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东莞市大朗职业中学为例,探析中职学校开发毛织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中职学校;毛织服装;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在毛织服装设计、管理、技术以及生产等方面严重缺乏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造成这个现状的主要因素是在毛织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然而,随着毛织服装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以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等众多地区形成的毛织服装产业集群急需数以百万计的毛织专业人才。我校开全国之先河,成功开设毛织服装专业,并取得很好的办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毛织服装专业的开发及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一、我国毛织服装专业教育兴起的必然
我国是毛织服装生产、出口的大国,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内销毛织服装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当前,毛织服装特有的编织工艺的应用和开发已朝电子化发展,这不仅丰富了毛织服装外观肌理的花样和设计理念,而且将这一原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有力解决了我国现今出现的用工紧张的矛盾。因此,我国毛织服装行业面临着朝向品牌战略的实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发的严峻挑战,这为培养毛织服装专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机会。

二、中职学校毛织服装专业的开发与人才培养方向
毛织服装专业专门化教育,需要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共同参与。从这一行业的现实需要和发展的前瞻性需要可初步概括为几类人才:一是具有产品开发能力的设计人才;二是具有品牌开发管理的策划管理人才;三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对外贸易人才;四是具有市场推广和品牌推广能力内销人才;五是具有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工艺人才;六是具有其它如跟单、生产管理、成品核算以及材料组织等方面的人才。
为了有利于毛织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毛织专业人才应是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笔者从毛织企业、行业了解到,现在需要的中等技能型人才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毛织结构工艺(俗称吓数)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毛织服装设计基础,梭织服装纸样技术,毛织织片及毛织服装和梭织服装制作工艺,毛织材料组织和应用等专业素质;二是数控横机花型设计(俗称电脑画花)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数控横机花型设计、图案设计、毛织服装结构工艺、数控织机操作以及毛织材料应用等专业素质;三是营销人才,为满足毛织服装品牌推广和内销服装市场的需要,这类人才应具备市场营销知识、服装美学知识、服装款式设计基础、毛织材料知识、服装展示知识、品牌服装连锁策划与经营、口才与交际等专业素质;四是基层生产管理人才,为适应现代毛织服装电子化以及与梭织布料混搭生产的需要,这类人才应具备毛织服装企业的生产和梭织服装企业生产方面的基本运作、毛织生产现场管理、毛织服装成本核算、毛织和梭织服装材料、毛织服装跟单以及毛织服装英语等专业素质。
三、中职学校毛织服装专业课程设置
(一)毛织服装专业开发实践。
我校从上述有关毛织行业急需人才的状况、毛织服装专业开发与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中,得出中职学校毛织服装专业设置的结论并付诸实践。学校通过几年的办学,探索出几个专业方向:一是毛织服装结构工艺专业,主要培养精于毛织结构设计,懂得服装设计与服装纸样、毛织服装数控横机花型设计和数控横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毛织服装花型工艺专业,主要培养精于毛织服装数控横机花型设计和数控织机操作、懂得毛织结构设计与服装纸样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毛织服装营销专业,主要培养精于市场推广、懂得服装设计与美学、会展策划、品牌连锁经营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四是毛织服装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精于毛织企业运作管理,懂得毛织服装成本核算、毛织服装跟单、毛织服装和梭织服装材料以及毛织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二)毛织服装专业办学实践。
1.紧密联系区域经济。
我校于2006年开设了毛织服装设计与管理专业。这一专业是根据大朗镇的区域特色经济——毛织服装产业而开发的。大朗镇现拥有毛织企业三千多家,同时在大朗周边还有多个镇区拥有相当规模的毛织企业上千家,总体上从业人员达30余万人。随着大朗毛织业的产品与技术及设备的转型升级,整个行业需要从产品加工走向产品研发,从手工技术走向电子程控技术,从手摇织机走向电子数控织机,管理上从劳动密集型的人力管理走向技术密集型的资源管理。
2.校企合作与自主实训紧密结合。
我校毛织服装设计与管理专业经过四年的成长,现有6个专业班学生300名,计划到2012年将进一步发展成为12个班600余学生的专业办学规模,该专业在广东省内是唯一以毛织专业命名的专业,并成为东莞市骨干专业培养对象。四年的发展使毛织专业迅速成长,在校学生参加全国毛织专业大赛中分别获得金奖、银奖、十佳设计师和优秀奖等多项荣誉。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企业纷纷提前预定争抢。专业通过走与企业合作办学与自主实训相给合的道路,现已建成传统毛织成衣实训基地一处,装备有成套的织片、缝盘等前整和成套的洗水、整烫等后整设备设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建成目前行业内生产中最先进的数控织机室两个,分别有德国STOLL机和国产盛星机;建成与盛星公司合作的 “盛星电脑横机高级技工培训基地”;建成以毛织设计、生产的基础知识为教学基地的专业知识展览厅一个;学校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蓢草园”毛织产品商标作为教学与产品开发的品牌,并在大朗毛织创意园区建成“蓢草园”产品研发工作室作为教学与产品开发基地。
(三)毛织服装专业课程设置。
我校统一设置毛织服装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的毛织基础课,一学期后,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如下:
这些课程的设置是我校经过两届两轮专业的教学实践得出的第三轮课程方案。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生就业方向和学习兴趣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门以上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常识;二是从学生终身从事毛织这一行业且将来全面发展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毛织方面核心技能,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好的就业和发展。
