【摘 要】教育教学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就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析。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要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现在在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认真审视小学教学中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在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若干策略,对保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服务,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最终也是为了学生的就业服务。计算机教学,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信息课程,是学生们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工具和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促使计算机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成为了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接下来,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相关经验,详细论述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基质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对造血起不可缺少的调节和支持作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供体基质细胞移植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