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高考命题的新导向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广东卷,方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30—02
  
  高考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注重能力目标的考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无法彻底摆脱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命题的束缚。实行新课程以后,高考试题逐渐变化,2008年的能力考查已经涉及“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这一动向应该引起教学的充分注意。本文仅就广东卷第4题谈谈这个问题。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 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 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 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该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全面的,既有材料信息的释读、理解和提炼能力,也有结合信息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其中蕴含着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而这些能力都体现、承载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中。换言之,解答这道试题体现了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程度。 在传统的试题中,要么考查知识目标,要么孤立地考查浅层次的能力目标。我们不妨按照传统的命题方式对此题进行这样的设计:
  中国古代占传统地位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什么影响?
  ——这属于直接考查“知识目标”。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管仲的经济思想是什么?
  ——这属于单一的理解“能力目标”。
  这样的命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都没有深入到“过程与方法”的层次上,无法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强调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明确地提出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问题,将“过程与方法”设置为课程目标。高考以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高考如何考查这一课程目标呢?该试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
  该题设置了一个类似于史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从研究者的角度对他人的论断进行判断。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地解读史料,从中能够理解重农抑商的思想,然后还要对他人的“结论”进行准确理解,知道“结论”包含的维度,再将史料与“结论”进行逻辑思辨,从史论结合的角度,思考其论证的合理性。在这里,“过程”与“方法”是统一的。具体来说,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要从材料中认定“重农抑商”的思想,而且仅仅是重农抑商的思想。对某研究者据此得出的“结论”,首先要注意到“据此”二字,这是关键之一。因为材料和“结论”是假设的史论结合关系,或许能够成立,或许不能成立,要求你判断的问题正是二者的关系。然后要理解“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这一结论都需要什么证据,这又是考查思维过程。显然,精耕农业的产生条件是多方面的,既与国家的农业政策有关,也表现为一系列的技术因素、自然因素;仅就国家政策而言,也是多方面的。反过来再考虑材料,仅仅是重农抑商的思想,因此,材料与这个“结论”就是不合理的史论结合,逻辑论证有误。
  此题暗含的史学研究方法是:结论一定要建立在材料充分的基础上,不能用单一材料得出大问题的结论。本题提供的材料对于“结论”是不充分的,材料不充分,以偏概全,“结论”就不合理。解答此题产生的错误往往也在于没有将材料与“结论”的关系,也就是史论结合的关系搞清楚。可能对材料理解正确,对“结论”也认为比较合理,将二者结合起来是否成立?如果能够思考这个关系,必然涉及重视证据的史学意识和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该题的亮点就在这里,不是简单地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水平,也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释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而是考查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法和水平。这正是新课程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提出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理念都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良好思维素质。该试题考查“过程与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应该说是高考命题的新导向。这道试题不仅说明命题不再拘泥于各种版本的教材,不再或减少考查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是重视新情境的创设。以往高考大都是“问题从教材出”,今年明显表现为“问题从情景材料出”,答案也不仅局限在教材中,而是要结合材料信息和问题情境。高考命题的这种导向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有利于改变中学的课堂教学。我们不能再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背书、掌握现成的结论,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学习;不能再将历史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要让他们在了解史实的过程中自然得出结论;还要彻底改变“接受式学习”的现状,实现“主动学习”,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完全能够操作的课程目标,该试题从考试角度提示教学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尽管这是广东的试题,但我认为它代表了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王生,男,1967年生,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江苏省镇江一中高级教师,历史学科教育硕士,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论、高考命题改革等。
