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谁颠覆了我们的价值观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毛女嫁给黄世仁
  
  礼堂里座无虚席,当著名文艺评论家王义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坛,他决然不会想到,他的这次极为普通的与学生探讨流行文化的演讲,注定要成为2009年秋天和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热门话题,其在国人精神世界里引爆的裂变震撼一点不亚于一枚炸弹的威力。
  王教授从传统文化讲到现代文化,从孔子讲到苏格拉底,从孙中山讲到邓小平,人类在探讨共同价值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困惑,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价值观的传承、裂变和颠覆引起大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就是在这次演讲中,一位青春可人的“90后”女生提出了一个积郁心中已久的想法,她问:“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风度翩翩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啊!”
  “白毛女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90后”女学生在这个秋夜看似寻常的一问经各大网站转载有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白毛女的故事堪称中国的红色经典,40岁以上的中国人可谓耳熟能详——
  喜儿,我国经典现代歌剧、电影《白毛女》的女主人公,是旧社会受尽地主阶级压迫的农民阶级的典型代表,也是底层社会命运悲惨女性的象征。喜儿与同村青年大春相爱。喜儿父亲杨白劳欠恶霸地主黄世仁高利贷,年关将至,黄世仁逼债,杨白劳命丧大年夜,喜儿被辱,大春出逃。喜儿雪地里生下死婴,深山躲避,头发全白……
  有报道说,当年话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期间,有战士愤怒地持枪冲上舞台,忍不住要枪毙了“黄世仁”;即使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也迟迟不愿与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握手。传统的意识形态已经把喜儿固化为正义与善良的化身,而黄世仁则是丑陋与邪恶的代表。
  网络上迅速掀起了“喜儿该不该嫁黄世仁”的讨论热潮,帖子、博客铺天盖地,观点各异、看法不同。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嫁给‘黄世仁’,等手里有了钱,可以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当年的白毛女也可以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可她偏要和黄世仁对着干。”这是一种“90后”女大学生提出的观点,新浪网以这位女大学生的观点为题,在网民中进行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五成网民表示理解女大学生称“白毛女应嫁给黄世仁”。
  新浪网的调查结果不啻火上浇油,网络上的讨论日益激烈,反对者痛心疾首。
  我所认识的一位姓杨的退休老干部讲起“90后”的年轻人就摇头叹息:“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堕落到如此地步?杀父的仇人都能嫁,只要有钱,恶霸地主都可以依托终身,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国将不国啊!”
  满头银发随着老杨摇晃的脑袋不停地抖动,他那满是沧桑的面孔布满了悲戚与无奈,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激动与愤怒被夸张放大,不能不令人动容。我为老杨的真诚所感动,这是血液中都流淌着信仰、为信仰奋斗了一生的一代,当他们看到为之付出青春和热血的信念已经随着物欲的狂风渐渐远去,当他们看到激情燃烧的岁月铸造的信仰已经被金钱的魔力所稀释,当他们看到如此多的网民把黄世仁从十八层地狱打捞出来并为他穿上鲜亮的外套,他们剩下的只有失望和绝望……
  有好事者编写了黑色幽默《杨白劳外传》,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喜儿嫁给黄世仁后,老黄很激动,把老岳父杨白劳的农业税免了。喜儿和黄世仁的婚礼特隆重特奢华特风光特显摆。喜儿不扎红头绳了,发卡都改用she~s的。过去弄块布做包袱皮,如今的背包不是LV,就是Dior。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喜儿的生活把女友们羡慕得不行不行的。她们纷纷表示:嫁人就嫁黄世仁。于是,骑白马的王子和骑白马的唐僧终于过时了,嫁给开宝马的黄世仁成为一种新的潮流风向标。影视女明星们走在潮流最前面,她们挤走了黄世仁的前妻,纷纷嫁给了黄世仁。连体育明星们也互相攀比,既要当冠军,又要嫁富豪。据说有的明星本来有个挺好的大春哥,硬是被嫌贫爱富的妈妈逼着嫁了个黄世仁。
  黄世仁娶了喜儿后老夫聊发少年狂折腾了几天,后来新鲜劲儿过去,就找别的丫鬟了。大户人家是非多,黄世仁他妈不好伺候,喜儿郁闷久了,江湖就会传出某明星复出的消息……
  沸沸扬扬的舆论向人们发出了这样的信号:几十年煞费苦心构筑的主流价值意识的大厦面临轰然倒塌的危险。
  铁血论坛网站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揭惊人真相:杨白劳吃喝嫖赌黄世仁收养喜儿》,读后令我陷入深深的惊恐与不安。作者称经过对黄世仁家乡河北省平山县进行详细调查,得知了历史上那一段传说的真实面目。他要给遗臭了多年的黄世仁翻案。
  在他的笔下,黄世仁在杨白劳欠下巨额赌债无力偿还又遭债主追讨的时候,立字据借给杨白劳大洋1000块(相当于现在的10万元人民币),然后又收留未成年的喜儿。杨白劳欠钱躲债吃喝嫖赌无脸见人,最终误喝卤水不治身亡。黄世仁念在同杨白劳多年的情份上,厚葬了他,并且收养了喜儿。
  看看《白毛女》有关作者自己的回忆,“完全没有对事实进行调查,仅凭自己的革命忠诚,就颠倒了杨白劳欠债不还的基本事实,又把为富不仁的帽子扣到黄世仁头上……”
  一个叫“杨墨”的网民甚至对“杨白劳与黄世仁之间的债务纠纷”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结论:黄世仁的富,应该是他家祖祖辈辈辛勤劳动的结果,杨白劳的穷则是他自甘堕落、好吃懒做造成的,不存在什么黄世仁剥削杨白劳的问题。
  “杨墨”认为,黄世仁和杨白劳这起债务纠纷在当代可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却在特殊的年代里被渲染成了一个可怕的悲剧,用来在纯朴善良的农民之间人为地造成一种撕裂,造成农民之间的仇恨与敌视,演化出了一幕幕血淋淋的惨剧,这才是最为可悲的事情。
  “杨墨”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点击率极高,看了此文,谁还会对万恶的黄世仁恨得起来?谁还会同情那个到处躲债穷酸的杨白劳?
