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握阅读要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liang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我们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在语文教材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散文教学的效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在现代散文教学中,涌现出很多的方法,但拨开云雾看去,还是要从根本着手,即要在认识散文体裁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散文阅读的要领。
  一.散文的特点
  1.题材广泛,写作自由。散文的选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古今中外各种风光景物、人情世俗、轶闻趣事都可以随意撷取,大到国际交往、历史巨变、时代风云,小到一草一木、用具器皿、花鸟虫鱼等,皆可入题,甚至是零星的印象、点滴的见闻感受,皆可成文。
  2.抒情性强。抒情美,是散文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抒情散文如此,叙事散文和杂文也都有它的或慷慨激越、或平和恬淡、或凝重深沉、或含蓄隽永的感情过程。各种类型的散文佳作,无不饱蕴着作者酣畅淋漓或婉转缠绵的感情,它常常触动着读者的情愫,牵动着读者的喜怒哀乐。
  3.形式灵活,形散神聚。在文学的王国里,散文是最自由的公民。在一篇散文里,可以时而写人、时而叙事、时而抒情、时而议论,形式灵活自由,但这种灵活自由绝不是说它可以像脱缰的野马那样漫无目的地肆意驰骋,它必须有一条明确的中心线索,即围绕一个中心或一个焦点,把表面看来不相关联的人、物聚合起来,做到形散神聚、散而不乱,这样才能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形散神聚”是散文最本质的特点。
  4.手法多样,语言华美。散文写作的笔法自由,不拘一格。可以小题大做,也可以大题小做;可以微言大义,也可以言近旨远;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玩转抒情;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抒情论理。篇幅可长可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只要有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可以使用各种手法。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从古至今,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之所以代代相传,让人吟咏不已,除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外,与他们的华美语言分不开。
  二.散文阅读的要领
  根据上述特点,在阅读和欣赏散文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聚焦对象,把握文章内容
  散文所涉及的题材和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在欣赏散文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联系自己以往的知识,查询相关的资料,驱除疑难点,挖掘文章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做好课前预习准备,以便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例如,我们在读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时,首先应聚焦本文的写作对象红柳,查询相关的资料,全面认识红柳,然后再细读文章。
  2.理清线索,明确文章意旨
  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要求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在这些看似“散”的形象中寻找散文的串珠之线,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贯穿全文的主线,抓住其精髓,以把握文章的意旨。例如,我们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莲、菊、牡丹的描述和对比,来托物言志,明说物理,暗喻人事。全文以“爱”字为线索,在花的品色、品性的对比中,以菊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逐层衬托出莲花的君子之美,也逐步揭示出人们“爱”的品德,由花品写人品,深化了主题。
  3.展开联想,品味文章语言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优美凝练,亲切自然,富有文采。优美的散文语言往往就是诗的语言,简洁冼炼,音节铿锵,情感浓郁,给人许多美好的联想和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描述,插上想象的翅膀,徜徉在美妙的语言中,感受散文语言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一百四十四个字就生动逼真的为我们描绘出了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跟随作者的描绘,我们的脑中很容易显现出一幅热闹、和谐、欢乐的山谷幽境图。
  4.咀嚼意蕴,领略文章风格
  意蕴通俗来说就是作者对所写的事物的态度和想法,也就是作者的精神境界和通过某一具体对象所揭示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散文的意蕴一般不直接表露,而是借一事一物一景来寄托,达到以小见大,抒情言志的目的。这就要求在阅读欣赏散文时,从平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思想意义来,深度挖掘,领略更丰富、更深刻的意蕴,在此基础上领略文章的风格,把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的层次。例如,读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我们从作者勾勒的荷塘月色图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作者简约清丽的写作风格。
  散文教学有极大的创造性空间,把握住散文阅读的要领,然后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开拓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和教学风格。
  王田,东北师范大学2011级教育学硕士。
其他文献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16分,每小题4分)rn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特殊方式进入现代社会的,这决定了它的现存面貌.在中国长期的古代社会中,属于精神成果的非物质文化保
课改进行的时间已不算短,可是效果却不那么的尽如人意.正是老师的责任感使然,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担心孩子自己学不会、学不透……正是这些担心致使老师们放不开手、孩
期刊
日照床头,凌乱的闺房中是慵懒怠梳妆的思夫女子,心中装着满满的愁绪,这是宋代才女李清照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对自己的写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又名《忆吹箫》《忆吹箫
期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中华经典诗词更是异彩纷呈.那么诵读诗词不仅是对中华经典文化的有效继承,也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对于天真烂漫
班级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地方,而故事的主角就是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们.他们的故事讲的是成长的烦恼,传递的是战胜困难的坚定决心.一名德育工作者需要有与学生相处的艺术,需要丰富
《济南的冬天》是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精美课文,也是语言大师老舍笔下经典散文之作.在表现论视野下,立足于《济南的冬天》一文,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批判性思维,感知美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其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会应用到生活之中.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其听说读写能力,满足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当然,也只
她极少和我谈起那事关两条人命的过程,仅有的,也是我仅仅记得的,是她淡然的描述:先足痛苦得快要死过去,再是幸福地重新活过来……rn其实我很想知道,她生我时可曾想过我的相貌
习作教学不能局限于对好词好句的积累,我们要看到学生的文字,更要看到文字背后那个活生生的习作者,通过提高学生感受生活的敏感度,加强读写融合,加大学生作品的交流与分享机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rn爸爸把我从乡下送进城里来读书.那时我读小学五年级,同本班学生小琴玩得很好.一天中午,我正在教室里做作业,耳边忽然响起一句话:“小敏,今天下午去我家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