其他文献
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美军侦察得知一支日本军队频频往返于太平洋中一个面积极小的那卢岛。  不过,那卢岛既不是海上重要通道,也不是军事基地,而且岛上聚集着许多鸟类,到处都是鸟粪。所以这件事并没有引起美国情报部门的关注,认为这只是日军扩大占领区域的勃勃野心。  但日军的举动引起了美国著名粮食专家罗伯特·斯特劳斯的注意,斯特劳斯根据获得的情报分析了日本此举的意义:日本人看重的就是岛上的鸟粪,他們要把鸟粪运
在法国历史上,法兰西波旁王朝第五位国王路易十六是个另类,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锁具。然而,有一个人凭借对弹簧、锁扣、触发器的独到理解,不仅犹如魔术师般把机械家具“机关算尽”,更成功地征服了别具匠心的路易十六。他就是“家具之父”——大卫·伦琴。  大卫·伦琴于1743年生于德国,他的父亲是18世纪著名德国家具制造商亚伯拉罕。受父亲和家族的影响,大卫-伦琴自幼对家具制造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认真地学习了整
江苏省铜山区体育高考上线率—直保持在全省招生人数的1/10左右,其中2007年尤为突出,全区双过线151人,占全省招生数1333人的11.33%。2016年全区体育高考又取得了108人双过线的好成绩,再加上高水平、单招等又增加了近200余人,优异的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社会、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究其原因,得益于全区有一套独创的完善的符合规律的“四理念”、“四阶段”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作保障,使得全区体育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婚姻,被时人编成段子嘲笑了很多年。诸葛亮身长八尺、才气侧漏,荆州牧刘表是叔叔的故旧,姐夫是荆襄望族之一的蒯祺,虽算不上有什么资本,但娶个美女想必不难。  那他娶黄月英到底图什么?  诸葛亮从二十多岁起就刻苦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专业知识,积极和青年才俊交朋友,也非常留心时事,对自己的定位是管仲、乐毅。由此可知他极度看重事业,想俘获他的心,仅靠颜值是远
一  1587年春天,江西奉新(今属江西宜春)山茶掩映的宋宅里,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出生了。他虽是宋家第三个孩子,却依然背负着复兴家族的重任——他的曾祖是明朝重要阁臣、  “一条鞭法”的推行者,到了父亲这代,却没落成平民。  幼时,宋应星就知道自己的使命——通过科举,复兴家族。他和哥哥们一道学习,只为了那个神圣的目标。宋应星自幼聪颖,过目不忘,出口成诵。只是,和学习相比,宋应星更喜欢游山玩水。奉新
[关键词]人文主义,天主教异端,乐观化,世俗化,功利性  欧洲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是不是天主教异端?在这个问题的界定上,存在着几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首先,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个文艺复兴之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最早是由德国教育家尼特哈麦在1808年首创,后来沃伊格在1859年出版的《古代经典的复兴——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一书中首先用于描述文艺复兴时期。因此,在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手史料中,
关键词 马恩原典,教学运用,史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7-0052-02  开场时听主持人介绍,今天有十多位校长、副校长或学校书记作为听众来参加这个活动,这让我很惊讶,说明上海中学的领导层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教育,这是上海中学历史教师的福分。刚才十几位教师的发言也让我刮目相看,中学历史教师能够研读马恩的原著,在全国恐怕不多见。这个读
民国时期,上海成为一洋货一推销的宝地。最初,民族资本家并无广告意识,西方品牌则擅长海报宣传。对比之下,国货销量不佳,才意识到广告在商战中的重要性。于是,结合西方实用主义与东方艺术形式的新型广告文化——月份牌悄然诞生。  最初的月份牌更像传统年画,不仅与商品不搭,还显得古板。后来改印商品,又变得笨重土气。经过再三探索,摩登女性一跃成为月份牌上的主角。  “比比谁更美”成了当时商品销售的黄金法宝,不看
如今,网络流行文化瞬息万变,前不久盛行的“寂寞文化”还未消散,近来,“浪漫风潮”又席卷而来,并在互联网上形成了对峙之势。在国内甚为火爆的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网的首页,一则标题为《〈流星雨〉姊妹篇,〈流星雷〉,据说是同一导演出品》的短片中喊出了“姐要的不是寂寞,是浪漫”,该视频出现后,短短一天就已遍布所有主流视频网站,并且连续6天被优酷视频首页推荐,不到一周播放次数就达到150万。可见,浪漫,不仅已经成
美國第30任总统柯立芝是个“佛系青年”,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则,绝少干预经济。他认为市场的作用是万能的,工商企业会根据市场的反应来调节,根本用不着政府来指导。  比如国会通过一个法案,允许美国政府在农产品生产过剩导致低价销售时以合理价格大量收购,从而避免农民破产,结果柯立芝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方案:“农产品生产过剩,我又能帮上什么忙?”有人因此评价柯立芝政府的作用十分弱小,以致接近于隐形。不过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