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制备及冰冻保存时间对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浆制备、冰冻保存时间对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的影响,为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保证以及质控抽检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26位无偿献血者全血分离后的血浆分别留取6份,第1份为采血后8h液体血浆,第2份、第3份、第4份为采血后8h于-50℃速冻完成的血浆,第5份、第6份分别为采血后13 h、18h于-50℃速冻完成的血浆.第1份血浆在采血后8h进行FⅧ∶C检测,第2份、第3份、第4份血浆速冻完成后放置于-20℃低温冰箱分别冰冻保存30 d、210 d、360 d后进行FⅧ∶C检测,第5份、第6份速冻完成后放置于-20℃低温冰箱冰冻保存30 d后进行FⅧ∶C检测.结果 采血后8h、13h、18 h速冻完成且冰冻保存30 d的血浆FⅧ∶C分别为(80.7±28.6)%、(79.1±29.1)%、(65.1±19.9)%,(P<0.05).冰冻保存210 d、360 d的血浆比冰冻保存30 d的血浆FⅧ∶C分别低37.9%、40.1%,(P<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血浆FⅧ∶C随制备、冰冻保存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ELISA-NAT+标本的核酸鉴别/拆分结果在不同信号比值(SR)/循环周期(CT)值区间内的分布情况,为完善检验策略和给予献血者更加准确合理的告知提供依据.方法
我国城镇化的大力发展,不仅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要采用两分法、两点论。伴随城市化而产生的城市交通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
目的 探讨不同采集量和不同的制备时间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为不足量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血采血量和制备前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作为标本分组依据将
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始了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实践。自公用事业民营化运动在我国开展以来,我国政府逐渐摒弃了垄断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