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学课代表:康熙皇帝 从明代开始,就有传教士带来了西方数学方面的著作,将西方数学引入了中国。到了清代,西方数学进一步传播开来。要说紫禁城中最爱学数学的人,非康熙皇帝莫属。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数学,还设立了“算学馆”,挑选优秀的贵族子弟来学数学。 你看这些教科书和教具,是不是跟我们数学课上使用的很像呢?钟表课代表与音乐课代表:乾隆皇帝 从明代开始,西洋钟表传入了中国,它们以精美的外观,精巧的机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代表:康熙皇帝
从明代开始,就有传教士带来了西方数学方面的著作,将西方数学引入了中国。到了清代,西方数学进一步传播开来。要说紫禁城中最爱学数学的人,非康熙皇帝莫属。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数学,还设立了“算学馆”,挑选优秀的贵族子弟来学数学。
你看这些教科书和教具,是不是跟我们数学课上使用的很像呢?
钟表课代表与音乐课代表:乾隆皇帝
从明代开始,西洋钟表传入了中国,它们以精美的外观,精巧的机械设计,自动报时、自动演奏等功能深得王公贵族的喜爱。乾隆皇帝很喜欢摆弄西洋钟表,他还专门请了传教士在宫中制造钟表,在圆明园开设了专门的“钟房”。
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钟表大多数是乾隆时期制造的。
清代乾隆时期 铜镀金自开门人打钟
清代乾隆时期 铜镀金珐琅三人献寿钟
康熙时期,传教士进献了许多西洋乐器,康熙皇帝甚是喜爱,他的孙子乾隆皇帝事事都向爷爷看齐,这方面同样“不甘示弱”。为了聆听西洋音乐,乾隆皇帝曾从国外请来一批专家,把康熙皇帝留在库房里70多年的大提琴、小提琴、吉他、单簧管、双簧管、钢琴、竖琴等都修好,选了14名小太監学习演奏,这就是清宫里的第一支西洋管弦乐队啦!看,乾隆皇帝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让他身兼两科的“课代表”非常合适呢!
摄影课代表:慈禧太后
西洋照相机在晚清时期进入了中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但比起对钟表的全盘接受,中国皇室对照相机在喜爱之余多了一丝畏惧,因为那个时候的人非常迷信,民间传说这些照相机会摄走人的魂魄,所以很多人是不敢尝试拍照的。慈禧太后可以说是皇宫中最爱照相的人了,但她也坚持只照全身照,因为担心半身照里“缺胳膊少腿”会不吉利。
西洋画课代表:郎世宁
郎世宁来自遥远的意大利,在康熙时期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并进入如意馆成了一名优秀的宫廷画家。他本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5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留下了许多名画。你看意大利人郎世宁为乾隆皇帝画的画像,虽然用了中国的笔、墨、纸,却加入了西洋绘画的技法,使人物呈现出了立体的效果。
清代 慈禧太后照片
清代 郎世宁 《乾隆皇帝大阅图》
清代 缪炳泰 《乾隆皇帝朝服像》
对比一下,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画的乾隆皇帝像,看上去是不是扁平了许多呢?
