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过程管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u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中心学校的重视和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和所有教师通力合作,潜心研究,形成了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续六年中考上线突破百人大关。现就我校内部管理谈几点做法(以九年级教学管理为例)。
  一、靠制度来引导和激励,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圆满完成镇政府和中心学校制定的中考目标,促进我校教师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稳定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十堰市及丹江口市有关中考评价的文件精神和我校的实际,在学期初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中考奖惩制度”及“教学奖”。《中考奖惩制度》设定了目标任务和奖惩办法,让所有教师明白了自己教学的奋斗方向,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二、理清管理脉络,增强教学管理的条理性
  结合中考奖惩制度和九年级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严管理、细谋划、重落实、求创新、促质量”的教学管理思路,优化过程管理,使教学和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科学有序地向前推进。
  三、实施整体战略,坚持领导包干制度
  为了强化九年级组的班级和学科组管理工作,根据各个班和学科组的不同特点,结合各位蹲点领导的特长,采取就近一致的原则,使每位蹲点领导在各自分管工作的基础上,承包一个班,定期召开班级学生会,定期参加班级任课教师会,经常深入到班内听课,与学生座谈交流,掌握班级最新动态,协助班级任课教师分析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同教师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形成了“政教处——年级组——蹲点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的“五级班级管理体系”,使每个学生在领导和教师的关爱中不断进步。另外,每个蹲点领导还要蹲点一个学科组,定期参加学科组教师会,经常深入到学科组内部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动态,帮助学科教师分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偏差。形成了“教务处——年级组——蹲点领导——学科组长——学科教师——学生”的“五级教学管理体系”,使九年级的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实施集体讨论,分头备课的学科教研制度
  针对我校师资力量薄弱,同学科教师教学工作能力、水平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学校按年级和学科划分成备课组,由学科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集体讨论,分头备课。每一课内容在讨论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讨论前)明确任务阶段。学科组长事先布置下次例会讨论的内容,并决定由谁负责主讲,然后大家分头准备。
  第二阶段(例会时)集体讨论阶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理清思路,研讨教法。讨论时忌面面俱到,要在如何突破重难点上下功夫,不仅研究教什么,重点研究怎么教,把例会落到实处。
  第三阶段(例会后)分头备课阶段。例会后,各教师根据讨论内容,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备出具有个性特色的使用教案。
  第四阶段实施反馈纠正阶段。通过教研,使学科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明确中考的命题方向,把握教学重点,缩小了教师之间的差距,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实施目标激励,推行班级目标责任制度
  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的任课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为了统一管理,我们把年级组整体目标划分到班,落实到每个学生,使每一位教师负责自己承包的学生。在班主任的统一协调下,每位教师分别负责各自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并定期召开班级教师“碰头会”,分析阶段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动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关爱中进步。班级目标责任制度增强了教师的整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加强了教师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教师的亲和力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克服了教师之间互相抢时间、压学生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均衡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为实现整体目标奠定了基础。
  六、实施“一月一考”的教学效果过程评价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检验方法之一,为了把我校的“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我们实施了“一月一考”的教学效果检验制度。月考过后,认真做好月考质量分析,开好几个会:班主任会、班级质量分析会、学科组长会、学科组教师会、年级组教师会、年级组学生发奖会、个别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通过月考分析,查漏补缺,为下一个月的教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努力方向。并针对部分教师和学生制定改进和提高方案,确定目标,争取让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七、领导带头抓过程管理,让过程管理深入人心,让过程管理成为凝聚人心的合力
  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今秋开学,在常规听课的基础上,我们又实行了“推门听课”制度,即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学校领导随时进班听课,这一制度的实施,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教师深钻教材、精心备课,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教务处、政教处、后勤三个部门联合实行了“三优”评选制度,即制定了详细的评价细则。这一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我校的过程管理进一步落到了实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相信,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校全体教师一定会“端正工作态度、沉下心来,一门心思搞教学;更新教学方法,深入进去,一心一意抓教研”。只要我校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区域游戏是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区域活动中结构游戏又是幼儿很喜欢的。结构游戏是通过孩子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的一种游戏。在结构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里外、
期刊
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减少母牛发情鉴定工作量,提高母牛发情检出率,甚至不用发情鉴定而直接定时输精,从而提高奶牛参配率和怀孕牛头数,因此,研究同期发情及同期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区99处幼儿园,80%的园所为农村幼儿园,遍布于全区38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1006名教师中36%无教师资格证,且多半以上为非正规学前专业教师。在这种背景下,幼儿园地理位置偏僻,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匮乏、课程理念不明确、教育教学能力缺失等突出问题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
期刊
【摘 要】 文章论述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其创新能力培育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高校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一、现实解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何以必要  1、现代社会的发展呼唤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盲聋哑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这也让盲聋哑学校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地为这特殊教育的更好发展,都强调盲聋哑学校安全教育作用,且其影响是持久的、不容忽视的。  盲聋哑学校教育有许多特殊性,因盲聋哑学生身体的残疾,视力、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原
期刊
【摘 要】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中职学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促进中职这学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以人为本;中职学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
【摘 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有素质过硬、品质过硬的人才,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探讨了班主任工作中提高班级管理成效的方法与艺术。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贯彻者和实施者,班主任工
【中图分类号】G63【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准备:提前一周向同学们布置班会内容,要求同学们留意身边同学的吃穿等生活现象,思考下列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吃穿“攀比”现象的产生及其影响,  2、“攀比”的表现及危害主要有哪些?你们家长有什么反应?  3、你是如何理解吃穿“攀比”的?  主持人:同学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
期刊
【摘 要】 采用生活满意度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对25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初中生生活质量总体趋于正向,但在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考试升学、同伴及师生关系、学习负担、生活习惯、自尊公平在生活事件中发生率最高;考试失败或不理想等10项内容是影响生活质量主要事件。针对初中生生活质量的现状,应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并构建科学的测评体系。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