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素质教育开始全面推广,“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等新观念开始普及,笔者基于此新形势,针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并参考学校体育的功能,提出了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几点思考,主要集中于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建设、终身教育思想等方面。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终身教育 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改革方向等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存在多方面原因,一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是关系到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及其涉及的社会生活质量的大事;二是新时期以来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终身教育”“快乐教育”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的思想观念及做法开始改变;三是当今高校体育教育局限于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渐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引起人们的担忧。笔者正是想从大学体育教育的功能、目标、课程建设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综合来谈一下关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思考与认识。
  一、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
  传统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局限于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基本技能的训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成了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的工具,高校体育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笔者认为,对于新形势下的大学体育教育,其目标应该聚焦于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明白现代体育的教育功能及特点,明确“健康教育”“终身”的观念,自觉开展体育活动;二是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学体育学科,创造与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用先进的体育文化培养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各类人才;三是利用大学强大的辐射能力和示范效应,推动和徐晋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实施,使大学体育教育服务“全民健身”的大学社区体育;四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体育人才的高水平运动队,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二、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应该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课程内容相区分,要更加的凸显其“高等性”及“学术示范性”。根据大学体育教育目标,这种“高等性”应该具备“生活化、实用化、主体化、理性化”的特征,以便使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更加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学的高等教育特点。但是,现在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呈现与中小学相似的运动技术项目的多而全,实用性不佳。
  据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体能素质普遍不佳,基本运动技术也难以让人满意,但由于大学生在学习复杂的运动技术及运动技能方面远远强于中小学生,运动负荷承受力强,所以能够接受“高等体育教育”。因此,大学体育教育课程在制定体育课程方案时,应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挑选适用于大学生今后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同时要考虑增加其未来职业所需的身体锻炼知识、手段和方法,使大学体育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如清华大学要求推广“球(篮、排球)、拳(男生)、操(女生)”;中国人民大学要求男生必须通过3000米、女生1500米的体能考核;浙江某学院要求游泳200米达标及乒乓球网球达标等等。这些易于学习和掌握,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今后长期锻炼,又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项目应在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里占据重要地位。
  三、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较大的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体系,如“运动体育”、“竞技体育”、“健康体育”、“娱乐体育”、“终身体育”等。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我们该选择哪一个作为当今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呢?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学校体育要想为社会培养能与未来竞争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以终身体育为根本指导思想。
  首先,这是当前新形势下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到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而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就不是简单的学生身体素质了,而应覆盖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等。其中,“终身体育”思想就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的体育教育应坚持“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价值观,帮助学生寻找与自己的体能、兴趣爱好及未来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运动项目,努力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其次,这是当今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技能,忽视了培养与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相适应的运动项目,更加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锻炼的价值观,而这些都是与大学生发展身体及心理需求不相协调的。终身体育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运动锻炼及练习,而且将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使学生在课外也能注重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同步健康发展。
  总之,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应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在课程方面做好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 彭庆文.论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5).
  [2] 刘曼.素质教育中的学校体育教育[J].漯河职院学报.2012(2).
  [3] 赵志坚.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J].华章.2010(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马腾斯的竞技状态焦虑量表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焦虑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焦虑水平与其年龄、训练年限、性别、文化程度、运动等级有关。  关键词 少儿乒乓球运动员 竞技状态焦虑 认知状态焦虑 躯体状态焦虑 状态自信心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大学生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遏制大学生体质的下降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将弹力带引入大学生的健身活动中,弥补传统力量练习的不足,全面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  关键词 弹力带 健身训练 大学生 健身 健美  一、现代大学生健身现状  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是民族的希望,祖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保证辖区居民饮水安全,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建议。方法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GB 5749-2006
真核生物受到特定外源性刺激因子的影响,细胞会呈现出微核、染色体断裂、双着丝粒、环状染色体等畸变形态.国外对该变异的研究和应用日趋成熟,我国在该领域亦探索出符合我国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网球期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文章将我国网球期刊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荒芜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群雄并起阶段,文章认为网球期刊的发展能够反映网球运动的发展,是研究网球运动的良好参照物。  关键词 网球 期刊 发展历程  一、引言  网球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近些年来,各高校都在搞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测试结果却让人有喜有忧,喜的是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有了提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忧是学生的体能指标体质状况总体却在下降,这一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与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安排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新课改下,相当多的课忽视了运动负荷的安排,有的甚至没有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中职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受限,缺乏有效深入实际的渠道,导致知识存量变化曲线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中职教育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各种严峻挑战。  关键词 学校 师资队伍 现状 建设  教师队伍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基础,中职教师作为基层的专业技术人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100米成绩是广东体育高考三项身体素质重要项目,也是田径教学项目中,较难提高的体育项目之一。本人在多年的高中教学中提高学生100米成绩有感:提高运动员的步频与步幅,就可以提高100米成绩。  关键词 体育 有效性 100米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体现“教”的有效性,更要体现“学”的有效性。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