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疾病患者如何看病?上海各大医院应对有方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济医院南院血透科为血透病人办理“快速通行卡”,持证的患者可以优先测温、核对身份、快速进入医院。

  新冠疫情期间,患其他疾病的病人怎么看病?记者连线沪上各大医院发现,恢复门诊近一个月来,在守护疫情防线的同时,各大医院始终努力满足病患的医疗需求,同时医院呼吁,病情并不危急的非新冠肺炎患者,可以通过线上咨询、问诊,暂缓前往医院,但该看的病还是要去医院看,千万不要耽误治疗。

血透、肿瘤患者治疗有序开展


  疫情发生以来,有许多特殊的患者群体备受关注,比如必须定期前往医院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才能延续生命的尿毒症患者。但血透病人在做透析时相对集中,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群体性事件。
上海市胸科医院采用“线上 线下”模式,持续推出各类便民举措。

  身患尿毒症已经十多年的老李就有此担心。疫情发生后,他打电话咨询,声音充满不安:“医生,我们怎么办?还能来医院吗?我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真的担心自己和病友们被感染……”
  对此,仁济医院大内科主任倪兆慧介绍,血透室医护人员本身的防护要求就比较高,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升级,除了口罩帽子外,还要佩戴护目镜。对于血透患者,我们也要求在血透期间全程佩戴口罩。无论是患者还是陪护的家属,每次血透前,都会接受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延续血透患者的生命,上海不少医院的血透室通过严格落实三级防控制度,严格进行环节把控等措施,正常开放,维护着患者的“生命线”。而对于同样有生命危险的肿瘤患者,医院的正常救治工作也仍然有序开展,绝不停摆。新华医院妇产科主任汪希鹏已对长假至今等候治疗的14名宫颈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排期。
  上海市胸科医院自1月31日开诊以来,运用信息化手段,防控结合,采用“线上 线下”模式,也持续推出各类便民举措。
  上海市胸科医院的陆舜教授表示,由于疫情的出现,各地都出现了交通不便的情况,“我们医院的急诊病人没有中断过,对一些重点疫区的病人,来院前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隔离;对于重症急诊患者,我们的护理也都没有停过,上海主要医院都能继续从事这样的治疗。”
  癌症病人特别是肺癌病人会比较担心病情等不及的情况,治疗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疑问。陆舜教授介绍,对于临床怀疑是早期的患者(磨玻璃结节大概只有8毫米左右),可以推迟手术时间;对于一些早期但已经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这种情况希望按期手术;对于晚期病人,一部分是能够通过口服药解决的,现在通过长处方可以减少或者推迟来门诊时间,上海第一时间已经实行肿瘤病人的长处方政策,肺癌病人有EGFR突变,靶向药物都可以开长处方。另一部分需要化疗的晚期病人,我们希望能够按时进行治疗。
  “由于肺癌病人基数比较大,所以我们医院的普通病房、专家门诊等现在已经满负荷运转了,跟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患者都是通过预约来的,临时加号现在是不允许的。”
  对于那些对病情有疑问有担心又不方便来医院就诊的癌症患者,陆舜教授联合全国百位肿瘤领域专家和医生,利用业余时间为患者做直播答疑,开通了免费义诊渠道——“肺凡力量”公益线上义诊。“这种背景下,我们想通过这种形式,給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同时他强调,如果患者要进行网上问诊,最好做好一些准备。第一,要提供比较完善的病历资料。第二,能够提供影像资料,针对肺癌疾病,如果没有相应的影像资料,光凭临床病史资料要做一个非常好的判断,可能也不太准确。“如果患者要参与这样的咨询,尽可能要把病历资料、影像资料在问诊之前,通过平台能够上传,这样我们医生端口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上海市肺科医院,目前已经逐步恢复日常医院工作,在肿瘤患者的医疗保障上更给予了足够的医疗保障,使得明确诊断的肿瘤患者及时得到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措施的治疗,让患者在疫情期间,仍然得到及时、规范的抗肿瘤治疗。
上海市肺科医院,疫情期间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必须就诊的患者安全就诊。

