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研究报告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470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观察是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的方式之一。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是聚焦课堂中的师生行为、师生活动以及课堂生成,依据从课堂情境中收集的资料研究师生认知轨迹的科学研究工具,重在检验教学中师生的教与学是否走向深入。
   关键词: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096-02
  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内教与学的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的方法与形式有很多,观察量表是其中的方式之一。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观察量表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课堂观察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观察质量。本文以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存在的问题
   第一,有些课堂观察量表,因为观察点过于琐细,冲淡了观察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把握和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的反思。第二,部分教师课堂观察技能偏低,听课模式传统,专业性不强。第三,在课堂观察中,部分教师的课堂活动缺少明确的目的性,随意性很大,问题设计缺少层次性、梯度性,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因此,教师需要制作一份科学合理的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以指导课堂教学行为。第四,部分教师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研究主要凭借经验与印象,而這些经验往往不够精确。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认知轨迹。
   二、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解决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听评课活动专业性不强,因此,本校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图示技术在初中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个性化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与“图示技术支撑下‘三案一卷’深度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科研成果,建构了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关注师生言行、师生互动以及课堂行为,赋予课堂观察更丰富的内涵与意义,提升听评课活动的专业性。
   2.解决问题的过程
   (1)剖析问题阶段。传统的听评课活动目的性不强,随意性大,耗时多,效益低,而且是对讲课教师的单边评价,因此,对讲课教师教学实践的影响不大,对听评课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程度也有待商榷。深度学习课堂观察将讲课教师、听评课教师定位为研究者、发展者,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与行动者,重点观察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认知过程,并借助工具呈现师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以考查师生的教与学是否走向深入。(2)学习领悟阶段。深度学习课堂观察有明确的主题,即研究师生的教与学是否走向深入,是否由已知探向未知。整个观察活动有四个基本阶段,即观察主题确定阶段—课中观察阶段—课后研讨阶段—再实践打磨阶段。(3)建构量表阶段。该量表赋予课堂观察更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力图将听评课活动升华为专业活动,从而让观课教师、授课教师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学习者、研究者和行动者。
   (4)实践完善阶段。教师遵循“投入实践—研讨修改意见—再实践”的过程进行实践完善。
   3.解决问题的方法
   (1)理论学习。要想让教育科学研究走得深、走得远,理论必须先行。为此,本校为教师购买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大量书籍,并鼓励教师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做好学习笔记,互相交流、互相研讨,从而形成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2)主题培训。本校教师先后多次参加校内外与课堂观察内容相关的讲座、培训,认真书写培训笔记、心得,并反复研读,从而加深对课堂观察内容的理解,并内化于心。(3)行动研究。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需要一个过程。而经过理论—实践—理论循环往复的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状态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三、成果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成果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深度学习是其主题。第二,听评课者、授课者与学生是一个整体,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第三,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制作完成。成果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度学习课堂观察的概念界定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合知识,并迁移应用,使思维更加深入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具有深度融合知识结构、深度体验关键过程、深度促进合作交流、深度联系生活实际四个特征。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是聚焦课堂中的师生行为、师生活动及课堂生成,依据从课堂情境中收集的资料研究师生认知轨迹的科学研究工具,重在检验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否走向深入。
   2.深度学习课堂观察的具体内容
   观察教师教学行为: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个性(特色)突出,建构知识框架、呈现思维过程;在教学行为上,问题设计指向教学重难点内容 ,引领学生思维逐渐走向深入,评价点拨恰当到位。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自主学习上,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思维发展上,能质疑,并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观察师生活动:在师生互动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学生质疑—教师理答—领悟内化、学生展示—师生评价—能力提升;在生生互动上,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善于倾听,交流讨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四、应用效果及反思
   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有助于教师敏锐地发现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使听评课者、授课者与学生成为一个整体,共同研讨,共同提高。例如,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对本校教师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中青年教师专业能力迅速提升,在各级各类赛课中多次获奖,省级卓越教师、模范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以及市级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占总人数的50%以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显增强,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整体学习状态良好。    五、結语
   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课堂观察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观察质量,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将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向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是教育工作者着重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滕义和,黄晨莹,黄彬彬.让深度学习成就转知成智、转识成慧[J].福建教育,2020(10).
  [2]胡文凤.学历案:基于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方案[J].语文学刊,2019(01).
  [3]郝秋子.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散文深度学习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0).
  [4]韩建芳,孙学东.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2019(35).
  Research Report on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ale of Deep Learning
  Qiu Yuling
  (Xiangge School,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163000, China)
   Abstract: Classroom observation is a professional activity to improve students’ classroom learning behavior and promote teachers’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scale is one of the way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The in-depth learn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ale is a scientific research tool that focuses on the teacher-student behavior, teacher-student activities and classroom gen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studies the cognitive trajector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classroom situation. It focuses on testing whether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n-depth in teaching.
  Key words: deep learn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ale; teaching; student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个性化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具体设计策略有:设计阶梯式作业内容、作业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创编文本、进行个性化作业批改,以此提升语文教學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
摘 要:以提高学科素养为目的的议题式教学中,“微案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微案例”引领学生进入议题讨论,在案例分析中总结出相对应的政治知识点,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营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学生的綜合素质大有助益。文章从议题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微案例”的特点简述出发,探讨“微案例”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微案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
摘 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初中物理“微实验室”,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基于探究能力培养的物理微实验,实验设计要“小中见大”,实验器材要“坛坛罐罐”,实验探索要“究其本源”,实验应用要“回归本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微实验;探究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存在实践环节薄弱、技能和知识脱节、课程内容不合理等问题。文章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指出高职院校要修订教学大纲、制定新的课程标准,采用案例驱动法和游戏进行教学,将课程的实验教学转换为项目实践,使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采用全新的考核方案。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G719.2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一些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有一定的難度,数学教师应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文章对案例教学进行概述,分析案例教学的特征,指出教学案例的选择、构建数学思维、合理实施实验教学、综合测试、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课后案例教学等是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要将德育成功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必须深入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从问题出发,寻找更优的德育渗透策略。教师要强化课堂中的德育功能,挖掘文化中的德育元素,组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撰写生活化的数学作文,以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任务。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学习兴趣;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阅读教学理念滞后、阅读教学目标偏离、阅读教学模式陈旧等情况。而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可有效弥补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阅读引导、阅读体验、阅读分享、阅读方法、阅读评价,激发学生的批注兴趣,提高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以此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情境教学法要求一线教师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托,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情感性和典型性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文章分析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意义,指出教师要通过故事情境创设、表演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辩论情境创设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水平,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G632.4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时,要有意识地渗透文明礼仪元素,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要发掘内容,引入文明礼仪教育机制;创设情境,启动文明礼仪教育程序;组织活动,提升文明礼仪教育品质;延伸训练,巩固文明礼仪教育成果。   关键词:学生;道德与法治;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摘 要:群文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合理选择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整合群文阅读资源,转变教师授课模式;教会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正确提出问题并讨论的策略;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运用阅读策略,让群文之间相互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阅读兴趣;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