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阅读之星评价 优化语文主题学习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ppo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语文主题学习在我校深入实施以来,阅读课型由过去的自由阅读已经丰富到赏析课、展示课、诵读比赛课、仿写课等,但评价机制单一,只有在学校大型的语文主题学习赛事中才能体现它的激励功能,在常态课中多数停留在口头上的肯定和表扬,引导和激励功能不及时、不充分。
  美国课程理论家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我校经过两个学年的探索与实践,与“写作之星”评价一致,在学校的星光课堂课题背景下,细化了“阅读之星”评价。
  策略一:速度之星
  在阅读课上部分阅读速度快的同学达到每分钟500字左右,能读完一个单元的篇目,速度慢的同学才读完3篇文章,效率差了一半,阅读速度差距较大。因此我们实施了限时阅读,即指定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对应单元的文章,给学生限定时间,快速阅读。如学习了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后,要求学生读莫泊桑的名篇《项链》,并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和说出人物形象。计时结束,然后有4位同学先后发言,互相补充。“速度之星”评价在引导学生快速专心阅读,和积极思考问题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极大地带动了阅读速度慢的同学。
  策略二:诵读之星
  学习到美文时,采用多种诵读方法,这不仅能深入理解文本,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后,要求学生读主题学习丛书三《四季如歌》,推荐读朱自清的《梅雨潭的绿》、许地山的《儿时的春天》、刘心武的《春冰》等,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名篇,感受文字展现给我们的诗情画意。开始是组内的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大胆展示,有一位同学起来朗读为小组得1分,以此来带动其他同学,如果小组内第二位同学起来朗读就能为小组得2分。一个学期结束,就涌现出了很多朗读方面突出的学生,让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策略三:赏析之星
  在阅读展示课上的文本解读和赏析,把评价的权利放手到个人,先在小组内交流阅读,后在组间读,多数小组是把本组最有代表性的阅读感悟展示出来。然后是其他组点评刚才发言的小组或者同学,也可以补充发言,集思广益。赏析作品时尽管并不是人人都能点评得恰如其分,但每节课上都不乏有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赏析角度要细化,少則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多则一个段落或是几个段落。每个学生的赏析,不必面面俱到,能抓住其一即可:一个动词用得传神到位,一个比喻句用得生动形象感人,结尾的抒情句子有真切感,就给予肯定鼓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
  策略四:积累之星
  学生过去写阅读积累簿,多是摘记,把平日读书时摘录的好词佳句、名段名篇积累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有了主题学习丛书,摘记就写得少了,所以就要求学生多写感悟,加大读书笔记展评的密度。组织组长和科代表班内每周评比一次。读书笔记内容丰富,而且形式美观的学生会获得一颗“积累之星”。部分学生的阅读积累簿不仅在学校的读书笔记评比活动中获胜,优秀的读书笔记本还被推荐到市里评比。
  策略五:发现之星
  日常的阅读课我们多用主题学习配套丛书,还引导学生开发校本教材。开展“好文大家读”活动,学生把在刊物上读到的好文章推荐给大家。笔者喜欢读《意林》《青年文摘》,就经常把喜欢的文章推荐给学生整理打印出来。多数不设计阅读题目,每小组一本,厚薄不一。这个活动让学生很注意搜集阅读资料。发现并推荐了好文章的学生就会获得一颗“发现之星”。把这些打印的文章集成册,刚开始一学期才一册,这个学期两个周就装订一册。
  策略六:成长之星
  一两节阅读课看不出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与否,但一学期、一学年下来用心阅读的学生一定会有进步。
  做法有二:一是注重个体差异,对优生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差生,应捕捉到其闪光点,并及时表扬。此做法一定是纵向比较,也就是拿学生的“今天”和“昨天”比较,不拿学生一次阅读表现和其他学生相比。二是见证孩子的成长。主要是让学生把两周阅读课读书笔记和所得的“星星”带回家让家长看,让家长分享孩子的喜悦。
  上述六大策略,每周汇总一次,及时表彰,评选出“周之星”,每月汇总评选出“月之星”, 学期综合每月的评比,评选出学期的“阅读之星”。其升级程序是每五颗“★”换一个月亮,每三颗“■”换一个太阳,并将学期评价填写到学生素质报告册。
  2007年,潍坊教科院李宏绯老师在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上曾提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会学习?因为他们不会读书。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因为没有人恰当地引导他们阅读。
  “阅读之星”,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它是显性和有限的,而阅读是一种隐性和无限的精神活动,企图以这种评价机制来引导学生阅读,作用显然是有限的,如果它能引导学生多阅读、爱阅读、会阅读,我们就很欣慰了。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同步电动机负载变化的过渡过程的控制,采用了状态变量法对同步电动机建模,并做出了在负载变动比较大的情况下,用神经网络控制的同步电动机的过
结合水电机组增容改造中励磁系统大功率整流器的配套改造问题,总结了励磁整流器及其散热方式的应用经验。针对其现状和条件,把握整流散热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满足机组增容要求的
有些问题本来很平常,但关心的人多了,就显得不正常了;关注的人越多,想得越复杂,解决起来就越难;一旦所有的人都在盯着,那么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复杂得让人看不到希望了。德育问题是这样,课堂问题也是这样,难免陷入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笔者仅凭一己之力,恐难作深度的剖析,只能作些简单的有限思考。    一    窃以为,“有效课堂”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问题,而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的有
细节描写要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怎样达到这一目的,指导学生在作文中灵活使用细节描写呢?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文本与随笔结合”的方法。文本就是学生所学过的
目前大多数传统化学复习课,教师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概括之类的手段来梳理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然后是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讲解。这样的课好处是节奏快、课堂密度大、时间好把握,一般
介绍QF-100-2、QF-135-2型空冷汽轮发电机端部发热试验的目的、方法和测试结果,及其端部磁场和温升的分布规律,为今后更大容量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现在各级环保部门抓住学校做文章,评了区县一级的绿色学校评市一级的绿色学校,之后再评省一级的、国家一级的。相同的内容,不同的级别,以此推动其部门工作的开展,也顺带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化”。  问题的要害是,学校是干什么的,不评绿色学校就不进行环保教育吗?评了“绿色”,环保教育就一定做得很好吗?除了学校之外,是不是各行各业都要评“绿色”?比如,绿色医院、绿色酒楼、绿色机关、绿色公司、绿色街道、绿色
尽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绝大多数的班主任还是用苦、累、枯燥和疲惫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笔者从十八岁开始就当上了班主任,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PCC)的励磁实现方案。PCC的硬件继承了PLC的高可靠性,同时具备实现高速任务的能力。本文介绍了使用PCC的IP161模块实现交流采样、周期测
针对大亚湾核电站2号900MW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事件,根据转子绕组解体检查的结果,就转子绕组出现接地和匝间短路故障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依据分析和相关试验结果,认为发电