  上海市肺科医院张哲民副院长介绍,医院对安全地开展胸外科手术做了充分的准备。胸外科手术术前涉及容易造成疫情播散的肺功能以及气管镜检查,术中涉及麻醉、气管插管、肺部手术操作等,容易产生疫情播散,如何既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又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医院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肺部结节以及肺部磨玻璃结节是目前胸外科门诊比较常见的病例,而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的影像学早期表现同样也是磨玻璃影为主。因此,肺科医院门诊加强了对磨玻璃影及肺内斑块影病例的鉴别诊断,避免漏诊。还有,肺功能通气检查过程、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检查等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医院医务科、院感科以及胸外科联合审核病例,排除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才允许接受此类检查。另外,疫情期间严格控制手术指征,慎重开展限期手术,必须做的手术严格做好防控措施。
  肺癌患者中还有不少必须接受放疗、化疗和靶向免疫治疗。张哲民副院长指出,肺癌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免疫力低下,更易合并各种肺部感染。为了在特殊时期,更好地服务肺癌患者,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与放疗科团队研究制定了疫情下胸部肿瘤科的挑战和对策,保证这部分患者的安全。在排除新冠肺炎的基础上,不中断规范治疗,仍然按照医院综合讨论方案进行肿瘤的治疗。

普通门急诊规范推进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各大医院日均门诊量均有所下降,但红外线体温自动检测设备、全预约制就诊、扫码填表等等,却成了患者看病的新风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王育表示,无论是春节期间,还是现在陆续复工阶段,除了极个别科室和诊疗项目因疫情防控需求不得不关闭外,仁济医院的普通门诊、专病门诊、专家门诊以及特需门诊,都是正常开诊,“我们对病人进行分类诊疗,对于外地或者是疫区来沪的人员,我们严格进行14天的隔离制度,如果这类病人在隔离期内出现需要急诊救治的情况,我们也会按照病情给予适当的救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单人单间给予隔离治疗,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工作,保证医疗安全”。
  王育说:“我们现在每天的手术量都在100台以上,最多的一天达到150台,覆盖了各个专科,特别是肿瘤患者,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虽然支援了外地,但是我们内部的医疗资源还是相对充沛的。”
  仁济医院大外科主任曹晖表示,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医院严格按照收治入院的流程,排查重点区域人员和疑似病例,做到防控的及时有效。“目前择期手术患者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血源短缺,要确保手术的安全,需要外科医生将手术做得更精细,而血源问题需要依靠整个社会的支援。”
  目前全市开设的110个发热门诊,成为对抗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应对每日门急诊的较大人流,医院在所有大楼的室外入口点位都设置了红外线体温自动检测设备,并安排人员在各个楼宇入口协助进行《调查承诺书》填写引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每位入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调查及体温监测,极大程度缩短患者的滞留时间。
  针对存在新冠肺炎相关流行病学史,或是出现发热、咳嗽的急危重症患者,医院在开诊首日就开通了急诊抢救绿色通道。“这类患者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传染源,为了能对他们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救治同时不影响别的急诊患者,我们开通了急诊绿色抢救通道并单独另辟了急诊抢救室,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需穿戴全套防护服方可进入。”
疫情期间仁济医院的门诊服务。

  而对于普通的门诊患者,市一医院于1月29日率先成为全市第一批正式开通其他疾病在线咨询平台的医院,开通了包括眼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中心、神经内科、脊柱外科、医学心理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免费线上咨询服务,在疫情期间,为患者“零”距离解难排疑。据悉,这种做法在沪上各大医院均有推行。
  此外,虽然沪上大医院的病人出现了明显减少,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却并无影响,甚至出现了增长。
  虹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书军表示:“我们总体病人数相比春节前并没有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2月10日复工第一天,当日门诊量创下近三年的最高纪录,达到近600人次。此后虽然病人人数有所下降,但也基本保持在日均370人次左右。在暂停口腔科、妇科、五官科等感染风险较高的门诊的前提下,这样的门诊量可以说是很高了。”
  疫情期间,卫生服务中心加派了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排队的患者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不少市民都表示, “反正是配药,就在社区配,心理上感觉安全很多。”