其他文献
平日我们常讲到“矛盾”这个词,当人与人之间发生纠纷时,人们会说他们产生矛盾了;当市场上某种物资短缺,供不应求时,新闻中会说市场出现了供需矛盾。其实,“矛盾”的本意是指两种兵器,“矛”是刺杀用的兵器,“盾”是防御用的兵器,二者的作用完全相反。 战国时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韩非子,他的著作《韩非子》中就记述了一个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楚国有一个卖武器的人,先是夸耀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物品能够刺破它,后
伉俪情深 这座墓葬并不是一個人的,而一座是夫妇合葬墓,从墓志铭我们可以看出,这座墓的主人是明代的梁庄王和梁王妃魏氏。 梁庄王是谁呢?他名叫朱瞻(jì),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个儿子、明宣宗朱瞻基的九弟。1424年,14岁的朱瞻被封为梁王。直到5年后,他才去自己的封地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生活。1441年,梁王在自己的封地逝世,被朝廷授予了“庄”的谥号。 1433年,在连续两任王妃去世之后,梁王
你找到它的耳朵了吗 图中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展出的各种鸟的标本,也许你能叫出其中很多鸟的名字,不过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因为全世界现存的鸟有9000多种。为了适应高空生活,大多數鸟都具有极好的视觉与听觉能力。说到这里,你发现问题了吗?鸟确实有灵动的大眼睛,可是……它们的耳朵在哪里呀?鸟也是用耳朵接收声音的吗?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鸟都是有耳朵的,它们跟人类一样,是用耳朵来接收声音的。那么鸟的耳朵长在哪里
紫禁城里的防火墙在哪里? 话说清代康熙年间,有一天,位于紫禁城西北角的御膳房由于当值人员用火不当导致失火。大火越烧越旺,一路往南穿过乾清门,引燃了保和殿、中和殿,最后蔓延到了太和殿,使紫禁城里最重要的宫殿都被烧毁。防火墙 为了避免这种事故再次发生,工程负责人梁九就将太和殿两端原有的木质斜廊改成了砖砌的卡墙,我们把这卡墙称为防火墙。你知道太平缸和唧筒处吗?太平缸 在参观游览故宫的时候,你一定发
科技馆是让你的大脑“做体操”的好场所。大脑潛力无穷,千万别让它闲着,去玩玩科技馆中的项目,这些项目个个都能让你变得更聪明哟!脑力体操的鼻祖 华容道 中国游戏“华容道”和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棋、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华容道”这个游戏来源于著名的三国故事。在赤壁大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的“苦肉计”“火烧战船”打败,被迫退逃到华容道,却又遇上了诸葛亮设下的伏兵。关羽
皇家的春联竟然是白色的? 你知道吗?《元日》中这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这里的桃符就是春联和门神的前身。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和提倡下,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逐渐在宫廷和民间推行开来。到了今天,写春联、贴春联仍然是春节期间重要的文化活动。 和我们现在的春联相似,明清宫廷中的春联内容也是以吉祥话为主,并且因为当时的春
这句诗中是不是有好几个字大家都不认识?诗的意思是: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大家齐声高呼万寿无疆。看来,这描写的是为过生日的人祝寿的情景。 吹生日蜡烛、许愿、吃蛋糕、收礼物……这些事想必你在过生日时都经历过,那么在紫禁城中,皇帝的生日是怎样过的呢?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日不同,皇帝的生日被专门设置成了一个节日,叫“万寿节”。在明清时期,“万寿节”与“元旦”“冬至”并称“宫中三节”,可见皇帝的生日
在你的印象中,紫禁城是不是高墙深宫,隔绝了外界的烟火气息呢?其实呀,生活在其中的皇帝和他的家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规律的起居流程。那么,皇帝家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呢?他们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偶尔睡个懒觉呢?住在紫禁城的皇帝也会搬家吗? 紫禁城是明清两个朝代皇帝们的家。但你知道吗?皇帝和他的家庭成员是分别住在不同宫殿中的。而且,他们也会偶尔搬个家哟! 明代的皇帝住在乾
谁在管理明清宫廷的饮食? 明代管理宫廷饮食的机构可以分為两个系统。一个是光禄寺和太常寺,负责准备宴会、典礼上的美食;另一个是尚膳监、尚食局、甜食房等,主管皇帝的御膳、宫内的日常餐饮。 至于大家熟知的御膳房,则是在清代才出现的,是御茶膳房的一部分。御茶膳房是内务府的分支机构,掌管宫廷的日常饮食,由膳房、茶房、档案房等部分组成。其中,膳房又分为五局。 因为紫禁城太大了,所以膳房也不止一座。比如位
宮廷宴会是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的场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宫廷宴会,比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还要花样繁多。古时候,节日有宴会,婚嫁有宴会,遇到国家大事,就更要举办宴会啦!虽然宴会这么多,但每一个都不是随便举办的,古时候的宴会不仅有固定的菜单,专用的音乐和舞蹈,就连不同级别的官员享用的酒食都不一样。明清宫廷宴会上所有人吃的都一样吗? 明清时期的宫廷宴会种类繁多。在元旦、立春、端午、七夕、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