  一位中学生在网上看了这篇文章说,早就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十几年来,黄世仁是坏人,喜儿、大春、杨白劳是好人,如今固有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之后,第一个涌上心头的想法是上当受骗了,接着就在心里问为什么,谁欺骗了我们,矛头所向不言自明。再接下来就是对捏造者的厌烦和不信任,以后再说什么我也不会相信了……
  如何看待历史,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已经成为不能不正视的重要问题。互联网为人们评价历史、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人人都可以登上这一平台表演,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见解拿到这个平台来展示,在看起来异常热烈的喧闹中,传统理念被消解,固有价值被颠覆。
  还有“范跑跑”先生,身为人师的他在那场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中丢下上课的学生飞也似地一通狂奔,率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过后居然理直气壮为自己开脱,称自己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自己的父母也不会管的。这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行径,竟然有人赞其为“真小人”,说“真小人”要远远好过“伪君子”,一时间,“真小人”竟然成了人格典型,引发了网络中关于“真小人”和“伪君子”的激烈讨论。
  之后,网上的一则消息再次掀起轩然大波:因在汶川地震中扔下学生独自逃生引发网民愤怒、并被称为“范跑跑”的原北大历史系高才生范先生,将正式受聘于北京某教育学校,担任该校文科教研室主任和潜能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并将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讲人文关怀及如何考上北大。
  网上民意中赞成和反对的意见势均力敌。反对派说,他干别的不管,绝不能让他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赞成的则表示,如果说范先生能否再当教师还可以争论的话,那么范先生拥有重新就业的权利却是不容置疑的,任何人都不能给他的一生贴一个一成不变的标签,谁也没有对其赶尽杀绝的权力。
  不知真是炒作,还是迫于舆论压力,几天以后学校就作出声明,决定“无限期推迟范美忠到学校任教上岗”。
  可以说,范先生是幸运的,他赶上了开明的时代,社会的宽容和进步在他身上体现得十分充分,他还是个年轻人,社会允许年轻人犯错误,也允许年轻人改正错误。
  
  呼唤道德重建
  
  在市场经济的涤荡下,国人的灵魂在嬗变,在沉沦,在升华。
  山城重庆,一位棒棒哥(挑夫)郑定祥的名字迅速在坊间传播,他让中国人再次认识了诚信的可贵,寻找回中华民族被遗失了的美德。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从重庆忠县农村来城里打工的郑定祥以10元钱的价格,帮人挑两大包羽绒服,途中与雇主走散。为了物归原主,老郑在寒风中苦苦寻找雇主,他找遍了广场、街道和派出所,始终不肯放弃。
  棒棒哥坚守诚信感动了千千万万个网民,不到一天时间,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等50家网站迅速转载他的故事,网民跟帖留言十几万条。
  “好样的棒棒哥!”人们好评如潮。郑定祥“缺钱不缺德”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立即成为网民传颂的热词,并被收录为百度百科词条。
  与此同时,网上传来深圳两学生因扶助老人获得重奖的消息,称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给予该市罗湖区高中生罗炜、周天成每人1万元的奖励,表彰他们今年1月初扶助跌倒老人黄玉珍并将其送到医院和家中的行为。
  同样有一位老人跌倒,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却无人伸出援手,直至老人在寒冷的冬日死去。人们不敢相助,宁愿只做看客。有网民分析说,近些年来,在“彭宇案”“李凯强案”等事件影响下,“救人有风险”经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共识。
  道德良知与冷漠麻木在寒冷的冬日如同两股潮流在祖国上空交织博弈,一次次冲击着中国人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中国人的良知。人们从深圳高中生的行为中感受到了冬日的暖流,看到了暗夜的曙光。
  大文豪雨果说:“普遍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毫无疑问,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的持续发展,使社会财富快速积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人们的道德水平与经济成就成反比,快速下滑,下滑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广,贻害之深远,远比当代中国人意识到的严重。无论一向以清高自许的文坛圣地,还是曾被以“天使”之称赞誉的医护人员;无论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师者,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们,利益冲动激起的浪潮淹没了我们心中的圣洁之地。
  不管你是否承认,当代中国,价值在重塑,传统在动摇,观念在交锋,意识在更新,理念在解构,信仰在消解……
  这是一个价值重塑的时代,一个多元选择的时代,一个观念撞击的时代,一个浴火重生的时代。
  网络就是那双推年轻人下水的手,网络在加速颠覆必须直面的现实。重构社会的秩序,寻回失落的道德,是今天中国最为紧迫的任务,为了我们,更为了子孙后代。
  
  大文豪雨果说:“普遍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毫无疑问,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的持续发展,使社会财富快速积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人们的道德水平与经济成就成反比,快速下滑,下滑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广,贻害之深远远比当代中国人意识到的严重。
