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le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让研究性学习走入课堂。 本文从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师生角色的转换、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如何提高探究性学习实效及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等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研究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在新一轮课改中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研究性学习及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地学习,创造性研究。
  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代表未来学会学习的方向。研究性学习突破原有學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反思和运用能力,重视含知识在内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换
  2.1 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与学生一起研究问题会使你更清晰地审视你的学生和
  工作。 不断地丰富自己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增强研究能力,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握课题,把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学生们初涉研究领域,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他们一遇到问题便会习惯性地向老师询问,所以教师要注意做到巧妙引导。教师应对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多承认、激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2.2 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角色的转换
  学生在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角色应是多方位的,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演员记者、编辑等。新教材中收集了许多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如:《将相和》、《井阳冈》等,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学习。在成果展示中,学生们自行布置了合理的场景,制作了精美的道具,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的形象。表演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知识,更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亦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针对学生作文兴趣浓的现象,我指导学生创办了《晨露》报,让他们以编辑的方式学习。由学生自己选出编委负责编辑,每周出版一张。编导们成立小组轮流出报,每一期都是一丝不苟地出好。在编辑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习作能力,且习作鉴赏水平等也都得到了提升。
  3 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必须依据以下原则:
  3.1 探究的内容应是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教材的重点、难点,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寻求“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过程中,获得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创造能力。
  3.2 探究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所拥有的时间、资料数量等基础上,帮助学生安排探究性学习合适的数量,确定学生所选择探究对象的难度。探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实践和体验,通过探索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探究性学习内容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喜好的情绪和心理指向。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就不会激发探究的热情和干劲,就不可能不避艰难追寻到底,探索究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选择他们饶有兴趣而又疑惑不解的问题去探究。
  4 如何提高探究性学习实效及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实效呢?
  4.1 变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教育改革从本质上说首先是观念的变革,思想的更新,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学生的学才是目的。所谓学习理论,就是人们对学习所持有的理性态度和执着信念。虽然学习本身具有理性特征,但这不等于人们已正确地认识了学习理论,对学习采取了理性的态度,并进而树立了一种正确而执着的理性态度。面向未来学习如何学习应该优先于学习什么。我们应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知识。
  4.2 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分析、筛选信息,在真实的任务情景中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解决问题;
  4.3 要让学生拥有探究的自主权,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研究角度的选择、方法的运用、表达结果的方式等方面,都应让学生自主选择。 研究性学习中自始自终都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正如陶行知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首先要树立学生都有创造潜能的观点。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4 营造宽松的竞争气氛,在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中升华研究精神。
  学生在取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就会有初步的成功感,这时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竞争气氛,让学生尽快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但这种竞争的氛围应是宽松,而不是残酷的。同时教师要组织专门的成果发布会,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从而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作用,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学到了研究方法。研究性学习可以让每位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得到全面而迅速的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极大的挑战,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培养了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1 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材,去发现问题并试着去解决问题,当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老师才出面解决。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把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的学堂,把老师从疲于教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导者,而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  2 注重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要】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酝酿了不可计数的世界优秀电影,集合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成果。电影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百看不厌,过目不忘的效果。一部好的电影甚至对人的一生都能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现代媒体的不断深入,电影成为人们的精神大餐。特别是利用一些优秀电影,走进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不再是一种文化奢求,变成一种宝贵的资源和有效的途径。优秀电影能陶冶孩子们心灵,能培养孩子们鉴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根据语文课知、情,意、行的特点,渗透德育,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并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积极努力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主人。对此,我作了一些尝试。  1 发掘课文内涵,启迪学生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下苦功夫,发掘课文中那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
期刊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学的语言艺术。叶圣陶先生曾经呼吁:“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十大教授法中语言艺术就有四法:即说话要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性,以姿势助说话。就是强调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如果教师缺乏这项基本功,即使是满腹经纶,也难以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由此可见,教学语言艺术也是政治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基本
期刊
【摘要】教師的威信,是教师在学生中享有的声望和信誉。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无疑说明威信的巨大教育力量,切不可忽视。因而每一位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去建立自身的教师威信。  【关键词】 教师威信;初中教学; 教学效果    从事农村初中教学二十多年,深切体会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决定于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还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个人威信有很大关系。“威信”者,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建立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老师可以说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落实到工作中那就是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去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工作中,我坚持以最大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受到非常好的效果。  把你对学生的爱明白的表达给学生,同时表达出同学之间也应该互相关爱。于是形成了班级的爱心理念。那就是:把每一位学生当人才来培养,把每一为家长当教育合
期刊
【摘要】根據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见识少,知识面窄,知识来源于书本普遍具有学习态度不端正,家长重男轻女,溺爱孩子等现像,使孩子出现不健康心理。我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接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转换师生角色,促进思维发展,最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学习态度;兴趣;转换;思维;和谐    农村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知识面窄,知识来源于书本,普遍具有学习不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快乐教学”脱颖面出。是教师们始终追求的理想境界,教学教研在“爱”与“会”理想的正确指引下,树立“快乐教学”的思想,既教师“爱教——教会——会教”,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概括地说快乐教学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 让学生在平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到来,使得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原来的教学方法局限为教师讲,学生听,而且不顾学生实际,一味灌输大道理。许多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后,进行了改革创新,创新了许多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所论述的就是这些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实践法、辩论法、文艺法,这些教学方法活泼、生动、形象,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期刊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的。但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数学课堂变成了就题论题,题海战术式的析题,解题,抄题等固有模式,从而枯燥乏味。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生成快乐的教学课堂呢?  1 情境导人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