(作者单位:东莞市大朗职业中学)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关键词:中职学校;毛织服装;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在毛织服装设计、管理、技术以及生产等方面严重缺乏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造成这个现状的主要因素是在毛织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然而,随着毛织服装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以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等众多地区形成的毛织服装产业集群急需数以百万计的毛织专业人才。我校开全国之先河,成功开设毛织服装专业,并取得很好的办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毛织服装专业的开发及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一、我国毛织服装专业教育兴起的必然
我国是毛织服装生产、出口的大国,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内销毛织服装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当前,毛织服装特有的编织工艺的应用和开发已朝电子化发展,这不仅丰富了毛织服装外观肌理的花样和设计理念,而且将这一原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有力解决了我国现今出现的用工紧张的矛盾。因此,我国毛织服装行业面临着朝向品牌战略的实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发的严峻挑战,这为培养毛织服装专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机会。

二、中职学校毛织服装专业的开发与人才培养方向
毛织服装专业专门化教育,需要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共同参与。从这一行业的现实需要和发展的前瞻性需要可初步概括为几类人才:一是具有产品开发能力的设计人才;二是具有品牌开发管理的策划管理人才;三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对外贸易人才;四是具有市场推广和品牌推广能力内销人才;五是具有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工艺人才;六是具有其它如跟单、生产管理、成品核算以及材料组织等方面的人才。
为了有利于毛织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毛织专业人才应是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笔者从毛织企业、行业了解到,现在需要的中等技能型人才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毛织结构工艺(俗称吓数)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毛织服装设计基础,梭织服装纸样技术,毛织织片及毛织服装和梭织服装制作工艺,毛织材料组织和应用等专业素质;二是数控横机花型设计(俗称电脑画花)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数控横机花型设计、图案设计、毛织服装结构工艺、数控织机操作以及毛织材料应用等专业素质;三是营销人才,为满足毛织服装品牌推广和内销服装市场的需要,这类人才应具备市场营销知识、服装美学知识、服装款式设计基础、毛织材料知识、服装展示知识、品牌服装连锁策划与经营、口才与交际等专业素质;四是基层生产管理人才,为适应现代毛织服装电子化以及与梭织布料混搭生产的需要,这类人才应具备毛织服装企业的生产和梭织服装企业生产方面的基本运作、毛织生产现场管理、毛织服装成本核算、毛织和梭织服装材料、毛织服装跟单以及毛织服装英语等专业素质。
三、中职学校毛织服装专业课程设置
(一)毛织服装专业开发实践。
我校从上述有关毛织行业急需人才的状况、毛织服装专业开发与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中,得出中职学校毛织服装专业设置的结论并付诸实践。学校通过几年的办学,探索出几个专业方向:一是毛织服装结构工艺专业,主要培养精于毛织结构设计,懂得服装设计与服装纸样、毛织服装数控横机花型设计和数控横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毛织服装花型工艺专业,主要培养精于毛织服装数控横机花型设计和数控织机操作、懂得毛织结构设计与服装纸样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毛织服装营销专业,主要培养精于市场推广、懂得服装设计与美学、会展策划、品牌连锁经营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四是毛织服装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精于毛织企业运作管理,懂得毛织服装成本核算、毛织服装跟单、毛织服装和梭织服装材料以及毛织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二)毛织服装专业办学实践。
1.紧密联系区域经济。
我校于2006年开设了毛织服装设计与管理专业。这一专业是根据大朗镇的区域特色经济——毛织服装产业而开发的。大朗镇现拥有毛织企业三千多家,同时在大朗周边还有多个镇区拥有相当规模的毛织企业上千家,总体上从业人员达30余万人。随着大朗毛织业的产品与技术及设备的转型升级,整个行业需要从产品加工走向产品研发,从手工技术走向电子程控技术,从手摇织机走向电子数控织机,管理上从劳动密集型的人力管理走向技术密集型的资源管理。
2.校企合作与自主实训紧密结合。
我校毛织服装设计与管理专业经过四年的成长,现有6个专业班学生300名,计划到2012年将进一步发展成为12个班600余学生的专业办学规模,该专业在广东省内是唯一以毛织专业命名的专业,并成为东莞市骨干专业培养对象。四年的发展使毛织专业迅速成长,在校学生参加全国毛织专业大赛中分别获得金奖、银奖、十佳设计师和优秀奖等多项荣誉。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企业纷纷提前预定争抢。专业通过走与企业合作办学与自主实训相给合的道路,现已建成传统毛织成衣实训基地一处,装备有成套的织片、缝盘等前整和成套的洗水、整烫等后整设备设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建成目前行业内生产中最先进的数控织机室两个,分别有德国STOLL机和国产盛星机;建成与盛星公司合作的 “盛星电脑横机高级技工培训基地”;建成以毛织设计、生产的基础知识为教学基地的专业知识展览厅一个;学校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蓢草园”毛织产品商标作为教学与产品开发的品牌,并在大朗毛织创意园区建成“蓢草园”产品研发工作室作为教学与产品开发基地。
(三)毛织服装专业课程设置。
我校统一设置毛织服装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的毛织基础课,一学期后,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如下:
这些课程的设置是我校经过两届两轮专业的教学实践得出的第三轮课程方案。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生就业方向和学习兴趣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门以上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常识;二是从学生终身从事毛织这一行业且将来全面发展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毛织方面核心技能,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好的就业和发展。
(作者单位:东莞市大朗职业中学)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