线上会诊守护孕产妇和儿童


  疫情期间,孕产妇和儿童的医疗需求“等不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等包括产科在内的普通门诊及部分专科门诊均正常开放。针对可能出现的发热孕产妇急诊分娩情况,国妇婴备好了“隔离产房”“隔离手术室”“隔离婴儿室”。
  市一医院门急诊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准妈妈们可在家中预约“观察期产科门诊”。“产检与普通检查相比存在特殊性,一些关键的时间点例如NT检查或是大排畸检查受孕周限制,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醫院(红房子医院)团委紧急组建了“红青说”抗疫青年科普突击队,积极传播科学专业的妇产和新生儿知识,帮助在这场疫情中缺乏相关知识而焦虑不安的孕产妇。
  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院方一方面强化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管理,建立严密的疫情监测体系,着力做到“零漏诊”;另一方面,医院开展门诊分时段全预约,优化服务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率先开展发热相关疾病在线咨询和长三角区域远程联合门诊。
  2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儿童医院“一号难求”的热门专科专家——小儿内分泌科的李嫔教授,正在为云南省大姚县人民医院的一名9岁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提供治疗和用药处理意见。
上海市儿童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专家正在会诊外地患儿。

  李嫔告诉《新民周刊》,孩子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导致孩子智力体格发育迟缓,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这一疾病有重要意义。
  下午的另一位出诊专家,是血液肿瘤科学科带头人蒋慧教授,她介绍,下午视频会诊的患儿罹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血液科里并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此前由于治疗方法不对症,导致病情未能有效缓解,通过此次会诊,蒋慧重新为孩子调整了治疗方案,相信孩子病情很快会有起色。蒋慧告诉记者,虽然来医院看病的患者变少了,但同事们在网上问诊的时间却相应延长了,为了帮助白血病患儿的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病情,血液科建立了一个病友群,每天定时面向家长开放咨询,及时回应病人关切。
  院方介绍,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协助家长解决儿童常见病、慢性病的处理,上海市儿童医院于1月29日就开通线上发热咨询,截至2月24日上午8时已累计接受8055名家长咨询,访问量7.1万人次。在此基础上,为解决一些外地患儿来沪不便的问题,儿童医院与湖北、内蒙古、云南,还有长三角等地的合作共建单位开展“远程联合门诊”。
  上海市儿童医院于广军院长介绍,疫情当前,远程联合门诊能够引导患者就地就医,解决外地专科患儿就医复诊困难的问题,“通过前一段时间线上问诊,我们看到儿童就诊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而家长也有一定的焦虑和恐慌情绪。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实现病人不流动,通过信息来流动,减少交叉感染的同时,让专家在远程问诊中为病人提供治疗方案和意见,当地医院也能及时为病人配药、治疗”。
其他文献
前几天西坡兄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写到了盖浇饭,一帮“老崩瓜”看了血脉偾张,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西郊公园(今上海动物园)的盖浇饭,还为每客一角五分的纯素浇头到底有没有油面筋而吵得不可开交。我也是盖浇饭控,而且跟大家观点一致:素盖浇比大排盖浇的味道好!素盖浇有薄悠悠的芡汁,浅红酱色半透明,能将每颗米粒体贴包裹,吃口当然软香温润啦。大排虽然也极具杀伤力,但没有芡汁,干乎乎的不下饭,价格倒要翻个倍。  西坡
2019年8月12日,阿根廷总统大选预选结果出炉后,现任总统马克里出席新闻发布会承认失利。  在熟悉阿根廷的人们眼中,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南美洲的巴黎”:一幢幢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建筑千姿百态,交相辉映;市区的“七月九日大道”被称作世界上最宽最美的大街。这条修建耗时23年的大道,为纪念阿根廷的独立日而得名。  从1816年7月9日獨立,到20世纪初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阿根廷只用了100年。从
