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趣味教学 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增添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已成为一线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从重视课堂导入、创设实践情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开展课外活动四方面谈创设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所学知识内容与获得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它是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直接体现。因此,创设趣味课堂,成为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努力方向。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一、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唤醒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数据的分段整理”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先让学生观察分析去年运动会时运动员的跳远成绩,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跳远成绩在110到140厘米之间的学生有几个人?跳远成绩没有达到90厘米的学生有几个人?这时,根据教师问题,学生会仔细观察去年跳远成绩表,并计算符合题目要求的学生人数。在学生统计好数目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再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一个统计累加计算太过繁琐,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一眼就能看出90厘米以下和110到140厘米之间的人数吗?学生思考后都感觉不能实现教师的要求,这时,教师再向学生演示自己快速准确统计跳远阶段人数的方法,会让学生兴趣大增。通过设置精彩的新课导入,可以有效增添数学课堂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专心听讲。
  二、创设实践情境,激活课堂教学
  精彩的导入只是为新课拉开一道序幕,它只能短时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要长时间保持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还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适当的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实践体验是激活数学课堂,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习工具,通过剪、拼、折等方式计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会认真思考,相互讨论,寻找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有的学生会试着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剪下来,可以把这三个角拼在一起成为平角,得到内角和是180度;有的学生会发现长方形的纸可以剪成两个三角形,于是会推算出长方形内角和是360度。通过创设动手实践情境,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操作,促使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建构出高效课堂。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氛围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间交流的过程,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可以促使学生喜欢这个教师及所教的学科,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因此,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从心理上信任教师,爱上数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计算圆锥体积时容易出错,总会把其公式:V=1/3Sh中的1/3错记成1/2。这时,如果教师抓住学生错误加以批评,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为了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下自己认为圆锥体积是V=1/2Sh的理由:学生认为圆锥体是圆柱体的二分之一,所以在计算体积时就会下意识地把1/3计算成1/2。在了解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圆锥和圆柱的侧面拆开,让学生进行观察。这时,学生会发现,圆柱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而圆锥则是一个扇形,其面积仅占圆柱的1/3,这样,学生在教师逐步的引导下就会从本质上理解和纠正自己的认知错误。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免因批评而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信任数学教师,爱上数学课。
  四、拓展课外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课外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喜欢上数学。例如: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很多学生反应教材中大多数习题都是重复的,毫无新意。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自己家里某一间房子侧面墙地面积,以不同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完成必要的习题练习。为了了解自己家里房子侧面积的大小,学生会认真思考,测量出房子高度、宽度等所需数据,并把多边形的房子分割成几个规则的长方形和三角形,寻找测量房子侧面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开展测量房屋侧面积的活动,用不同的学习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不竭动力,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拘泥于形式,存在很大弊端,使学生认为数学科目枯燥无味,没有深入学习的欲望。为激活数学课堂,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学情善于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试着从重视课堂导入、创设实践情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拓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增强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切实提高数学课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被发掘出来,陶冶性教学开始走进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本文从陶冶性教学的概念出发,结合目前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要求,通过实例剖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应用措施  小学是人们在学校接受正式教育的初级阶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学生的课堂积极
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探讨了在相干光与非相干光照明条件下,数字散斑强度相关计量的动态范围,空间分辨率及信号分辨率,提出了扩大相关计量动态范围的方法及提高相关计量系统空
1.前言在诸如激光处理、光学存储器件、摩擦热或燃烧室的热性能研究的许多技术领域,测量表面温度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获得快速响应时问和高空间分辨率,有必要减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