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系基层群众,帮出社会和谐,带动农村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渝北区探索的“联帮带”主题实践活动,绾上了干群连心结。
“联”出鱼水深情
最近,龙溪镇龙溪街道的贫困党员李世元一家,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气氛。连瘫痪在床不能说话的妻子,眼角眉梢也挂满笑意。
原来,双胞胎女儿相继找到了工作,她们欢快的话语让李世元心头的石头落了地:“多亏了白主任,帮我一家解决了大难题!”
李世元说的白主任就是龙溪街道龙山办事处主任白晓琴。2009年6月,她和包括李世元在内的三家贫困户结成联谊对象。李世元是个残疾退伍兵,上有八旬老母,下有三个子女,妻子多年前遇车祸致瘫。在这样的境况下,李世元一家培养出三个大学生。细心的白晓琴发现李世元眉头紧锁。一细问才知道,李世元的大女儿李玲为了照顾妈妈,从外地辞了职,回到重庆后却找不到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白晓琴的帮助下,李玲到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聘上岗。姐姐顺利就业激励了妹妹李红,她也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
欢声和笑语又回到李世元的家中。
在渝北区,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三联”带来的温暖。所谓“三联”,就是支部联建——每个区级部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分别联系一个镇街、村和社区党组织;干群联谊——区级领导、处级领导、一般党员干部分别结对联系群众,通过这种方式,各级干部共接对认亲9062户;社会联动——结对联系延伸到党外、拓展到企事业单位、扩大到一般工作人员。
“帮”出和谐发展
2009年10月,蜿蜒3.15公里的清十公路从山脚爬到山顶。
村民郑运兰说,以前因为不通公路,一年到头,老人们出不了几次门,在外打工的儿女也不愿回来,嫌回家的路太远太累!
修路圆梦,村民呼声很高。
2009年3月,悦来街道办事处决定竭尽全力帮村民一把。经多方协调,悦来街道筹集到300多万元。有了资金,村民们出工出劳,仅仅七个月,就把路修通了。
为把“帮”字落到实处,渝北区采取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方式,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
水口村的柚子树多年不挂果,这可急坏了果农们。他们向大湾镇便民服务中心反映了这一难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后,也拿不准是怎么回事,他们决定通过“三级联动”方式,向区农业局求援。
区里的技术人员很快找到病根:品种老化。服务中心派出技术人员,为果农嫁接改良品种6440株。果农唐元林高兴地说:“我家的摇钱树又可以重新‘上岗’了!”
2009年以来,全区通过“三级联动”共帮助群众办理各类事项2500余件,惠及群众两万多人次。
“带”出致富之路
“老李,今年柑橘收成不错嘛。”渝北区果经站干部陈明军笑着向果农打招呼。
“是啊,全靠你们带得好哟!”统景镇民权村七组村民李耀伦数着果贩递过来的大把钞票,兴奋地说。
柑橘是民权村的特色产业。村支部书记王庆林掰着指头说:“2009年,区农业局果经站先后四次派人把柑橘栽培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先后有400多村民接受培训。”
除了送培训,区里还给村里的柑橘专业合作社赠送16吨复合肥和11吨尿素。2009年,民权村柑橘项目人均收入接近1800元。
2009年以来,渝北区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两万人次,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9900余人,農民人均纯收入达5970元,增幅为13%。
“联帮带”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也让党员干部得到了洗礼。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绍新说:“我们将把‘联帮带’活动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和长效制度,常抓不懈。”
“联”出鱼水深情
最近,龙溪镇龙溪街道的贫困党员李世元一家,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气氛。连瘫痪在床不能说话的妻子,眼角眉梢也挂满笑意。
原来,双胞胎女儿相继找到了工作,她们欢快的话语让李世元心头的石头落了地:“多亏了白主任,帮我一家解决了大难题!”
李世元说的白主任就是龙溪街道龙山办事处主任白晓琴。2009年6月,她和包括李世元在内的三家贫困户结成联谊对象。李世元是个残疾退伍兵,上有八旬老母,下有三个子女,妻子多年前遇车祸致瘫。在这样的境况下,李世元一家培养出三个大学生。细心的白晓琴发现李世元眉头紧锁。一细问才知道,李世元的大女儿李玲为了照顾妈妈,从外地辞了职,回到重庆后却找不到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白晓琴的帮助下,李玲到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聘上岗。姐姐顺利就业激励了妹妹李红,她也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
欢声和笑语又回到李世元的家中。
在渝北区,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三联”带来的温暖。所谓“三联”,就是支部联建——每个区级部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分别联系一个镇街、村和社区党组织;干群联谊——区级领导、处级领导、一般党员干部分别结对联系群众,通过这种方式,各级干部共接对认亲9062户;社会联动——结对联系延伸到党外、拓展到企事业单位、扩大到一般工作人员。
“帮”出和谐发展
2009年10月,蜿蜒3.15公里的清十公路从山脚爬到山顶。
村民郑运兰说,以前因为不通公路,一年到头,老人们出不了几次门,在外打工的儿女也不愿回来,嫌回家的路太远太累!
修路圆梦,村民呼声很高。
2009年3月,悦来街道办事处决定竭尽全力帮村民一把。经多方协调,悦来街道筹集到300多万元。有了资金,村民们出工出劳,仅仅七个月,就把路修通了。
为把“帮”字落到实处,渝北区采取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方式,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
水口村的柚子树多年不挂果,这可急坏了果农们。他们向大湾镇便民服务中心反映了这一难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后,也拿不准是怎么回事,他们决定通过“三级联动”方式,向区农业局求援。
区里的技术人员很快找到病根:品种老化。服务中心派出技术人员,为果农嫁接改良品种6440株。果农唐元林高兴地说:“我家的摇钱树又可以重新‘上岗’了!”
2009年以来,全区通过“三级联动”共帮助群众办理各类事项2500余件,惠及群众两万多人次。
“带”出致富之路
“老李,今年柑橘收成不错嘛。”渝北区果经站干部陈明军笑着向果农打招呼。
“是啊,全靠你们带得好哟!”统景镇民权村七组村民李耀伦数着果贩递过来的大把钞票,兴奋地说。
柑橘是民权村的特色产业。村支部书记王庆林掰着指头说:“2009年,区农业局果经站先后四次派人把柑橘栽培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先后有400多村民接受培训。”
除了送培训,区里还给村里的柑橘专业合作社赠送16吨复合肥和11吨尿素。2009年,民权村柑橘项目人均收入接近1800元。
2009年以来,渝北区共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两万人次,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9900余人,農民人均纯收入达5970元,增幅为13%。
“联帮带”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也让党员干部得到了洗礼。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绍新说:“我们将把‘联帮带’活动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和长效制度,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