上海新力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吕基成。  9月的第二个周日,在上海市杨浦区的宝地广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活动——从腰鼓舞到旗袍秀,从少儿篮球到沪剧表演——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些都是上海各大社区基金会资助的公益项目。当天,作为上海“公益伙伴月”的重磅环节,“爱满社区——社区基金会开放日”在上海六大地标性商圈同步举行。而杨浦区作为今年的主会场,聚集了超高人气。  社区基金会,作为社区的新兴治理结构,从一个鲜为人
整整一百年前,张爱玲出生。1920年9月30日,那年中秋节后的第四天,天边的月色想还很好。我们没赶上看见一百年前的月亮,而今隔着她百年的辛苦路往回看,一整个世纪的起起落落,倒恰如天上明月,阴晴圆缺都经历了个遍。  张爱玲曾在给友人的信末写下:“祝最好的运气”。然而她本人却真算不上好运——少年考上伦敦大学,因战事未能成行;转投港大,又因珍珠港事变性命堪虞,中途辍学;闻名上海短短数载便远走他乡,感情上
保卫黄河 冯远 中国画 210×150cm 1984。  近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主题展项目“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盛大开幕。  此次展览从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角度出发,以创作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术精品构成叙事结构,以美术作品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的百载征程,共展出140余件/组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
恺蒂  三月一日周日,是英国年初开始连续阴雨后的第一个晴朗的周末,那天新冠确诊病例只有三十六。而今天,四月的第一个周日,确诊病例已超四万,死亡人数几近五千,每日刷出新高。  这五个星期,英国已经是两重天地。  那时首相号召大家洗手二十秒唱两遍生日歌,口气高昂意在激励,现在,他已确认感染,自我隔离十天后,病情仍未好转,今晚已被转入医院。  回想起来,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五个星期都走得很漫長。  三月的
2月4日下午,《新民周刊》连线了正在一线的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了解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具体情况,也澄清了现在社会上的对于医疗队安全保障的关切。  郑军华表示,医疗队经过十多天的磨合,已经达到了基本默契,也形成了团队精神,目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工作,希望更多更好地治疗好病人,并降低死亡率。其中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是第一重要的,因为只
2019年初冬,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收治的两名内蒙古病人,被确诊为肺鼠疫。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不小的担忧,很多人并不知道,像鼠疫这样古老的传染病,并非安静地呆在历史书上,而是真实地存在于21世纪的中国。所幸,这一次出现的鼠疫病人迄今只有4人,没有造成密切接触者感染,远远谈不上“暴发”或者“流行”。  传染病对公共安全的威胁,距离我们其实并不远,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大部分区域还存在多种严重的
1978年,江淮大地上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从开春到秋季直至立冬,没下过一场透雨。安徽,是这场旱情的重灾区。旱情没来之前,安徽就是全国有名的“叫花子省”,这场旱情无疑是雪上加霜,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勉强维持温饱。  然而就是这场天灾,却触发了中国农村改革一个重要里程碑的诞生,这就是包产到户。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而以安徽为发端的这场农村改革,最终改变了中国,让中国农民的
作为雅阁品牌的旗舰车型,雅阁锐·混动自2016年9月推出以来,便凭借Honda独树一帜的i-MMD混动技术,迅速在市场突围,成为中高级混动轿车市场新标杆,其澎湃的加速性能和超低的油耗也刷新了消费者对传统混合动力车型的认知。随着雅阁的全新换代,第十代雅阁锐·混动自今年4月北京车展首秀之后终于推出,前不久在草原城市呼和浩特的试驾,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动力系统全面革新后更进一步的驾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