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ei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有极大的关系。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要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班主任在布置课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等及一些名言佳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经常在这一小小的板块闪现。
  
  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在校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在这样一个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据了解,被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三、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1、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教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教师关系亲密了,既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2、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我分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一次,我到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我发现我班学生XXX徘徊在门外,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于是经常找他闲聊,了解到他因学习压力过重,致使学习紧张、焦虑,成绩下降,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结果恶性循环。找出症结后就能“对症下药”,我与他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初中成绩拔尖,父母期望过高,初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惑,便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
  
  四、动员家庭和社会,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为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问题咨询和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分析、解释、评价,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其他文献
打造品牌特色一直是学校管理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管理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国内一些优秀学校的发展靠的不是口号,而在于学校具有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
作为一名从业近二十年的高中美术教师,笔者发现,当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本文中笔者结
历史学科知识庞杂、头绪众多,对学生记忆、理解造成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化繁于简、化难于易,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逻辑性分析法在教学中
学生高效学习的实现依托于小组合作分享,展示交流。可见,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培养能力。鉴于此,笔者从英语教学出发,就合作学
当前,我国已正式成为国际贸易组织的成员国,面对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甘肃煤炭工业应如何发展?怎样进行结构调整?又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