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剧目排练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性人才最终要走向社会。培养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以舞蹈表演专业人才来看,单靠日常基础的训练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为有效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使其在舞台上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甚至是超常水平,教师要关注并不断提升剧目排练教学的实效。本文就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剧目教学及其有效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排练;学生;教师
  舞台是检验一个舞蹈生是否具有真才实学的唯一标尺。而在实际的教学现状中,往往总是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表现较好,基础功扎实、舞蹈动作规范,可是一到舞台上却缺乏灵动性、感染力。而舞蹈剧目排练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特点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掌握的舞蹈技巧,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学会对舞蹈动作进行合理地变化,以实现通过舞蹈运动来表达情绪、感染他人的目的。以下就舞蹈教学中的剧目排练的重要意义进行剖析,同时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优化策略。
  一、剧目排练在高职舞蹈表演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剧目排练有助于学生对舞蹈艺术认识的加深
  一个好的舞者不仅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更是对舞蹈的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通过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把舞蹈深层内在的美展现出来。通过舞蹈劇目排练,学生不仅能够对舞蹈动作与技巧更加熟悉,更为关键的是在自己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一次次体会的加深,或者因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而受到启发,以不断提升自己对舞蹈的理解。以中国古典舞剧目为例,通过舞蹈动作来塑造人物人性,不仅要求学生流畅地完成每一个舞蹈动作,同时还要将古典舞的风格与韵律进行充分地体现。因此,通过剧目排练教学,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亲身体会来提升对舞蹈韵律的体会能力,同时对舞蹈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认识到中国古典舞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通过民族舞的剧目排练,学生对我国各个民族的不同生态环境以及其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加深,进而认识到民间舞蹈韵律到风格的各显异彩。
  (二)舞蹈剧目排练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剧目排练教学得以有效解决。剧目排练是一个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剧目排练时,学生能够把以往所学知识与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强化知识的记忆,从而提升对知识融会贯通能力与应用能力,扎实基础。
  (三)舞蹈剧目教学有助于学生艺术兴趣的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带着兴趣学习远远要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强很多倍。而当前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学生每天面对单一、枯燥的专业学习内容,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而通过舞蹈剧目排练课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将肢体能力转化为肢体表现力、将动作风格转化为艺术形象的性格,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体验感,利于舞蹈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舞蹈剧目排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强化学生的感官认识
  舞蹈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即便教师用再精准的语言对舞蹈如何进行表现进行描述,也难以做到精准的表述。对舞蹈艺术的认识提升,主要靠的是学生的感悟。因此,在舞蹈剧目排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可视化较强的技术设备,来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直接的刺激,把教学内容以直观的、丰富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促进学生对具体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进行理解,帮助学生加快知识吸收与内化,将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双边教学方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舞蹈剧目排练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把整个舞台交给学生,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及时反馈亦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教与学的双边过程有助于大大提升剧目排练教学的效果。基于此,在剧目排练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要发挥出引领作用,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来调动学生参与舞蹈排练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反馈,以提升剧目排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通过规范的肢体动作,同时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来展开引领教学,然后再要求学生从局部动作开始到全局动作的反复练习直至流畅表达。
  (三)重视学生的心理训练,挖掘学生的潜在表演能力
  我们在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开展剧目排练教学,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学生只有心理状态平稳,才能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正常或超常发挥。因此,教师在展开剧目排练教学时,要强化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训练,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激发,激发其潜在表演能力,比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分析剧目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舞蹈动作之间的关系、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思考与感受,使学生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用肢体语言展现出来,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开设剧目排练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复合型舞蹈演员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舞蹈剧目排练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本文就舞蹈剧目排练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课题研究,提出通过强化学生的感官认识、教师口传身授以及心理素质训练等教学策略来增强教学效果。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广大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够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为社会真正培育出有用人才。本文论述内容有限,存在不足之处还需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意见。
  参考文献:
  [1]张海.分析舞蹈作品创作与排练课程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21(6):107-108.
  [2]冯妮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艺术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儿童音乐剧排练》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18(36):186.
  [3]胡文婷.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剧目排练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8,38(15):134-135.
  [4]韩荣荣.高师歌剧排练课程中的问题研究及发展思路——以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例[J].北方音乐,2017,37(07):164.
  [5]张娟娟.排练与表演齐飞
其他文献
【摘要】“任务”一词,在新华字典中作“担负的责任”或“指交派的工作”释。在中职阶段教育综合证书课程课堂教学中,“任务教学法”指一种老师给学生具体的问题或者目标,使学生带着解决特定问题的方式去学习的一种教学法,包括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师生总结任务三个基本环节。本文旨在总结探讨“任务教学法”在中职教育综合证书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中职教育综合证书理论  一、基本情况  中职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口语水平与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人士也逐渐重视学生口语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使他们能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实施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
本报综合消息 3月23日上午,梅州嘉应学院百年纪念大楼121室群贤毕至,高朋满座。由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省教育厅主办,梅州市教育局承办的“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张书良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主题论坛”顺利召开。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执行秘书长黄贵珍,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基地负责人朱梅,省教育厅继教中心副主任杨澎,深圳市羅湖区教科院副院长姚跃涌,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志强,
“项目式阅读”以阅读项目为主要载体,以阅读任务为主要驱动,以提升阅读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搭建多样的展示平台、实行多元的评价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多元交互体验的真实阅读。  一、《傅雷家书》亲子阅读项目的构想和创建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书信集,共收入一百三十八封书信,内容涉及学习、工作、艺
【摘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市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是国家层面的教育部署。如何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规范建设和运营,努力寻求合适的实施路径,是我们的工作思考点。  【关键词】教师发展;实施路径;工作思考  2021年3月19日,广东省教育厅在韶关市乳源举行全省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交流活动。省教育厅领导在活动中强调,全省各地要持续推进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阅读在语文学科占据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背景下阅读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度思考文本,提升学生社会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素质教
【摘要】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小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种文体。古诗词中凝练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哲思与感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古诗词有着古朴简洁的语言、独特韵致的意境以及藴含丰富的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上存在不足,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积极性,学生没有高效地学习古诗词。本文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年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起始年段,也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点年段。如果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根本是纸上谈兵。因此,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表述能力和写话能力。如何提高低年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积累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思维敏捷,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与普及下,小学教育不仅需要传授文化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德育重要性,探索当前形势下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作为一个人的启蒙阶段,对其进行德育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考虑到当前新形势的要求,
【摘要】小学时期学生身体成长发育比较快,在这一时期形成一个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将会受益终身。也正因如此,小学体育越来越被重视,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产生一个理想的效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体育教学实现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但是需要体育教师会运用信息技术,并且能够挖掘针对性教学资源。  【关键词】小学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被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