其他文献
晋西北汾河湾上坐落着一个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的县城——静乐。“静乐是个好地方,地阔土沃多矿藏”,这首静乐人自编自唱的歌颂家乡的歌谣,传唱了近40个年头,表达了静乐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祈盼美好生活的愿望。  静乐是一方古老的文明发祥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风神山新石器的大量发掘,见证了静乐早期的人类文明。历史上黄河、汾河文明的滋润、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造就了静
杜庆禄。男,1967年生,重庆市涪陵区人。武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科科长。  他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积极争取各种社会扶贫资源,支援山区教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募集社会扶贫资金6000多万元,援建学校16所,资助学生15598名。2008年,武隆县扶贫办被评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表彰。  结亲助学,探索统筹城乡教育扶贫新路子。他在作了大量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建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大同市南部,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南一隅,它的前身是大同矿务局职工大学,始建于1975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原大同煤炭T业学校合并组建为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为北岳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开设了煤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地质、矿山测量、选煤技术、煤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
“殷谦的最新著作《末世·2012》获得了榕树下网络原创大赛特等奖,并被北京某出版机构以100万元的天价买断。”得知此消息,记者对作家殷谦进行了专访。其新作《末世·2012》对目前流传甚广的“2012世界末日论”进行了深入分析。2012真的会来吗?相信本书能给广大读者一个明确的答复。     70后作家殷谦在2009年以一部长篇小说《天廷秘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该书不但显示出这位青年作家的文学才
2009年12月10日,我国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从12月9日起,辽宁全部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枪决执行死刑的方式将彻底消失。至此,我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已开始这一死刑执行方式的转变。  而在100多个至今还在执行死刑的国家中,继美国、菲律宾等少数几国之后,我国已步入注射执行死刑这一司法文明的行列。  从“弹头”到“针头”,我国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为缩短这段距离,杭州西子湖畔的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作出了突
1923年,爱达荷州格兰治镇上一时轰动,因为有位中国老太太骑马进了城。这就是波莉·贝米斯,她在偏僻的鲑鱼河谷农场上住了50年,从未坐过汽车,更不知道电影是什么,当地报章称她为“现代的瑞普·凡·温克(Rip Van Winke)”,也就是美国的刘姥姥。但她却成功使自己成为小镇备受爱戴的人——在那个排华的年代,这尤其不易。  2010年3月,《纽约时报》推荐书单中出现一本追述美国早期华工史的书《扑克新
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推进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常态化,对于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6月,中央启动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而山西省侯马市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机制、新模式,于2000年构建全市大信访格局,2007年3月开展市委书记(市长)大接访活动,并建立市、乡、村三级信访网络,构筑了为群众解困、为政府分忧、促社会稳定和谐的平台。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又一个书
用“音乐疗法”让情绪出走  早在远古时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就应经意识到音乐对健康的作用。楚国时期有位太子因“宅居”深宫太久,患上了抑郁症,于是请御医用音乐配合针灸疗法求得健康。在埃及,人们把音乐称作“灵魂的医学”,传说中所罗门王患上神经衰弱,不是请名医开药,而是坐下来聆听宫廷音乐师的竖琴声。  在希腊神话中,缪斯是九位古老的女神,它们代表通过传统的音乐和流传的歌所表达出来的传说。这九位女神不仅精通
聋儿有幸 被亲父遗弃后又有了爸     幼年时的何留有一个幸福的家,那时他的名字叫乔冰,父亲是演员,母亲张开森是企业干部。1岁多时,他因感冒打了几针“链霉素”,结果刚学会叫爸爸妈妈的他突然什么也听不见了,医院诊断为“耳神经萎缩”,从此成了聋孩子。他读小学一年级时,父亲怕受拖累,抛弃妻儿离家出走了。   几个月后,张开森经人介绍认识了何雪健。当时,何雪健是一家电视机厂的干部,一个没有结过婚的小伙子。
我父亲今年80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足不出门户、字不上街头、身不影海外的小人物,普通平凡,于上世纪50年代初农村信用社成立之日起就担任会计,1958年被下放,接任本村生产大队会计多年。  当时还无所谓会计师,但他的理财能力和操守早已被我这当儿子的评上了“会计师”,因为他传授给我终生受益的“一分钱”学说。  “我的账没有一分钱错”,这是父亲引以为豪的一句话,也是送我走上社会的一根“拐杖”。文革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