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音乐课中绽放笑脸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增进素养、提高智力方面,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那么怎么样进行音乐教学呢?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很明显,“刺激”和“兴趣”成了这句话中的两个关键性词语。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的确,人一旦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总会主动愉悦地去学习、去探究,而不会使活动过程和认识过程变得那么令人畏惧。
  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如果不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那将抑制了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活活把学生潜在的音乐资质给埋没了。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只有慢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才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地去学习。那么,到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呢?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以下四个方面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创设良好氛围,诱发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可见,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开学初,我和学生一起布置了一个新的教室:墙上挂着音乐家的画像、各种音乐符号和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的图片。教室的右前方有一个可灵活变化的“音乐天地”,用来发布学生收集来的音乐信息……这么一布置,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弥漫着音乐氛围的教室环境。因此每当学生步入自己亲手布置的教室,亲切、温馨感油然而生,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二、精心制作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和色彩鲜明的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用形式多样的绘画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唱歌曲《两只懒乌鸦》第一段歌词时,我精心准备了一幅画:在高高的杨树上,有一个铺满了草的窝,里面住着两只乌鸦,看上去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另一幅是两只乌鸦的“窝”被北风吹走了,它们冻得直打哆嗦,一副“惨”样儿。课上,我采用拼图的形式,把这幅图画制作成可分解开的一个个小图块,并让学生拼好图后说说图画的内容。在玩拼图的过程中,我播放《两只懒乌鸦》这首曲子的主旋律,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然后我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拼图的内容,懂得了做事情要及时,不能浪费时间。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歌曲的第一段,很快就会唱了……学生看着色彩鲜艳的图,唱出了优美的旋律。可见,教具的运用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利用童话故事,增强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总是感性地对待问题,思维、语言等各方面还处于幼稚状态。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一颗童心注定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在音乐课堂上,这些“小家伙”不喜欢呆呆地坐在位置上只用歌声来表达感情。他们好动,喜欢在演唱的同时加点动作。对于儿童来说,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是紧紧相联系在一起的。
  在教唱《大鹿》时,我在学生已会唱这首歌后,就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一群小动物在快乐地玩耍,有小狗、小熊、小羊……”讲完后,我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去表演,并为他们戴上了一些小动物的面具,小朋友们边歌唱,边表演,开心极了!这既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从而使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浓。
  四、开展小组竞赛,保持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荣誉感强,好胜心强,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采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刺激”学生。当学生通过他们的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有成就感,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竞赛的方法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等等。在学生比完了以后,教师不光要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更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参与评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音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让学生摆脱了单一的歌唱带给他们的枯燥感,我相信这对他们以后的音乐学习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总之,兴趣是打开音乐殿堂的金钥匙,是学生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处于朦胧状态,所以启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但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一个细致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必要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主探索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优势,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关键词:多媒体;自主探索;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语文与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不是从零开始。因为,一方面语文课文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来表达一定的内容,都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
摘要:“情境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关运用该模式的情况,谈了自己的认识,并提出取得小学语文情境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于,设境: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激情:有效激发学生情感;入境:切实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宽情:升华学生情感等四个方面,且逐一作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设境;激情;入境;宽情    “情境教育”模式是李吉林在长期的教改实验中逐步形成、发展并
在教育课程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幼儿园一味照搬城市幼儿园的“高科技”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本园的教育资源,通过选择和优化,最大限度地、创造性地利用农村特色来进行教学。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广阔而丰富的环境,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就是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的生活为主线,而我们周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及时地引入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中心小学吕朝红校长说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去年他们对新招的一年级学生做了个调查,识字最少的仅认识六七个字,最多的已经识了七八百个字,同样,有的孩子连数数也刚刚学会,但有的孩子对20以内的加减法早已能脱口而出。     心急家长在加压     离9月份开学还有半年,那么这段日子里要不要让孩子加把劲多识字、多写字、多学点加减法呢?这个问题几乎每年都会成为育儿论坛里的“保留话题”。郭女士晒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把学生的视觉与知觉完整地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学生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是通过教师的板书呈现出来的,使他们记得更清楚、更牢固。另外,还可以在黑板上通过简笔画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语言的运用。   因此,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
上海世博会青年周请来世界名校的学生与中国学生零距离交流,让外国学生惊讶的是,很多中国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开场白几乎一模一样:“我教你一首中文诗吧!” 这是主办方老师为一名中国学生提供的例句,却几乎成了所有中国学生的“标准答案”。几个在场的外国学生差点儿以为,初识教人学诗是一种“中国礼节”。在世界名校的学子面前,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不让人焦虑。   “像我女儿这样的中国学生,过于听话,几乎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给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由于这类现象,导致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特别差,什么事都依赖家长。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就要从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为此,我想通过调查了解、个案跟踪的方式,探索指导家长培
以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的中心事实上集中体现了数学观和数学思想的重要变化,也即意味着数学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著名数学教育家伦伯格指出:解决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正是美国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论题。   那么,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究竟什么是一个 "好"的问题,它的标准该是什么?一般来说,一个好问题标准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一个好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这就是说,
〔关键词〕教育戏剧;高中;教学法;情绪管理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用语言把对知识的理解传达给坐在三尺讲台之下的学生。这种“传道授业”的教学方法已存在了几个世纪,其主要特点是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收。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一般是看学生对教师传播的信息吸收了多少。“好学生”的标准通常是上课配合教师教学,考试成绩优异。这种传统教育方式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肯定有其理由,但是,这种方法真的适合每个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思品的实践性,阐述了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结合笔者思品教学实际,从三大方面对思品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索:有生活,才有正确,才有能力,才有精彩。让学生通过对思品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人生。在新课程指导下,了解和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的道德认识,奏响课首第一曲;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齐奏课中第二曲;列举和评析生活实例,升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