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效果最优化初探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到的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立体化的复杂关系,而这多方面的因素之间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互为目标和方式。从教学的各要素来看,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又要仔细发掘课程的各个因素的独特价值,要有主动地把汉语言文化教育的各项功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我们的语文素质教育在整体的系统配置中得到实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最优化 初探
  一、引言
  纵观语文教学改革历程,虽然有许多不足和弊端,但总的来说,语文教学是向前发展的,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它在教材、教法、教学评价和教育科研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进,使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许多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实际、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授课计划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处处可见。在新世纪里,语文教学必须适应高科技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适应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社会要求。
  二、语文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现状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的繁荣,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改革又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片面性和争议性依然存在。另外,语文教学研究“学”与“术”长期严重分离,许多专家学者搞纯粹的理论研究,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不闻不问,他们提出的理论主张高高在上,严重脱离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再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再加上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严重失衡,以及改革的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都亟待被有关专家学者重视和解决。
  三、教学效果最优化理论及其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1.教学效果最优化理论。教学效果优化是巴班斯基著名教育思想系统的核心理论。巴班斯基在对教学效果的研究中始终以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观点,动态地、综合地去看待教学这一庞大的体系,并坚持了最优化原则,因此,辩证的系统论观点是其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思想指导下,语文教学效果的全部构成要素、组成师生活动的所有内外部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的,巴班斯基对教师的一切教学任务以及达成这些教学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做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2.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1)关于效果和质量的标准的理解和启示。教学工作者应全面看待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学校和语文教学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往往就体现在提高考试成绩、提高竞赛名次、提高考证通过率、提高升学率这些项目上。另外,在教学效果中物资、经费的消耗是否合理应引起关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提高教学质量”口号的倡导下往往缺乏冷静思考,办事容易向极端化发展。(2)关于时间的标准的理解和启示。教学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效果中“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巴班斯基所提出的“时间消费的合理性”不仅具有首创性,而且有效地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关键性建议。要符合最优化的时间标准就必须使我们语文老师和学生都消费合理的时间去获取最大可能的成果。
  四、最优化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活动
  1.社会因素。育人是教育最终目的,是教学的社会因素的最终体现。这个社会性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和突出。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活动内容的源泉,时代的鲜明特征以及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必然是博大精深的。语文教育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语文课程对知识、能力、技能的整合力、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等方面,我们提倡并学习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兼容并蓄。
  2.心理因素。学习的动机和注意力永远是教学活动最关注的一点。几千年来各个教育者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形成了各种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课堂教学最优化在这一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展。其中语文教育的心理因素体现在师生双方的意志、师生双方的情感、教学的组织、方法的选择、计划的调整、学生的自我控制等方面。
  五、针对特殊学生实施最优化教学的方法举例
  教学最优化对于教学工作中的培优也给出了非常有效地方法。必须要明确的是课堂教学必须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多优等生会觉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对于优等生我们必须在分析研究后制定出特别的教学方案,相应的教学目标也要做调整,以满足教学中的培优的需求。课堂之外是培优工作的主要阵地,相对于学困生而言,优等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意志也强烈很多,通常优等生在家的学习环境也要好一些。针对这些特点,在培优方面我们的主要工作围绕培养并强化优等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读书多动笔的习惯几个方面进行开展。同时,要运用优化教育,提高优等生的品质,努力拓宽思路,培养符合型的优等生。
  六、结束语
  巴班斯基的教学效果最优化理论从辩证的系统结构论出发,把教学效果的各个环节视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以最优化理论的两条最核心的标准,即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为基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理论研究和方法指导上做到了兼收并蓄,为我国当代语文教学改革开创了新思路。
  (作者单位:贵州省务川县茅天中学语文组)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盐酸绿卡色林和替卡格雷作为多晶型药物,均具有多个药物晶型,不同的药物晶型会直接影响其理化性质,主要表现为稳定性、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熔点、密度和外观等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影响临床疗效,所以对药物晶型的研究越来越重要。目前报道的盐酸绿卡色林有三种晶型,分别是晶型Ⅰ、晶型Ⅱ和晶型Ⅲ,其中晶型Ⅲ最稳定为其优势晶型。已报道的替卡格雷具有四种多晶型和一种无定型,其中晶型II为优势晶型。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盐酸绿
阻变存储器作为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在最近十多年来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作为阻变存储器的核心,阻变材料的阻变性能和阻变机制一直是相关研究方向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技术在Pt/Ti/SiO2/Si基片上制备了TiO_2为功能层的薄膜型阻变存储器单元。本论文通过控制TiO_2薄膜的沉积和退火工艺条件改变TiO_2薄膜中的
随着电子产品朝高集成度、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电子产品中的芯片所需要承受的电流密度越来越高,导致芯片的发热量随之增加,其服役温度上升。现有的半导体材料单晶Si做成的芯片在高于150℃时就不能稳定的工作,与Si材料相比,Si C材料的服役温度高,并且能够在600℃稳定的工作,因此Si C材料作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被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能够用于连接这种半导体材料做成的芯片的粘贴材料却少之又少。本文的目标是研
在铁电材料领域,二钛酸钡(BaTi2O5)是一种在b轴方向上具有较大介电常数的铁电材料且居里温度为430℃左右的无铅铁电材料。可应用在多层陶瓷电容器、铁电存储器等器件中。然而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方式转变创造了可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的转变,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主要从发挥学生主体性、差异化教学、巧用多媒体情景法教学以及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内容出发,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变师生活动方式的讨论。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 差异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 评价体系  一、概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