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维护中缅边境安全保障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与大数据密不可分,大数据不仅给公安机关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的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公安机关应顺应大数据的发展潮流,借助大数据提高管理水平,紧紧围绕中缅边境“禁毒反恐”这个维稳中心,摒弃落后的发展观念,进行科学的统筹设计,进一步提高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处理能力,积极地承担责任,忠诚履行职责,将中缅边境努力打造成平安边境、和谐边境.
其他文献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对于抽象危险犯应严格恪守立法的规范判断,认定过失的抽象危险犯无可罚性基础、过失的醉驾行为不构成危险驾驶罪.需在应然层面以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视角展开,明确推理的逻辑起点是客观行为而非结果,因此首先要考察客观行为是否符合刑法意义上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再考察行为人的主观层面,论证过程必须贯彻刑法基本立法理念和刑法价值功能,进而认定醉酒驾车行为人的主观罪过至少为间接故意.而在如何出罪的问题上,有两条路径:其一,行为在客观上没有法益侵害性或者没有法益侵害可能性的,不可能构成危险驾驶
当前基于微信平台的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给人民群众财产和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和威胁,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大毒瘤.当前,微信诈骗犯罪形式种类繁多,具有犯罪嫌疑人年轻化、犯罪成本低、诈骗方法简便、赃款转移迅速、团伙作案、跨地域广等特点,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力、微信社交和支付功能的便捷性被不法利用、用户防范意识不足等原因导致了微信诈骗犯罪频发.为了遏制微信诈骗犯罪活动的高发态势,提升打击效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警示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微信监管力度、强化大数据技术在侦查中的作用、提高主动发现线索的能力等
负责辖区内的消防监督工作是公安派出所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能的法律规范以及消防安全的制度脉络进行梳理发现,其消防监督职能在三个阶段的历史时期(1957-1963、1964-1998、1999-2021)具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且演化趋势呈现出“形成-削弱-发展成熟”的特征.结合基层派出所的现实工作情况,不难发现,在现有体制机制下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督方面还存在着资源配置不足、行政裁量权过小、监督职能分工不明、宣传教育缺失、绩效考核不完善、消防民警素质普遍低下等问题,应当以工作
学位
为遏制行政机关非法取证,我国立法在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阶段,均创设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共同构筑行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行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自身的缺陷日益暴露,致使规则的执行陷入困境,亟需对行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优化.通过对行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解构,发现其蕴含的“守法”逻辑,已不足以支撑规则的良性运用.“守法”逻辑的根源是行政机关的取证意志,由此阐发出相对人的举证意志,将取证意志与举证意志相结合,以实现对现有规则的重构及优化.具体方法是,以取证意志构建大框架,该框架已在现行立法中已基本构建完成;以举证意
人口流动性加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使基层社会治理的格局变得日趋复杂,治理难度不断加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长三角X区“一编三定”的实践是建立在党员下沉式精准服务基础之上的基层治理机制,对于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