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绿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y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字眼,爱能让人陶醉,爱能激人奋进,爱能使人健康成长,爱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如果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是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以愛为基础,以爱为根本出发点,启发学生思维,撞击其思想火花。用爱心培养学生的情感,挖掘其内在潜力,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一、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多年来,通过对班主任工作的探索,我领悟到:要想把班级管理好,把教学工作做好,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互相理解、将心比心,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目标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顺应,从而达到教育活动的同频共振。要做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必须接近学生,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碰见自己的学生总要笑一笑、点点头、问问好。我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拉家常,交流各种思想,平时也常打电话与家长交换意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脾气秉性。介绍学生的在校情况时,也尽可能地介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我班的刘某原是让每个教师都头疼的学生,上课安静不了几分钟,下课喜欢欺负同学,教师的严厉批评和耐心教育对他毫无效果,依然我行我素。通过了解,我知道了刘某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其父亲脾气暴躁,刘某一犯错,父亲非打即骂,从没有耐心地和孩子沟通过。由于忙于挣钱养家,忽略了孩子,更别说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了。正因为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教导,造就了刘某偏执的性格。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我多次找刘某谈心,告诉他父母养家的艰辛和对他的爱与希望,同时我也跟他父亲多次沟通,告诉他需要关爱和肯定……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刘某终于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
  二、尊重和信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热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理解和鼓励。我在工作中就十分注意这一点,当学生犯了错,批评教育时,我刻意选好批评的场合和批评的正确方式,时刻注意自己的措词,以尽量避免当众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当学生暴露缺点时,我尽可能地采取谈心的方法指出其缺点,讲明道理,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便会更尊重教师,从而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班有几个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管教,这几个学生学习随便,经常缺课和缺交作业。我利用下课时间跟他们谈心,谈他们的父母亲,了解他们的生活,告诉他们有什么困难和痛苦都可以找教师,教师一定想办法帮助他们。平日里,我多次为他们缝补脱线的衣服、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慢慢地,他们不再自暴自弃,变得好学了。
  三、注重师生情感交流,鼓起互爱风帆
  1.发现闪光点,倾注爱心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同时寻找一切机会,让他们的优势得以发挥。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让他们当学习委员或课代表,帮助其他学生进步;平时说话有分量的学生让他们管理班级;热爱劳动的学生让他们当劳动委员;热爱体育的学生,在每年的体育运动会上让他们尽情地发挥;热爱文艺的学生,让其在每年的学校艺术节文艺会演中表演……教师的善于发现和不偏袒,会赢得学生的坦诚和尊敬。
  2.多赞扬,勿训斥,循循善诱
  俗话说:是人都会犯错误的,何况是活泼、调皮的孩子。他们犯的错,大部分都是无意识的,他们需要的是教师的循循教导和帮助,而不是一味地训斥。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更愿意听到教师的赞扬,他们认为赞扬蕴含着教师的鼓励和期待,赞扬代表了教师对自己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希望听到表扬,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赞扬如同温暖的阳光,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幼苗才能茁壮成长。我班学生李某是一个好动但脑子特别聪明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犯小错误,如把别的同学的书包带扯断;在女同学的口袋里放小动物……把别的同学弄哭他就高兴了,总少不了挨家长骂。针对他的情况,我喜欢在课堂上多向他提问题,他每次回答都正确,我就及时给予他真诚的赞扬。特别是每个单元的测试,只要他有点进步,我都积极表扬,听了我的赞扬,他可高兴了,我趁机说道:“如果你能把欺负别的同学的毛病改掉,你会更棒。”在一段时间的引导下,他改正了错误,对我的态度也慢慢有所改变,由满不在乎转变成欣赏和尊重。每次遇见我,他远远就大声地打招呼,过年过节还硬塞些小吃和水果到我的办公桌上。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让我们尽自己所能,从点点滴滴做起,抓住每一个爱的瞬间,真诚地去爱孩子,让爱托起那片绿叶,去挑战新世纪的明天!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工作当中的一个重点,本文就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如下.  一、明确数学概念的重要性  数学概念源于生活.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时,需要通过一
数学教学是需要精心预设的.但是,精心预设不等于就一定能够有精彩生成,因为教学不是演戏.演戏,只要演员能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命运在特定时间段的情感分寸,就可以将扮演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之至.而教学,其主体是学生,能否使课堂精彩连连,要靠教师这位导演能否“导”成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其奥秘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