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体验,促进学生发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自己内心世界的建构和体验才能学好数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引导自主体验、关注个体体验、注重思维体验等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发展
  数学学习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亲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自觉产生新的认知情感和数学学习的内在需求,不断地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独立探索和体验,促进数学知识模型的自觉建构.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而忽略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亲历、体认和验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导致积极的“体验式学习”的缺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富有生活化、趣味性的数学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自我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开放式学习方式来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一、引导自主体验,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自己内心世界的建构和体验才能学好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过程最本质的目的——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体验,在亲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知识个体意义的感受,从而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
  以人教版三年下册“简单的平面图”教学中学生的三次“制图体验”为例.
  (1)第一次制图体验.师:试着把我们操场四周的代表性物体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展示学生作业)师:你们发现有什么问题吗?生1:南面没有对着北面.生2:四个方向有点乱.师:这四个方向是随便填的吗?生3:得按一定的顺序来填.生4:比如,南的对面就应是北,不能是别的方向.师:要按四个方向的顺序和相对的关系来确定这四个箭头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2)第二次制图体验.生展示不同的作业有四种类型.师:为什么同样的操场制出来的图有区别?生1:规定的方向不一样.生2:有人向上的表示的是北方,有人画的是东方.师:为便于表达和交流,统一的制图标准为: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3)第三次制图体验.学生按标准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操场四周的建筑物.
  先是让学生独立再现:按自己的想法试着画一画,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再让学生思辨绘制平面图应该有一定的规则:方位的顺序不能乱;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自觉产生统一平面图制作的标准.三次体验活动实际就是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实现了把现实空间的方向抽象到平面图上的目的,加深了儿童对平面图制作标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关注个体体验,促进问题解决个性化策略的形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更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差异,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习惯,形成对数学问题的个性化见解和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策略,以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体验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的教学为例.
  师:把15颗小星星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动手分一分.生1:每次拿5个一个一个地分.生2:一次取出一个,分完五次后再从第一份分起.生3:我是想三五十五,所以每份放3个.师:这种分法必须要在准确知道每份是几个的情况下才能圈出每份的个数,是吗?生:是.师:要准确地说出每份几个,就需要计算;如果不做任何推断却确保通过操作得到正确的结果,怎样分最规范?生:一个一个地分.师:一份一个地分,画下自己思考的过程.
  生1:15颗小星星平均分成5份,每份应该是3个,所以我就每份圈3个.师:能说出每份几个,就要分了;如确保由平均分得到正确结果,怎样分呢?
  生2:我是这样分的.师:图上能看出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个数吗?生:能.师:这种方法非常好,以前我们用过这种方法吗?生2:用过,在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时候.生3:我先在本子上画5个圈,每次想要取出5颗星,每个圈里放1颗,这样分,最后,每个圈里有3颗.生4:我是在小星星上写上1到5的数字,最后,数出每一份有几个.师:最后两种方法和第二种分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个一个分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这样学生在独立动手操作中,不仅初步感知了“按份数平均分”的分法,并用自己个性化的图形符号来表示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了这种平均分的本质,实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學习体验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三、注重思维体验,充分发展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同一体系的数学知识点之间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不同体系的数学知识也有外在的相似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证明等数学体验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现象中逐渐发现数学知识规律和本质,从而培养他们更深层次的数学思维,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其他文献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但仅凭教材中的一幅图、几个问题、些许习题就略显单薄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服务. 作为教师,应将教材开发创造,思考教材中更多的动态因素.  一、改造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在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以及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两个知识点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观察抽奖箱的环节,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1)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上的观察对象为
【摘要】从单元的框架设计、内容设计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审视了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特色课程建设的前期成果,提出应处理好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教学实践和科研的关系、教师个人发展和团队的关系以形成良性发展的教师文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技能;教师文化;转型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1]”中提出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
【摘要】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课程理念的广泛渗透,如何提高以学生学习质量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要探究和实践的课题.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很多,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强化预习指导,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满足学习差异.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
【摘要】“核心素养”为高中数学教学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才能让数学教学切合新的要求,本文以“空间几何体”一节为例,从教学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学习方法需要重新变革、教学手段需要不断丰富、评价手段需要更加多元等四个方面探寻数学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变革;策略  “核心素养”包涵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更侧重于能力培养、学习过程和实际的应用能力.高
背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容量更大,节奏更快,形式更新.  反思: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基于这样的课程目标,应更加侧重于课程内涵的高效体现,“繁华”的多媒体呈现并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训练,我们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杜
【摘要】随着浙江省文理不分科教学政策的实施,如何更好地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强化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成为高三教学思考的主要问题.面对该教学背景,高三数学教学改革成为高三教师和家长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优化高三学生复习数学的学习质量的方式,对其教学方法改进深入研究,从而为如何更好地设计、利用和优化高考试题教学方式,改善高三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的日常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改革除了在教材内容上有所体现,其余的均体现在对教师的要求上,新课改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学方式,对现代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探索,随着对教学方式的深入研究,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本文将根据当前高中数学的教学状况,从“学、导、思、用”等方面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
【摘要】备考是热点话题.“经典高频母题串链法”是基于课标要求、尊重基本原则、体现学科素养的应考新理念.  【关键词】备考;原则;理念;经典高频母题串链法  怎样应对初中数学冲刺复习?方法很多.但方法的选择总要有遵循原则.备考冲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下面结合田献增教师提出的“经典高频母题串链法”(下文简称“经典法”),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备考冲刺基本原则  考前冲刺阶段师生及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
【摘要】高中数学中有很多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其将代数和几何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连接,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用几何知识化解代数问题,成为一道连接两块知识的重要桥梁.本文浅谈该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知识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以形辅数;以数解形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到三个层次方面的教学:其一是教材中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即所谓的双基,近期课程纲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将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也直接影响着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推进,促进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阐释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高中数学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自主探究  为了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